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城市崛起 西部空港新區將成為“成都浦東”
2009-6-4 23:2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成都,一座西部地區最大、開通國際直達航線最多的國際復合型樞紐機場將在金堂規劃建設,成為雙流國際機場之外“成都第二機場”!隨著這一備受關注消息對外公布,成都競逐航空“第四城”的夢想愈加清晰,而與此同時,成都打造中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的宏偉戰略也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依托國際航空樞紐等具有戰略性意義的優勢,浦東再造了一個新上海,濱海新區讓天津重新展翅騰飛。作為中西部地區特大型中心城市搶占發展戰略高地的“關鍵一步”,業內人士認為,伴隨著西部地區最大的國際航空樞紐的規劃與建設,一座很活躍、很國際的“中國西部空港新區”--成都乃至西部地區未來的“浦東”,必將崛起于中西部城市群列之中。
打造空港新區航空城建設納入議程
空港引擎助推高尚城市版圖崛起
隨著海港、陸上交通樞紐的地位逐漸弱化,空中交通的地位空前提高,城市經濟發展正式進入了空港興城的時代,而縱觀國內國外,一流的國際機場旁都會形成一個規模巨大的航空城,借以推動城市崛起。
比如馬來西亞吉隆坡蘇邦臨空城、韓國首爾新國際機場空港城等等。其中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斯
基鋪機場是歐洲最繁華的機場之一,同時依機場而建的航空城也為阿姆斯特丹帶來了空前的繁榮,每天有5.2萬人在航空城內辦公。
在國內,前三大空港樞紐城市--北京、上海、廣州,也依托空港對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高度集聚,培育出了自己的空港城。比如依托首都國際機場的聚集力,北京順義區就形成了高科技產業區、現代制造業產業區、飲料產業區、現代服務業產業區和現代農業產業區等五大產業區,吸納了大量著名的世界五百強企業入住,其經濟70%來自與臨空有關的產業,而順著其機場高速走廊,還形成北京最為知名的溫榆河高端住宅區;在上海,年吞吐能力8000萬人次,貨物吞吐能力580萬噸的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也帶動著浦東國際空港城成為了浦東城市發展的兩翼中“一翼”(金融和空港經濟),圍繞浦東國際機場,帶動了周邊大片房地產業的興起,極大地提升了城市價值。廣州花都區充分利用新白云國際機場的帶動效應,培育了國際商務、賓館會展、宜居生態和高新制造等產業。
省社科院宏觀經濟研究所所長盛毅看來,空港或航空城的出現是城市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作為國家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戰略性舉措,西部最大的復合型國際樞紐機場布局成都,證明了成都在中西部地區強大的輻射力和帶動力,以及其在經濟總量、經濟活力等指標上既有的優勢和深厚的發展潛力,而在本身就具備既有優勢的情況下,隨著機場的規劃和建設,金堂乃至整個成都的城市發展、區域交通、產業布局等都將得到一次拓展和“升級換檔”,嶄新的空港新區必然呈現在世人面前。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有關方面也拋出了“航空城”的概念,并表示根據工作安排的節奏
和進程,第二機場周邊將同時規劃建設航空城,其中,由于第二機場建成后,將大大提升成都航空物流的運輸能力,對發展現代物流業具有重要作用,成都將依托第二機場規劃建設第二機場物流園區,進一步促進成都西部物流中心的打造。
作為率先考慮的問題之一,“機場建設與機場所在城市的交通配套建設已經納入統籌規劃”。根據目前的規劃,除成南高速外,成都中心城區與第二機場之間還將形成此前納入“三軌九路”的成金快速路(第二階段),地鐵4號線往東延伸的一條輕軌,成安渝高速公路、雙流機場與第二機場之間的高速路、繞城高速等組成的立體路網,隨著區域交通和城市區域配套的提升和完善,空港新區所在的區域將全面升級。
西部空港新區成都未來“浦東”
作為21世紀世界經濟發展最具活力
的國家,中國當有世界級的機場,當有國際化的空港城市。作為全國區域發展戰略布局和成都沖刺全國空港“第四城”,西部最大航空樞紐城市的宏偉策略,成都規劃和建設西部最大的航空樞紐機場,實際上啟動了規劃建設“中國西部空港新區”的步伐。
根據規劃,在“一市兩場”的模式下,成都第二機場將逐步推進建設,并最終可滿足年吞吐量8000萬人次、貨運吞吐量200萬噸的規模,在整個中西部地區都處于領先地位。據資料顯示,一個國際樞紐機場每增加100萬旅客,可以帶動就業機會2000人,直接帶動GDP增長2億-3億美元!也就是說,隨著大型樞紐機場的建設和發展,城市基礎設施的提升以及大量的高科技企業和國際知名企業的進駐,隨之而來的是一批接著一批的高知識、高收入人群,他們將會隨著企業的發展到空港新區工作、生活,可以預見,當城市發展以強大的產業聚集作支撐,中國西部空港新區一定會成為成都、乃至西部地區高尚宜居版塊的未來浦東。在這里,將是成都經濟最為活躍,與世界各大主要城市聯系最為緊密,最具國際性的高尚宜居板塊——中國西部空港新區。
□專家訪談
空港新區引領西部
專訪省社科院區域經濟研究所劉渝陽博士
在“西部最大航空樞紐”的推動下,一個嶄新的空港新區將在西部居于什么地位?在空港新區內,產業聚集將如何與城市建設良性互動?未來的中國西部空港新區的利好是否會推動區域土地等重要元素價值的飆升?昨日,記者就這些問題采訪了省社科院區域經濟研究所劉渝陽博士。
記者:在“西部最大航空樞紐”的推動下,一個嶄新的空港新區將在西部居于什么地位?
劉渝陽:根據我們了解的情況,目前周邊城市都在加強航空樞紐的打造,比如武漢咸陽機場、重慶江北機場,但無論從成都現有的雙流國際機場的客貨運載量還是“成都第二機場”前瞻性的規劃,都足以說明,隨著成都對西部地區輻射力的加強以及城市建設、經濟發展的推進,完全可以相信,在第二機場的帶動下,成都將進一步強化西部航空中心的地位,而且拉開與周邊城市之間的距離,其結果也會推動一個比雙流國際空港更大、領先西部地區的空港新區。
記者:空港新區意味著臨空經濟的活躍與發展,產業聚集將如何與城市建設良性互動?
劉渝陽:空港新區的形成首先
會吸引一些與航空業相互依存的產業在機場周邊布局,如產品短小精薄、附加值高的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金融產業等,隨著高素質勞動力與產業的聚集,隨之而來的就是城市規模擴大和配套的完善,并最后形成若干的區域,如發展房地產業的高尚居住區、臨港工業園區、高新技術園區等,兩者相互作用,實現產業的聚集和城市居住環境、創業環境的全面改善。
記者:空港新區的利好消息是否會造成城市或區域價值的飆升?
劉渝陽:從所有城市的實踐來看,某一個區域一旦明確要規劃和建設大型國際機場,肯定會促進土地等價值元素的升值,而隨著空港新區的建設進展,其增值速度也會有所不同,一般的情況是當機場發展到一定階段,周邊土地的價值也越大。(記者肖建)
特別提醒
西部最大國際樞紐機場落子金堂,作為年吞吐量達8000萬人次,貨物200萬噸的大型國際航空樞紐機場,伴隨著機場的規劃和建設,中國西部空港新區所在的區域將發生哪些變化和價值升級?敬請關注本報明日報道《高尚人居版塊崛起空港新區未來看得見--關于中國西部最大空港新區發展路徑的N種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