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是否將重蹈中鋁覆轍?
2009-6-30 15:4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日宣布,其下屬全資子公司中石化國際石油勘探開發有限公司將以每股52.80加元的價格收購總部位于瑞士的Addax石油公司全部發行在外的普通股。如果交易成功,這將成為中國石油企業最大一筆海外并購交易。業內人士指出,這筆交易從經濟上說比較合算,將有利于提高中石化上游資產配置,增強我國在國際石油市場的話語權。然而,此前中鋁注資力拓遭遇失敗,中石化是否將重蹈中鋁覆轍?部分媒體眾說紛紜。
將是央企最大海外并購
中國石化集團稱這是一次 “轉型收購”,有利于增強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在西非和伊拉克的實力,加快全球化發展步伐,優化海上油氣資產結構。
中國石化集團表示,此次收購協議已獲得Addax公司董事會的一致支持。中石化方面承諾,計劃保留Addax原有的管理團隊和員工。不過,收購的最終完成還需經過政府部門審批。
東方證券研究員王晶說,按照收購總價和儲量比計算,這筆收購價值相當于每桶原油13.5美元,從目前的油價看是合算的。從長期看,中石化集團可以將收購的資產注入股份公司,這對中石化將是利好。業內人士還指出,收購將有利于提高中石化上游資產配置,增強我國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的話語權。
記者聯系中石化集團權威人士了解到,此次收購“勝出”可能性很大。一旦成功,將創下近年來中央企業海外收購的最高記錄。
做好充分的準備
“中石化收購成功的概率要高于當年中海油收購美國石油公司尤尼科,也要高于中鋁注資力拓。”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雖然中國企業收購國際資源性企業的大環境沒有變,但金融危機幫助中國企業更容易收購成功。另外,中石化收購的是在瑞士上市的加拿大企業,其遭受的抵制應該相對小些。
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國公司運營伊拉克和尼日利亞大油田一事較為敏感,有可能對交易完成構成障礙,所以成敗的關鍵還得看相關政府部門的態度。隨著中國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中國對能源的需求勢必不斷增加,中國企業須走出去來滿足需求,國際金融危機的發生,只不過是減少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難度而已,但并不意味著中國企業的并購就會一帆風順,對可能遭遇到的阻力,須做好充分的準備。
如何1+1>2面臨考驗
中石化集團戰略研究所所長李良表示, “此次收購對于中石化而言,意義不僅是轉型,更是多年來在總結汲取中國石油公司海外收購經驗基礎上所做的一次成功運作,對于今后擁有重要借鑒意義。”
他說,這些經驗包括避免海外收購政治化;正確估價,價格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而要正確判斷國際油價形勢,做到雙贏互利;此外做好相關方管理,爭取得到各相關方發揮對收購的利好作用。
目前中石化國內原油產量維持在4000萬噸以上,僅為中石油集團的五分之一左右。此外,中石化提出 “十一五”規劃,進口原油量將達到1億噸。
“這一大額收購勝于多個小項目,也僅是中石化擴充上游資源進行海外收購的序幕。”李良表示。
中石化內部人士表示, “根據并購方案,此次并購后,中石化將會基本保留外方瑞士Addax石油公司的主要管理層,但是今后中石化集團公司的人才輸出、管理模式和文化如何在國外做到平穩過渡,如何整合外方資源做到1+1>2,將是一大考驗。”
加速中石化戰略轉型
收購瑞士的Addax石油公司,符合中石化國際化的戰略目標,有利于增強中石化在西非和伊拉克的實力,加快全球化發展步伐,優化海上油氣資產結構。
上游原油的勘探開發一直是中石化的薄弱環節。上述分析人士認為,中石化有龐大的煉油產能,但是其原油自產量只有20%左右,80%的加工原油需要從其他開采公司購買,而目前國際原油價格大幅波動,不利于其控制下游的產量。中石化一直想盡辦法獲得上游資產,加強在勘探開采上的實力。
與歐美市場相比,中資石油公司到非洲開采原油或許遇到的政治壁壘要小的多。去年,中石化原油加工產能力提高7.6%,至1.9億噸左右,但原油開采量只有4180萬噸,同比下降約0.5%。由于2008年原油價格持續走高,國內成品油價格倒掛,中石化煉油業務虧損1144億元 (合167.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