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9+2”經濟聯合體 看四川如何對接東盟
2009-6-17 21:0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海風徐來,北部灣一片寧靜。
然而,這里注定將不平靜——隨著北部灣經濟區和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這里將掀起熱浪。
“9+2”,一個應運而生的國內經濟聯合體,如何在中國與東盟10國聯手共建“10+1”自由貿易區的國家戰略中實現互補互融?這一課題正日漸升溫。
火熱北部灣
廣西經濟發展近年來有兩個里程碑式的事件: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去年1月被國務院批準;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將建成。
北部灣使中國與東盟諸國一水相連。北部灣經濟區外向東盟,內結西南地區廣闊腹地。
看準了自己的區位優勢,2004年廣西作出了分兩期投資110億元開展沿海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的重大決策。2006年又提出 “泛北部灣經濟合作”概念,把原有的中國和越南的環北部灣經濟合作區域,延伸到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及文萊等國。2008年國務院批準實施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將這個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并將其明確定位為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基礎設施建設熱火朝天。目前,廣西沿海兩期基礎設施建設已完成投資近100億元;北部灣經濟區路網建設大提速,2008年相繼開工建設玉林至鐵山港高速公路、欽州至崇左高速公路,南寧到廣州高鐵正式開工,湘桂鐵路擴能改造開工;由欽州港、防城港、北海港整合而來的廣西北部灣港應運而生,年吞吐量達8200多萬噸,進入世界大港前100名。廣西還將在今后5年內投資170億元,實現新增吞吐能力8500萬噸,總吞吐能力突破1.5億噸。
保稅物流體系迅速構建。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國務院先后批準設立了欽州保稅港區、憑祥綜合保稅區和南寧保稅物流中心,北海出口加工區獲準拓展保稅物流功能。至此,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保稅物流體系基本形成。
產業發展加快進行。隨著中石油廣西千萬噸級煉油項目、防城港千萬噸級鋼鐵項目、防城港核電項目等一大批工程落戶廣西沿海,北部灣經濟區形成了一大批產業集群。廣西壯族自治區提出,從2008年起的未來3年內,北部灣經濟區產業投資規模將超過3000億元。
四川在行動
隨著“9+2”合作機制的深入推進,北部灣和中國-東盟自貿區正日漸吸引四川企業的關注。
作為泛珠走向世界首先面對的國際市場和資源基地,東盟10國有5億人口,是世界上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明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將建成,屆時可形成一個近19億人口、GDP超過3萬億美元、貿易額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的巨大市場。對接東盟,對“9+2”各方均有著巨大的誘惑力。
“希望泛珠各方抓住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國家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的機遇,加快泛珠與泛北合作對接,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開辟更大發展空間,獲取更多發展資源。”廣西壯族自治區負責人說。
“北部灣經濟區具有國際合作功能,其保稅區將出口加工、商貿、物流合為一體,作為內陸省份的四川最需要的。在北部灣經濟區,四川應該占有一席之地”。6月9日上午,出席在南寧市舉行的四川災后重建項目推介暨新聞發布會的南寧成都商會副會長董志軍對記者說。
董志軍介紹,目前四川在桂企業達800多家,總投資120多億元。僅南寧成都商會,會員就有200多家。在川桂區域合作中,四川在桂企業和商會正積極打造“一個平臺,兩座橋”,即通過商會構建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交流合作的平臺;架設四川和廣西之間的橋梁,四川和東盟之間的橋梁,促進川桂企業與東盟的經濟合作。
目前,南寧成都商會已在越南設立聯絡處,和東盟國家南寧總領事館建立了很好的互動關系,和東盟國家的中國商會、中國駐東盟國家的商務代表處建立了聯絡合作機制。四川廣西商會和南寧成都商會成功地組織了多次大型東盟商務考察活動,促成了四川多家企業走向東盟市場。
對北海經濟區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發展,“9+2”各方態度積極。本屆“9+2”各方簽署的交通合作框架協議提出,將加快構建便捷通暢、安全高效、開放合作的泛珠區域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共同建設泛珠與東盟對接的國際大通道。旅游合作磋商會議也提出了要在道路建設、交通管理、游客救援、信息服務等環節全面合作,形成互信共聯的區域旅游市場,以對接東盟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