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大橋修復下周三試通車
2009-6-4 1:0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江大橋上施工人員用石灰刷護欄。從渡輪上可看到斷橋處明顯鎖有黃色鋼板,還形成了雙斜拉橋,另外,橋附近江面還設有防撞墩
曾經斷橋處,修復已接近尾聲
筆者昨日獲悉,2007年6月15日被一艘運砂船撞塌的國道325九江大橋修復工作已接近尾聲,預計于本月10日恢復通車。
防撞能力大大提高
據了解,修復后九江大橋的防撞能力大大提高,首先是新建橋墩的防撞能力是參照與國道九江大橋平行的佛開高速的參數執行,提高了防撞能力;其次是減少了23、25號兩個橋墩,降低了大橋被船舶撞擊的概率,并與佛開高速公路跨線橋橋孔對齊。26、27號橋墩拆除后在原位修復。這相當于增大了大橋的跨徑,每個通航孔的間隔由原來的50米增加到了100米,提升了通航能力。
筆者昨日在現場看到,九江大橋橋面上距離原有的拉索橋塔約百米處,新修了一條長約百米的全新斜拉橋,左右各7條鋼索。新的斜拉橋以24號橋墩為主墩建成,跨徑約百米。據有關專家介紹,斜拉橋可使梁體內彎矩減小,降低建筑高度,減輕結構重量。
大橋兩側的護欄搭了鋼架,當年被撞斷的橋面鋪設了鋼箱梁,這比原來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更牢固。跟原來不同的還包括對路面進行了填補,加鋪了4厘米厚的瀝青,行車更加舒適。
橋墩外圍安裝水泥樁橡膠圈
去年底,九江大橋建設方曾經召開“修復及通航安全評估會”,其中專門研究如何防撞,當時曾透露在考慮安裝紅外雷達預警系統的可行性。
目前的設計每個橋墩可承受一千多噸的撞擊,但是如果再次發生三千噸的運砂船撞擊橋墩事件,大橋依然難逃厄運,所以專家們建議通過一種特殊設計,將撞擊力分散到幾個橋墩上。由于共有6個橋墩存在被碰撞風險,他們建議各橋墩增設4個250厘米厚的水泥樁,橋墩側面安裝橡膠圈,增加沉臺厚度。昨日下午,筆者現場看到,幾個主橋墩約五六米外的上游位置上,各修建了四個水泥樁。
當時還有多名與會專家認為,要在上下游安裝航標,可考慮在數十米外就設置警示標志,提醒船主注意航行安全。筆者昨日看到,大橋上下游已經安裝了航標。
橋頂曾是交通事故多發點
筆者在現場發現,大橋為拱形結構,約15米寬的橋面被規劃為3車道。在橋頂位置,橋面已經用黃色標識線劃定出一個梭形的“禁止駛入區”,約占1個車道的寬度。在這種設置下,大橋形成了“2車道進1車道出”的特殊路面結構。
至斷橋處,筆者仔細觀察發現,舊橋與新修復部分在橋護欄上有新舊的差別,一位施工人員正在用石灰刷新橋護欄,并且斷橋處的路燈也正在架起。據大橋修復辦公室透露,大橋修復已進入收尾階段,接下來將接受專家組驗收后通車。
交警部門透露,九江大橋斷橋前是交通事故多發點,近年來年均重大事故有2-3宗。主要原因是橋面寬度有限,橋頂位置的“禁止駛入區”占了大約1個車道,實際就只有2個通行車道,加之受當地氣候影響,晚上常有起霧現象,駕車視線不夠理想,所以在橋頂“禁止駛入區”位置常有交通事故發生。
橋面建議限速60公里/時
日前,佛山市、區交警部門到佛開高速九江大橋公司召開九江大橋交通安全設施設置聯席會議,對橋面車道設置、安全設施設置等問題提出了5點建議。
一是按國標要求設置交通標志、標線;二是橋面增設電子監控設備;三是翻新橋面路燈,增加路燈亮度;四是橋面設置限速60公里/時的標志牌;五是在橋面設置防撞物理分隔帶。
佛開高速九江大橋公司及大橋修復辦均表示將配合交警部門,但目前只有翻新橋面路燈的措施能符合要求,針對其余建議,九江大橋公司表示需向上級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