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抗風險能力超制造業
2009-6-30 15:3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國工業每年的增速都在15%左右,而服務業的增速卻只有10%左右。截至目前,服務業在我國GDP中所占的比重還是40%,而鄰國印度這個數據已經是56%。
中國企業對外需的依賴主要不是貨幣、匯率等因素造成的,根本原因是內需太弱。
文/本報記者 崔群
“廣東在產業升級和結構轉型過程中面臨的挑戰也是全國的挑戰,廣東在其中具有標本和先行代表的意義”,日前,在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舉辦的珠三角經濟論壇上,學者們就我國尤其是珠三角地區的產業經濟升級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內需不足導致外需依賴
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席張曙光指出,這次的世界經濟危機,中國并不是漩渦的中心,但損失并不比其他國家小,中國經濟對外依存度高達70%至80%是一個重要原因。
“另一個主要原因在于服務業的發展嚴重滯后,此前數年,工業年增速都在15%左右,而服務業增速卻只有10%左右。截至目前,服務業在GDP中所占的比重還是40%,而鄰國印度已經是56%。今年一季度的相關數據也說明服務業的抗風險能力比制造業要好。”張曙光表示。
前世界銀行顧問、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終身教授黃亞生也認為,中國企業對外需的依賴主要不是貨幣、匯率等因素造成的,根本原因是內需太弱。
談到產業升級和結構轉型,張曙光指出,中國經濟在世界的表現和廣東經濟在全國的表現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特點就是增長速度非常快,但層次和水平較低、資源消耗大、個人收入增長相對較慢,制造業和服務業發展水平嚴重失衡。所以,廣東經濟目前遇到的問題并不僅僅是自身的問題,很多都是全國性的問題。
應提升生產性服務業
對此,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院長王珺認為,在探索結構轉型的同時,就珠三角目前的形勢來說,有些產業升級尚有潛力。比如,廣東工業增加值為23%,比全國平均水平低4~5個百分點,這說明產業發展還不成熟,還有潛力。又比如,佛山的陶瓷、東莞的制鞋和順德的家具等產業有助于帶動物流、配送、倉儲等行業的跨地區發展。
張曙光認為,目前我國的生活服務業已經具有相當高的水平,關鍵在于如何提升生產性服務業,如金融服務、物流配送等行業。另外,政府要加強對企業的支持,在產、學、研結合上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