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浙江交通集團:400億力拓6個高速項目

2009-6-18 14:2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陽光燦爛的初夏,滬杭甬和甬臺溫兩條高速公路上車來車往,繁忙而有序。在浙江,像滬杭甬、甬臺溫這樣的條條大道,縱橫交錯,如同一張大網,讓出行變得暢通無阻。 
  站在這張大網背后的是一個低調的國企“巨無霸”--浙江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省交通集團)。最新的數據顯示,目前浙江交通集團已是省屬資產規模最大的國有企業,旗下營運著13條高速公路,未來還將投資400億元,建設云景等6個高速項目。可以想見,隨著高速公路由窄變寬、由疏變密,浙江人出行的步伐將越來越輕快。 
  經濟“晴雨表”箭頭朝下 
  有心的司機也許已經發現,駕車從杭州經滬杭高速公路到上海,有時候車前車尾看不到一輛同行的車子,以往頻繁穿梭在車流中的集裝箱貨車也少了很多。 
  高速公路上的車流量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去年9月,這個“晴雨表”開始箭頭朝下。在大環境的影響下,2008年,省交通集團旗下13條高速公路中有9條公益性質的高速公路處于虧損狀態。 
  “每天,我們的資金進出就是一個多億,相當于每小時近400萬元。決策稍有不慎,都有可能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作為千億資產的掌舵者,陳繼松言談中流露出的是凝重、自信、責任和謹慎。 
  為了多渠道降低企業成本,省交通集團2007年大刀闊斧地實施了三項改革。調整了營運管理模式,把旗下19家高速公路公司整合為8大管理模塊,實現了集約化經營、規模化管理,僅此一項每年節約費用可達1.5億元;成立財務中心,集中17家子公司的貨幣資金賬戶,歸集資金綜合調配,每年直接節省財務費用約5000萬元;吸收合并杭金衢公司,每年可獲得稅后效益2億元以上。 
  此外,抓住國家拉動宏觀經濟的政策機遇,順應央行調低貸款利率的趨勢,及時進行債務置換,降低融資成本,僅通過今年一季度的債務置換,就降低了近億元的財務成本。 
  “千億”身價公開亮相 
  陳繼松從辦公室拿出最近一期省國資委總資產統計報表,上面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末,省屬18家國有企業總資產3783億元,省交通集團占了近三分之一,達1250億元。18家國有企業總利潤28.8億元中,有省交通集團8.3億元的貢獻,占了差不多四分之一。 
  數字最能體現這個集團在全省國有企業中的地位,也映照在陳繼松自信滿滿的笑臉上。 
  其實,早在兩年前,省交通集團就已經摘取了全省資產規模超“千億”的省屬國有企業的桂冠。那時候該集團沒有做任何的宣傳,以至于這個“千億”身價鮮為人知。 
  省交通集團旗下營運的高速公路一共13條,營運里程達到2267公里(其中控股1986公里),占全省高速公路營運里程的74.7%(其中控股占65%)。滬杭甬、杭金衢、甬臺溫、金麗溫……只要出家門,少不了在其旗下運營的高速公路上留下腳印。如此密集的高速公路網絡不僅帶來了便利的交通,還極大地推動了我省經濟的快速發展。 
  以營運高速公路為主業的省交通集團的發展同樣“高速”。去年末,省交通集團資產達到1212.42億元,實現主營收入157.36億元,實現利潤總額22.70億元,全年繳納稅金18.6億元。 
  自2001年底集團組建到2008年底,7個春秋交替之間,省交通集團從一個總資產為242億元的國有企業,身價陡增5倍。在浙江省屬企業中,資產列第一位、利潤列第二位、納稅列第四位……省交通集團向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 
  400億力拓6個高速項目 
  金融危機的陰霾尚未消散,省交通集團的腳步始終急促前行。陳繼松告訴記者,省交通集團要打造“最講誠信、最有價值、最具投資實力”的國有大型企業,不管外部經濟環境怎么變化,這都是企業發展不可動搖的戰略愿景。今年省交通集團總資產將超過1300億元,預計2012年達到1500億元,并促進資產質量逐年提升。 
  是什么能讓省交通集團胸有成竹?陳繼松說:“我們要打通兩條黃金通道,一條是有形的高速公路,一條是無形的通向資本市場的高速公路! 
  據悉,浙江省預計今年的交通建設規模比原計劃擴大60%。省交通集團將承擔主要的高速公路建設任務。 
  “高速公路是我們企業做大做強的基礎,是我們謀求企業進一步發展的資本。”陳繼松坦言,旗下營運的13條高速公路目前只有4條是盈利性高速公路。根據省政府的總體部署,省交通集團還要投資建設云景、黃衢南、龍慶、杭新景衢州段、杭金衢拓寬、甬臺溫改擴建(象山至樂清)等6個項目,總投資將達400億元以上。這是省委、省政府賦予的艱巨任務,是一項沉甸甸的使命,也是國有企業不可推卸的責任。 
  要致富,先修路,這是老百姓對交通改善的期待。對于交通投資企業,要修路,必須打通另一條無形的高速公路,即通向資本市場的“高速公路”。陳繼松認為,必須加強對創新融資和資本市場的了解與研究,借助有形高速公路賜予的“本錢”加以有效運作,才能滿足未來高速公路投資的需要。 
  最近,省交通集團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批,成功發行企業債券30億元,發行中期票據融資40億元,兩項共計融資70億元。同時,該集團正在積極研究推進如何進一步利用和發揮滬杭甬上市公司平臺作用,進一步加強與金融機構的溝通協調,不斷創新融資方式,加快推進資本運作步伐。 
  “此外,我們還堅持有進有退,敢于舍棄,加大了資產整合力度,通過轉讓杭長、紹諸和嘉紹項目股權,置換申蘇浙皖項目股權并實現全資化,減少未來資本金凈支出近30億元,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投資壓力,為承擔省政府新的投資任務贏得了空間!比缤惱^松所言,兩條“黃金通道”如同省交通集團的“兩個輪子”,必須同步運轉,并駕齊驅。 
  ●對話國企高管 
  應對“五價鬧市” 
  等待采訪陳繼松的空隙,記者有幸先到省交通集團的咖啡廳小坐,這里是集團為員工專門打造的休憩空間。在“國”字號的企業中發現谷歌化辦公環境,這倒讓人更想見見這位別出心裁的董事長。 
  而面對侃侃而談的陳繼松,讓人折服的還有他對經濟形勢的冷靜分析,對迎戰金融危機的滿腔自信,以及對千億企業發展的運籌帷幄。 
  記者:金融危機對交通集團影響如何? 
  陳繼松:金融危機不僅影響生產型企業,對交通集團公司這樣以高速公路營運和投資為主業的企業也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我把金融危機出現之前的先兆歸結為房價、油價、糧價、股價、匯價,“五價鬧市”。 
  面對去年初的“五價鬧市”,我們保持了清醒的頭腦,預感到了一場經濟的震蕩可能要來臨,及時采取了梳理風險、查找難題、加強投融資管理等一系列措施,贏得了工作的主動權。 
  記者:金融危機下經濟疲軟造成的車流量下降,會帶來營運高速公路公司營收下降,集團如何看待營收困難? 
  陳繼松:高速公路上的車流量減少了,但我們道路上的服務設施不能關停,服務質量不能下降,收費處的服務員也不能下崗,整個營運機制還在運轉,這就對集團公司的營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交通集團當前面臨的困難重重,矛盾錯綜復雜,宏觀經濟不景氣、路網分流等導致車流量和營業收入下降,還有高速公路建設成本居高不下,投資能力嚴重不足等,都是企業又好又快發展需要破解的難題。 
  在錯綜復雜的環境中,按照市場規律運作,走科學發展道路,是省交通集團的正確抉擇。集團公司上下以“破解發展難題,提升資產運營水平和交通投資實力”為主題,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解放思想,鼓足信心,理清思路,強化措施,為集團公司發展注入后勁。 
  記者:集團如何具體應對這些困難呢? 
  陳繼松:在具體的措施上,我們突出強調要繼續堅持“五個立足”,即立足市場、立足改革、立足管理、立足科技、立足自身。這五個立足,是遵循企業發展內在規律符合科學發展要求的。 
  省交通集團在今后的發展中,將高度重視處理好近期投入與長遠發展、依靠政策與自身挖潛、經濟效益與社會責任等一系列關系,促進企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記者:作為一家大型國有企業,省交通集團承擔了一份怎樣的社會責任? 
  陳繼松:關于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省交通集團過去做了大量工作,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及省委、省政府和省國資委的肯定。去年,集團不僅承擔公益性高速公路虧損18.27億元,而且執行“綠農車”政策,減少通行費收入2.68億元。 
  我們的企業不同于一般企業,要牢記企業前面有兩個字--“國有”,必須對政府負責、對社會負責。 
  社會造就了企業,企業有責任反哺社會。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