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九部委發文要求政府投資項目優先買國貨

2009-6-17 2:2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王紅茹
    6月4日,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監察部等9個部委聯合發文要求進一步加強工程建設招標投標監管。
    通知還要求,政府投資項目屬于政府采購的,除需要采購的工程、貨物或者服務在中國境內無法獲取或者無法以合理的商業條件獲取等法定情形外,應當采購本國產品。確需采購進口產品的,必須在采購活動開展前,按照國家規定報經有關部門審核同意。
    但是,官方文件強調優先購買國貨,會不會導致國際上所謂的 “貿易保護”嫌疑?
    我國自去年11月逐步實施 “4萬億元”拉動內需政策以來,全國的基建、道路投資等工程紅紅火火地展開。而這些工程所需要的物資對中、外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塊塊“誘人的蛋糕”。參與政府采購的內、外資企業都卯足了勁要從4萬億元工程采購中分得一杯羹。
    5月末,由于外企在逾50億歐元的25臺風力渦輪發電機訂單競爭中失利,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發表評論稱: “中國政府似乎有意將外國供應商排除在其4萬億元財政刺激方案下的合同之外!
    緊接著,國家發改委6月1日迅速作出回應,在其官方網站 《答記者問》一文中指出,目前招標過程中問題較多的并不是 “排外”,而恰恰是對國貨的非法限制。6月4日,國家發改委與工業和信息化部、監察部等其他八部委聯合發文 《關于印發貫徹落實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強工程建設招標投標監管工作意見的通知》,強調政府投資項目屬于政府采購,應當采購本國產品。
    國貨與外貨的博弈,讓4萬億元工程的政府采購問題第一次暴露天下。
    與此同時,為制止限制國產設備使用做法,國家發改委也在起草有關政策文件。
    伍德克的另類聲音,即刻在國內學者和官方中引起強烈反響。
    不僅僅是學者對外方的表態不滿,中國官方也在第一時間作出回應。《答記者問》尖銳地指出: “目前在裝備制造業招標采購活動中,通過在招標文件中設置歧視性條件違法限制國產設備使用的做法比較突出,在一些領域還相當嚴重,有關行業協會和企業反應強烈。”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負責進出口業務的副會長陸仁琪接受采訪時表示:“現在存在的主要問題,不是把外資關在門外,而是國內的不少用戶把中國制造的企業關在了門外。這是現在我們主要應該克服的歧視性心態。”
    國家發改委不經意間所流露出的“歧視國貨”說,恰恰反映了眼下政府采購的現狀。
    “這種歧視指的是一些裝備制造業的用戶在招標的標書中明確寫上 ‘曾經有生產和使用業績’,這就在客觀上給國內裝備制造企業設立了一個門檻,把這些國內企業擋在了門外!
    據了解,金融危機以來,機械工業產銷情況和發展態勢并不樂觀。目前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管理的13個大行業中,除了個別行業有增長外,總的增速呈下滑趨勢,今年1~4月下滑了21%。
    “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出口減少,外需不夠。這就需要用擴大國內需求來轉移原來國際上的產能!标懭淑鞅硎荆麄兗南M瓌觾刃璧4萬億元投入以后,可以讓裝備制造業在國內進行采購,以改變該行業業績下滑的趨勢。
    但是目前4萬億元采購大單中,用戶歧視國內裝備制造企業的現象,卻很讓她憂慮。陸仁琪表示,要改變這種現狀,國家要從政策上進行調整,尤其是政府相關部門對政府采購要進行監督。
    “對優先采購本國產品要有硬性規定。這是國際慣例。不能簡單地認為是貿易保護!必斦 《中國政府采購》雜志社社長王曉光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我國政府采購對洋貨的必要設限是應該的,而且也是跟 《政府采購法》相吻合的!敝醒胴斀洿髮W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馬海濤表示。
    我國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政府采購法》第十條規定:政府采購應當采購本國貨物、工程和服務。然而遺憾的是,這些規定并沒有得到很好地執行。
    一個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是:當一種高新技術產品初次投放市場時,用戶為了保險起見,一般是不會主動購買的。針對一些地方政府和企業歧視國貨的現象,陸仁琪提出了 “政府首購國貨”的觀點。
    “針對國內的首臺首創產品,國家應該建立信用保險的機制,應該通過招投標給予一些勉勵機制!标懭淑髡J為,國內首臺首創產品,更需要政府采購予以扶持,政府通過優先購進、優先使用的示范效應,可以促進社會消費,否則即便國貨再好,也難有市場競爭力。
    記者從國家發改委了解到,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專門研究起草有關政策文件,堅決制止限制國產設備使用做法,維護公平競爭的招投標市場環境。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