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流通資訊

著力加強農村流通體系建設

2009-6-19 22:0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農村流通在農村經濟發展中具有“先導”作用。進一步搞活農村流通,繁榮農村市場,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運行效率高的農產品營銷網絡,對于促進農民增收、開拓農村消費市場,保持農業和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擴大國內需求,最大潛力在農村;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基礎支撐在農業;保障和改善民生,重點難點在農民。農業、農村、農民問題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也一直是人們普遍關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實踐充分證明,只有堅持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堅持農業基礎地位,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堅持保障農民物質利益和民主權利,才能不斷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推動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農村流通在農村經濟發展中具有“先導”作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流通作為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連接著生產與消費,在實現農民增收,擴大農村消費中的作用越來越凸顯。進一步做好農村商品流通工作,大力開拓農村消費市場,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運行效率高的農產品營銷網絡,既是促進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農民增收的現實需要,也是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客觀要求。
    
     近年來,隨著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的逐步落實,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建設加快,多形式、多渠道的農產品購銷體系初步建立,農村市場日趨活躍,涌現出了一批擁有著名品牌的流通企業。具體表現在:第一,農村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農村消費結構升級加快,農村市場消費水平不斷提高。第二,交易方式和流通業態進一步提升。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和小型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通業態開始從城市走向農村;農產品交易由過去的傳統集市貿易擴展到專業批發、“訂單”購銷、拍賣和期貨交易等現代方式,農產品綜合市場、專業市場、電子商務等發展迅速。第三,農村市場主體呈多元化格局。農村經紀人、農產品運銷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相關龍頭企業,構成了農產品流通的主體。農資經營已形成由供銷社農資公司、農資生產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多種市場主體、多種流通渠道共同參與的格局。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與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際需要相比,農村流通體系基礎還比較薄弱,流通設施投資還有待加強,流通組織發育還相對滯后,流通效率亟待進一步提高。
    
     發達的物流產業和完善的市場體系,是現代農業的重要保障。促進農民增收,開拓農村消費市場,必須強化農村流通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現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業態,培育多元化、多層次的市場流通主體,構建開放統一、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
    
     第一,加大農村流通設施建設支持力度。要加大投入力度,拓寬投資渠道,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投資農村流通領域。要繼續推進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和升級改造,特別要加大對中西部地區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支持力度,加強農產品批發市場檢驗檢測系統、倉儲和運輸等設施建設和改造,努力健全布局合理、功能齊全、安全衛生的全國性骨干農產品批發市場網絡。要扶持化肥集中產區和糧食主產區建設農業生產資料倉儲、碼頭與運輸等物流基礎設施,配套完善技術服務體系,形成具有輻射帶動功能的區域性農業生產資料物流配送中心,構建支撐農業生產資料流通的配送和技術服務平臺。要積極發展以鮮活農產品冷藏和低溫倉儲、運輸為主的冷鏈物流系統,提高農產品冷藏保鮮能力與市場供應能力。要加強農村信息服務體系建設,推動整合現有信息資源,建立起能為農產品流通提供健全、快捷、靈敏、安全和可靠的信息服務,有效地進行農產品市場交易信息采集、加工、整理和發布工作,增強產品市場信息發布的時效性,提高信息發布質量。
    
     第二,進一步發展農村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要推動交易方式、服務功能、管理制度、經營技術的創新,全面推進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和農村生活消費品流通網絡建設。要鼓勵農產品批發市場創新流通方式,推進入市農產品質量等級化、包裝標準化和經營規范化,支持農產品批發市場培育品牌農產品。要積極引導、鼓勵農產品批發市場和流通企業與農產品生產基地建立長期產銷聯盟,建立農產品“從農田到城市”的直達快速通道,降低物流運輸費用,促進鮮活農產品跨地區流通,形成暢通、便捷、低成本的城鄉農產品物流網絡。要建立健全以集中采購、統一配送為核心的農資流通體系,提高大型連鎖化農資流通企業的市場占有率,鼓勵各類投資主體依法進入農業生產資料流通領域。要鼓勵農資經營企業把農資經營與農資科技服務結合起來,指導農民科學合理施肥用藥,提高農資施用效能。要加強農村日用品連鎖配送經營網絡建設,積極發展農村日用品超市,完善農村大件和耐用消費品銷售與維修服務體系。
    
     第三,積極發展多元化市場流通主體。加快培育農村各類流通中介組織,積極發展多元化市場流通主體,對于提高農民參與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克服小規模生產經營和大生產的矛盾,促進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從國際上看,農業發展比較成功的國家和地區,流通以及流通組織大都在農業發展中承擔了重要角色。以丹麥為例,丹麥農業集農、工、商一體化,種植、飼養、加工、銷售、科研、檢疫一條龍,各個環節相互關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只有約8萬人從事農業生產,多數人則從事農產品加工、農產品流通等相關環節的工作,但生產的農產品卻能滿足1500萬人消費。丹麥農業發展較好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農業合作社的建立,通過這些合作社,農民得到生產資料,同時出售農產品。合作社則把農民出售的農產品加工成農副產品在市場上銷售。合作社把土地和市場連接了起來,成為產、供、銷之間的紐帶,較好地解決了小規模生產經營和大市場之間的矛盾。又如日本十分重視發揮農協的作用,農協的主要職能包括:統一購進農業生產資料和銷售農產品,開展金融、貸款、保險業務等。農協的存在有效地保證了農產品的穩定供給,維護了農民的利益,促進了農民增收。而近幾年蓬勃發展起來的適合都市農業的新型流通組織―――農產品直賣所,又為很多農戶開辟了新的增收渠道。我們應積極借鑒國際有益經驗,通過培養流通主體,加快流通中介組織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要采取財稅、金融等措施,鼓勵各類工商企業通過收購、兼并、參股和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農村市場建設和農產品、農資經營,培育一批大型涉農商貿企業集團。要加大對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運銷企業、進出口企業、物流配送企業和大型食品連鎖超市的扶持力度,以市場為依托,組織農產品運銷協會,大力發展農民物流合作組織,提高農民參與市場的組織化程度,鼓勵“生產基地+農戶”、“公司+農戶”、“配送中心+農戶”等模式的發展,培育、提高市場主體的組織化程度,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民合作運銷組織以及代理商、中間批發商等中介組織。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