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天水經濟區將成西部經濟新引擎
2009-6-26 1:3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記者日前獲悉,備受矚目的“關中天水經濟區”規劃已通過國務院批復,該經濟區將重點發展高新技術、裝備制造、航空航天、現代農業和特色文化旅游產業,將成為帶動西北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關中天水經濟區規劃范圍包括陜西省的西安、咸陽、銅川、渭南、寶雞、商洛部分縣、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和甘肅省的天水市,總面積約6.96萬平方公里,規劃期為2009年至2020年,定位是西部及北方內陸地區的“開放開發龍頭地區”。
這是《國家西部大開發“十一五”規劃》中提出的西部大開發三大重點經濟區之一,另外兩個是成渝經濟區和北部灣(廣西)經濟區。
該經濟區是將分屬不同行政區劃的兩地納入同一規劃,建立起跨省的經濟區,這是基于兩地在經濟和文化上的內在聯系。關中和天水作為西北連通內地的門戶,同時又是國家重點部署的軍工企業“三線”要地,是中國西部智力資源最密集、工業基礎較好、基礎設施完備和城市化程度較高的地區之一,它的發展會對西北地區產生良好的輻射帶動作用。
關中地區占陜西總面積15%,人口卻占到了全省的60%以上,中心城市西安擁有國家級開發區和產業基地5個、大學科技園3個、科研基地9個,是西部旅游、金融、商貿物流中心和交通、信息樞紐、全國第四大國際航空樞紐城市、中國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之一,也是全國首批5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西部地區保稅區之一,擁有不可比擬的核心優勢。
經濟區建設將以西安為中心,主要依托西安、咸陽、寶雞、銅川、渭南、天水等交通樞紐和中心城市,充分發揮資源富集、現有發展基礎較好的優勢,在城市建設、土地管理、人口及勞動力流動、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重要產業布局等方面,加強統籌規劃和協調,打破地區封鎖和市場分割,優化經濟發展空間布局。
規劃區域將建成分工合理、協作配套、優勢互補的重點經濟區,重點發展高新技術、裝備制造工業、航空航天工業、現代農業和特色旅游產業,加快培育和形成區域經濟增長極,成為帶動和支撐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高地,從而帶動陜南的漢中、安康,陜北的延安、榆林,甘肅省的平涼、慶陽和隴南地區的經濟發展。
關中天水經濟區的總體目標定位是建設成為西部及北方內陸地區的“開放開發龍頭地區”,以高科技為先導的先進制造業集中地,以旅游、物流、金融、文化為主的現代服務業集中地,以現代科教為支撐的創新型地區,領先的城鎮化和城鄉協調發展地區,綜合型經濟核心區,全國綜合改革試驗示范區。
同時要建成在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果業、畜牧業基地,建成全國農業示范基地和航天育種基地。
作為經濟區的中心城市,西安計劃建設規劃建設面積約120平方公里的渭北產業聚集區,其產業定位包括發展先進現代裝備制造產業和以高科技環保型精細化工為特色的現代化工產業。
聚集區將承接陜北能源化工基地以及西安周邊地區的化工產業鏈延伸的深加工項目及配套項目;承接國際、國內轉移的現代裝備制造和現代化工產業項目及配套項目,承接西安產業布局結構調整需要搬遷的并經改造的現代裝備制造和現代化工項目及配套項目,承接現代裝備制造和現代化工兩大產業發展所需要的現代物流、現代服務等配套項目,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有較強競爭力的、以高技術為支撐的現代化工和現代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力爭成為關中天水經濟區的區域協作與產業聚集的示范園區,成為帶動和支撐西部經濟發展的重要經濟增長極。
業內人士認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縮小東西部地區差距是國家未來的發展重心,地域遼闊的西北地區目前正缺少一個能強力帶動地區經濟騰飛的經濟引擎,而關中天水經濟區的設立將填補此空白,有利于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的實現。
據悉,關中天水經濟區詳細的實施方案也將于近期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