浙江小件快運推廣應用信息化
2009-6-5 13:1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6月5日消息:浙江小件快運信息系統驗收匯報會在杭州召開。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浙江小件快運信息系統從2007年11月投入開發,到2008年8月正式推廣使用,經過九個多月的運行與推廣,浙江全省76家運輸單位中已有61家(83個站點)安裝了該系統。到目前為止,除溫州及寧波個別地區外,浙江小件快運信息系統軟件已經覆蓋浙江全省所有市、縣級客運站點。
小件快運采取典型的成本“交叉補貼”方式,利用接近于零成本的“班車捎載”,巧妙借用客運班線資源和獨特的網絡優勢,給小批量及零散貨物運輸提供了低成本、高利潤的發展空間。其朝發夕至的特點,滿足了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需要。
快速發展的同時,問題也隨之而來。由于信息化水平低,很多站點的行包房托運處都是手工操作,企業間信息缺乏共享交換,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加上設備的簡陋,使小件快運的服務質量很難提高,小件快運服務水平提升迫在眉睫。
提升首先從信息化開始,2007年11月,小件快運信息系統投入開發,2008年8月正式推廣使用,浙江長運物流公司快運分公司成為首批推廣應用的企業之一。
“安裝小件快運軟件并聯網后,站點間的信息實現了共享。”浙江交通物流電子樞紐中心副主任沈國慶告訴記者,對于運輸單位而言,實現聯網后,在出貨站點貨物簽發后,接受貨物的站點可實時收到貨物信息,在貨物到站后,進行網上確認到貨,發貨方立刻就能接收到信息,確保了信息的及時溝通。同時,收貨方省去了以前到貨后重新手工填寫信息的麻煩,提高了運作效率。
在浙江交通物流電子樞紐中心,記者從電子屏幕上可以看到浙江全省小件快運的相關信息:不斷變化的交換件數、近幾個月軟件用戶增長情況、浙江省小件快運貨物流向、數據交換積壓排名……
“推行小件快運后,系統可自動生成數據統計。以前,浙江全省小件快運發送量的統計非常困難。”沈國慶告訴記者,通過小件快運系統,可實時監控全省小件快運情況。如在這兩天的數據交換積壓排名中,樞紐中心工作人員發現排名靠前的蕭山長運和義烏賓王客運中心積壓的數據均超過1000條,便立即通知他們查清原因。記者從電子屏幕上發現,自去年8月份開始推廣使用后,截至2009年5月12日11時42分,小件快運量已達到63.3萬件。
目前,小件快運信息系統主要還停留在“站對站”服務模式,離“門對門”的目標還有一定的距離。目前只有浙江長運物流杭州的4個托運站點有“門對門”的服務。
“接下來,我們計劃依托杭州某媒體的配送站點開展杭州城區門對門服務,公司和省內其他市級站點相關單位也會簽訂協議,要求杭州發出的貨物配送到收件人地址處,從而實現門對門服務。”浙江快運小件網絡管委會秘書處副秘書長劉雪坤介紹,杭州城區的市民只要撥打服務電話,就近的網點工作人員就會在最短時間內上門取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