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長:摒棄資源粗放式開發老路 借助大物流
2009-6-24 22:4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我很看好這個物流項目。”6月22日,貴陽市市長袁周在上海微笑著告訴本報記者。
袁所說的,就是當天下午,貴陽市所轄白云區政府與上海上軟投資有限公司、貴陽寶通物流公司所簽署的那個占地規模達2.5平方公里的“貴陽寶通物流中心”。
又比如說貴陽的黃磷,在全國也是舉足輕重的。30萬噸的電解黃磷受到的沖擊比較大,下游產品如磷化工等受到的沖擊也很大。金融危機如今也開始影響到了我們西部的這些工業。如果經濟大勢還不起來,那么勢必也會受到更大的影響。
現在對于我們來說,比如說電解鋁,5月中旬,倫敦有色交易所的掛牌曾經達到1456塊錢,國內電解鋁企業收支能夠持平。后來國內企業紛紛進口,導致國內電解鋁企業賺不到錢了,500到600塊錢的利潤又沒了。鋁這塊還是受到國際大環境影響比較大的。
《21世紀》:你剛才講到資源型產業受到很大影響,也有很多人認為,這種開發是一種粗放式開發,你怎么看?
袁周:對,有粗放的一面。比如開發電,開發完了把電送走了就沒了。應該開發電,并把部分電留在西部開發相關產業。
現在,貴州省想向國家申請鋁電煤聯營的政策。現在我們的電網,比如西電東送,實際上價格是非常高的。我們這邊的電價,應該說對貴州高能耗企業沒有優惠政策。我們也希望國家對貴陽,對西部給一些電價的優惠政策。
《21世紀》:以前,貴陽是有名的“大酸雨”城市。你覺得,如何協調好環境保護與發展經濟的關系,尤其是對于貴陽這種資源型工業城市?
袁周:因為貴陽市是一個山區盆地。這里以往工業和市民的燃料主要是用煤,而貴州煤炭含硫量特別高,大概占2%左右。一到冬天,千家萬戶都在用煤,對貴陽市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上個世紀90年代我在中央黨校學習的時候,當時放幻燈片顯示,全中國第一大酸雨城市就是貴陽。
這十多年以來,尤其是近幾年,我們加大了對環境治理的力度。一是取締了所有的蜂窩煤,以煤炭為燃料的企業也得以改正。另外,我們開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把資源型工業改造成為循環的,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我們是全國第一個通過人大立法來推進循環經濟法的地區。另外,貴陽正在大力興建污水處理廠,到明年,城市污水處理率會達到100%。
現在的貴陽,是空氣質量最好的城市之一。去年我們貴陽輕微污染的天數只有10多天,環境非常好。
重塑六大支柱產業
《21世紀》:我們注意到,1到4月份,貴陽的GDP等各項數據增長較快,主要原因是什么?
袁周:主要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非常厲害,一些鐵路、公路等投資拉動效應非常明顯。因為貴州的基礎設施在西部地區是投資缺口,今年1到5月份,對于貴陽而言,是大跨度、大力度的投資。消費也是一個原因,1到5月份,消費增長了19%以上,我們也采取了很多刺激消費的政策。
目前,貴陽占全省經濟總量的1/3,貴州省全省財政收入是700多億,貴陽市就有350億,今年一季度我們財政收入是40多個億。
《21世紀》:貴陽的支柱產業是什么?接下來,在后金融危機時代,在產業發展上,貴陽有什么調整?
袁周:我們將做大做強六大產業。一是鋁工業。貴陽市鋁資源占全國的20%。我們以前的貴州鋁廠生產能力由以前的27萬噸發展到40萬噸,也建設了一系列的鋁加工的生產線,氧化鋁的生產能力從80萬噸擴展到100萬噸。
第二,我們把裝備制造業作為我們的第二大主打產業。比如我們的挖掘機產業就得到了快速發展。
第三大產業是藥業和食品。我們大力發展少數民族中藥業,比如說我們貴陽的一些藥企在香港和華爾街上市,這是國內首批在國外上市的中藥企業。食品上,我們的“老干媽”從2004年的8個億到2008年的18個億,發展很快,是全世界最大的辣椒制品廠。
第四個產業是化工產業,比如輪胎、橡膠產業、化肥產業等。我們有全國最大的磷化肥工業基地。
第五大支柱產業是卷煙產業。這幾年雖然煙草業有了巨大的發展,但在財政收入中的比重在不斷下降。以前貴陽卷煙廠曾經占據到貴陽財政稅收的70%,現在只占到10%多點,說明經濟上來了。
我們的第六個產業是IT,比如手機,京瓷CDMA等電子產業,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
今年以來,我們加大了招商引資的力度。廣州鋁業公司準備在我們這投資200個億做氧化鋁、鋁型材、鋁板等產業;山東兗礦提供的資源能促進我們煤化工產業的發展;中國航空公司在貴陽生產了第三代噴氣式發動機。所以說很多高質量項目落戶貴陽促進了貴陽經濟的高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