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9號線穿東湖 玉淵潭不全封
2009-6-4 10:3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年10月,地鐵9號線將下穿玉淵潭東湖,屆時玉淵潭東湖湖水將會排干,但岸邊及西湖不會封閉。這也是北京地鐵施工史上第一條從水下通過的隧道。施工方透露,隧道完成預計需要13個月,這意味著如果今年10月按計劃開工,那么直至明年年底,玉淵潭都會呈現一半有水,一半無水的景象。
目前玉淵潭分為東湖和西湖,兩湖之間有一條長堤,堤上還有一座孔橋。負責該段地鐵施工的城建集團9號線第6標段項目部總工程師黃陸川介紹說,9號線的地鐵隧道是從玉淵潭東湖的中間,南北向穿過。
為了盡量減少對公園的影響,因此只放干東湖的湖水。據了解,玉淵潭東湖湖面面積近23.3萬平方米,水深平均2米,總水量為46萬立方米。
“屆時,玉淵潭靠近西三環的進水閘門封閉,西湖和東湖之間孔橋的橋洞會堵上,將兩湖之間的水隔開,東湖東南側的下游閘門打開。這樣東湖將排干水,西湖依然有水。”黃陸川說。
因此,在地鐵施工時,東湖只是湖面封閉,岸邊不會影響到。而公園的水面游玩項目可以只設在西湖。
盡管如此,黃陸川也坦言,地鐵施工對公園景觀多少也會有些影響,因為圍繞東湖一圈,將用施工圍擋封閉住。“比如晨練遛彎的老人們,如果走在東湖邊,感覺風景就不那么美了。為此,我們將使用藝術圍擋,比如圍擋上是一些風景照片等。”
■ 揭秘
1 施工為何放水? 特殊地質難以一次挖通
據黃陸川介紹,研究和完善施工方案花了1年多時間。在最初的方案中,曾經提出,采用與上海下穿黃浦江隧道類似的方案,在不放水的情況下,使用盾構機,一次性將隧道挖通。
“但經過勘探發現,這一區域屬于永定河下游,地質很特殊,一部分是沙土,一部分是卵石,一些大的卵石直徑有1.5米。”而負責挖掘的盾構機比較特殊,針對不同地質,它配備有不同的挖土刀片,有些刀片針對柔軟的土層,有些刀片則針對堅硬的巖石。但玉淵潭地下石頭和軟土混合,用什么刀片都不完全合適。因此對刀片的損傷特別大,按照測算,一般挖掘100米后就要換一次刀片。
如果盾構機要換刀片,需要在它停著的隧道上方,挖出一個井,然后將刀片吊入井下更換。“但9號線南北穿越玉淵潭湖底有300多米,如果不放干湖水,一旦要換刀片,就要在湖中挖井,不但難度大,而且對公園湖面的景觀破壞也大。”黃陸川說。也正是如此,最終的方案選擇放干湖水再掘隧道。
2 隧道為何更深? 避開地下水層確保安全
施工現場的圖紙顯示了一個細節,就是該段隧道要比其他隧道低一些,即距離地面更深。
對此,黃陸川解釋說,這與玉淵潭湖水并沒有太大的關系。“因為玉淵潭是歷史上自然形成的,下部已經形成了一層粘土層,起到天然防滲的作用,因此水并不會滲下來。”
該段隧道要低一些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按照北京市的要求,所有的新建地鐵,考慮到節能,都要采取兩頭車站高,中間隧道低的方式。這樣列車在出站時,可以依靠下坡減少所需要的動力;進站上坡也起到了自然剎車的作用。另一個方面是玉淵潭南側有一片地下水層,考慮到不影響地下水層的流動,確保地鐵安全,隧道下降避開了地下水層。不過對于普通乘客來說,很難感覺到地鐵在下坡或者上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