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江市經貿局:積極應對金融危機 抓住重點保增長
2009-6-19 22:4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一、基本情況
陽江市工業產品約40%外銷,其中美國、歐盟各占30%的出口份額。受國際“金融風暴”影響,陽江工業商貿各個行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特別是陽江五金刀剪業、制鞋業、制泵業、帽袋業、家具業等產品主要靠出口的企業受影響最大。2009年第一季度,規模以上口徑中,食品飲料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8.54億元,同比增幅下降101.2個百分點;機電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7.4億元,同比增幅下降27.2個百分點;木材家具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8.1億元,同比增幅下降34.1個百分點。部分重點企業損失很大,如陽江五金刀剪行業企業陽東金恒實業有限公司2007年產值30153萬元,受金融風暴影響,2008年產僅20145萬元,減少1億多元。據初步調查,至目前為止,陽江停產企業28家,下崗員工1100人,半停產企業46家,影響2705人工作不正常。
二、造成經濟下滑主要原因
一是原材料、產品價格暴跌。目前不僅原材料價格仍在下滑,而且受買漲不買跌的消費心理影響,這些原材料制造的產品,包括:刀剪、水泵、家具、竹藤制品等產品銷量大減,鋼材、特鋼、機制紙等產品已跌至成本價以下,企業經營舉步維艱,一些企業高價購進原材料,低價賣出現產品,普遍無利可圖,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不得不壓產限產。
二是出口產品銷量大減,訂單減少。受國外市場萎縮的影響,大部分外銷產品出口受阻。陽江五金刀剪行業出口訂單減少一半以上的企業占20%,全市最大的制鞋企業—中天科達鞋業有限公司于2008年11月注銷,收縮到廣州基地生產;服裝生產企業2009年第一季度預定單減少50%;陽春市的支柱產品水泵生產企業的銷量比上年同期下降60%~70%。
三是匯率波動幅度大,企業不敢接長期大宗定單。如陽東金恒實業有限公司2007年簽訂的合同由于受外匯變動造成很大的損失。
四是受新《勞動法》影響,企業社保等費用增加。
五是五金刀剪行業出口退稅率降低,影響企業生產經營。
三、應對“金融危機”的思路和措施
(一)2009年全市經貿工作的總體思路和預期目標
總體思路: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全省經貿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陽江市委五屆六次全會部署,著力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陽江工業商貿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主要預期目標: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20%,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左右,技術改造投資增長15%,單位GDP能耗下降3.5%以上。
(二)主要措施
1、加強調查研究,認真做好全市經濟運行監測。密切關注陽江經濟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情況下,各行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及建議。一是做好煤、電、油、運的協調保障工作,確保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二是加強國家出臺的重大宏觀調控政策以及公共事件、自然災害對陽江影響的監測分析,加強對主導產業的分析。三是加強市場運行監測分析,保持市場穩定。做好糧油肉等主要生活必需品市場監測,及時分析市場供求情況和發展趨勢,切實保障市場平穩運行。
2、加快推進產業轉移工業園建設,為招商引資提供良好載體。認真貫徹落實《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抓住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的有利時機,加強與珠三角的產業對接,做好產業轉移這篇大文章,特別是要充分利用陽江的港口、鐵路等優勢,加快發展臨港工業。一是要重點建好產業轉移園。用好用活省財政扶持陽江的5個億,加快廣州(陽江)產業轉移園的開發建設,爭取2009、2010兩年內要形成大投入、大開發、大建設的熱潮。要配合“老大哥”廣州實施“退二進三”戰略,著力抓好招商引資,吸引一大批廣州等珠三角地區項目落戶園區。二是加快推進省級園區建設,進一步謀劃全省大型園區。三是創造條件,力爭廣州(陽江)產業轉移園內的陽江港設立封閉管理的保稅區,增強園區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3、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確保陽江經濟平穩發展。陽江絕大部分企業均屬中小企業,在目前招商引資未有大突破及重大項目未投產的情況下,扶持發展好現有中小企業是確保陽江經濟持續平穩發展的重要保證。
(1)按照陽江市《關于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陽江市經貿局爭取市財政設立了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2009至2010年每年安排500萬元擴充陽江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用于引導支持中小企業發展,重點是支持有條件的中小企業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
(2)開展工業集中服務月活動,加強調查研究和協調服務,解決中小企業服務不到位等問題。陽江啟動了為期3個月(2009年4月1日至6月30日)的“工業企業集中服務月”活動,40個部門掛點240家重點企業,幫扶企業共渡難關。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圍繞強化對企業的政策扶持,開展制度創新服務活動;二是圍繞提升平臺服務功能,開展為企業辦實事服務活動;三是切實轉變機關作風,提高行政服務效能,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四是積極幫助企業搭建好營銷平臺,引導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擴大經營規模,增強抗風險能力;五是千方百計幫助企業解決急需的熟練工人,加強企業現有員工的培訓;六是加強政銀企溝通和合作,緩解企業融資難有新突破。成立陽江市中小企業再擔保機構,緩解企業融資難;加快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推進企業技術改造與創新。
4、搞活商貿流通業,著力擴大內需。在當前國內外經濟增長放緩、不確定因素增加的情況下,緊緊抓住中央加大國內投資,著力擴大內需的政策機遇,堅定信心,未雨綢繆,確保陽江商貿流通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1)制訂應對措施,增強陽江商貿流通業自我發展和抵御抗風險能力。根據省關于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決定和省流通業結構調整實施方案,制定加快陽江商貿流通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指導陽江商貿流通業發展。
(2)加大對發展商貿流通業的扶持力度。一是爭取市設立流通業發展專項資金,幫助流通企業發展。二是爭取省對陽江流通業的政策扶持,幫促企業發展。
(3)為流通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一是打造優良的政務環境,規范行政執法行為。二是大力整頓流通市場秩序,嚴厲打擊欺行霸市、強買強賣行為,努力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三是搞好行業自律,促進商貿流通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4)加快發展現代商貿流通業。一是抓好中高級批發市場建設。依托陽江五金刀剪產業優勢,盡快立項建設陽江五金刀剪商貿城。二是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進一步完善陽江港碼頭、陽陽鐵路貨運站場等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一園六中心”(陽江港物流園區和五金產品物流中心、建材物流中心、卷煙配送中心、糧食物流中心、水產品物流中心、蔬菜水果物流中心)建設;加快發展第三方物流,積極引進國內外大型物流企業到陽江設立區域性物流公司。三是提升零售業。規劃建設城市大型綜合購物中心,形成市區重要標志和商業文化載體。重點幫促新一佳超市在陽江增加商業網點。
(5)推進農村流通體系建設,開拓農村市場。扎實推進陽江市“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雙百”市場工程,搞好農村市場流通體系建設。推進農產品批發市場升級改造,發展農產品連鎖經營企業。鼓勵、引導大型商業集團向農村延伸供應鏈,增加零售網點,提高村級便利店的覆蓋率,著力提高統一配送率,拓展農家店經營范圍,發展農村便民店和連鎖店。
(6)擴大對外交流合作,努力實施招商引資。組織企業參與國家、省舉辦的大型經貿活動,進一步推介陽江,宣傳企業,擴大對外交流合作,爭取有更多的項目落戶陽江。
5、抓好產業結構調整,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一是抓好省市共建廣東省(陽江)五金刀剪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改造提升陽江五金刀剪產業。二是抓好特色產業的調整創新。用先進適用技術和高新技術改造提升等傳統特色產業,提高檔次和附加值。如為了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使企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陽江市新力工業有限公司以科技興企,通過加強技術創新、改良新工藝,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等途徑,在逆境中求發展。2007年該公司實現總產值4.9億元,2008年完成工業總產值5.2億元,預計2009年將完成6億多元產值。廣東康力日用品有限公司通過技術創新,針對市場需求積極開發新產品,搶占市場。2007年該公司實現產值9000萬元,2008年實現產值12000多萬元,同比增加3000多萬元。三是積極推進產業集群發展。重點扶持規模較大、基礎較好的其他產業集聚地區加快產業服務平臺、區域品牌和產業工業園建設,帶動產業集群更好更快發展。四是實施名牌帶動戰略。繼續鼓勵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加自有品牌,積極實施名牌帶動戰略,引導產業集聚地和重點行業創立一批“區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