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下半年會更好 煤炭業整體利潤穩定可期

2009-6-17 0:0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中國神華董事會秘書黃清日前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今年國內煤炭市場將呈現供求基本平衡或略微寬松的狀態,下半年形勢更好于上半年,煤炭行業整體利潤穩定可期。他還指出,煤電合同長期談判是市場經濟的行為,既不影響國民經濟的運行,也符合價格關系進一步理順的要求。未來,煤電關系將會更趨近于“最佳常態”。“中國煤炭市場規模已占到全球市場的近半壁江山,我們擁有自主定價權,但也需要進口煤來調劑市場。”黃清說,為保證煤炭資源的戰略供應,中國神華正在加快國際化戰略的步伐,并將以積極而又審慎的態度,首先運作好澳大利亞Watermark煤礦項目。 
  供需平衡;煤炭行業保持向好趨勢
   記者:今年以來國內煤價穩中有升,市場供求也處于比較平穩的狀態。但業內外對煤價的擔憂卻一直存在,金融危機的陰影也并未完全散去。您認為目前煤炭市場向好的態勢還會持續多久?
黃清:其實我們一直對今年整個煤炭行業的形勢比較看好。主要原因是去年四季度已經擠掉了行業的泡沫。去年底,展望2009年時,我們的看法就是煤價應保持在上升通道運行,也就是說,一季度比去年四季度好,二季度比一季度好,事實證明了我們的判斷。
   
  正是因為煤價處于相對底部,今年4、5月份煤炭行業“淡季不淡”。另一方面,國家4萬億元的投資在去年底決策之后,今年還有一個下撥過程,隨著二季度項目施工的全面展開,對宏觀經濟和上游產業的拉動將會顯現。

  記者:那么,目前下游的化工、鋼鐵等行業,是不是對煤炭的需求確實在加大,而且這個趨勢是比較明顯的?
   
  黃清:是的。煤炭的下游行業主要是四個,即電力、冶金、建材和化工。后三個行業的需求前景不用擔心,而電力方面,雖然一季度用電量同比是下降的,但用電量下降的幅度已經在收窄。總體判斷,我們預計今年電力行業會較去年增長3%左右。如果四大行業都是增長的,沒有理由看不到煤炭需求的增長。

  記者:需求的另一面是供給。目前國內煤炭供給的局面到底怎么樣?會不會成為影響價格走勢的不確定因素?
   
  黃清:第一,我想說中國的煤炭產能儲備是足夠的,供不應求今年不會出現,今年肯定是供求平衡,略有寬松。第二,會不會出現產能過剩?也不會。因為煤炭不開發就儲備在地下,因此對煤炭行業進行產能管理是可行的。現在從政府到企業,大家已經形成了共識,就是要保持行業供給與需求的平衡。比如山西這次提出把煤礦數量從現在的2600家,第一步調整到2010年的1000家,再進一步調整到900家。

  進口煤不會形成沖擊國內市場牢牢掌握定價權 
  記者:那么,煤價是否會受到一些外部因素,例如國際原油價格的影響?今年以來,中國煤炭進口量大幅增加。
      黃清:煤和油兩個能源產品,既是有關聯的又是脫鉤的。原油是一個全球市場,而且也是作為一個金融產品在運作,而煤炭基本上是一個區域市場,受制于運輸成本,它主要由當地供需決定,因此煤炭、原油兩者的價格并不完全同步。國內煤價的確定,完全是國內的煤炭行業與國內的電力行業、鋼鐵行業、建材行業、化工行業的一個市場博弈的結果。中國市場差不多占全球煤炭市場45%的份額,因此應該說,中國煤價對國際煤價的影響更大。從今年趨勢看,中國可能會從國際市場凈進口煤炭資源,這個趨勢本身就會把國際煤價拉高,所以將來國際煤價走勢會跟國內更相似。 
  那么,進口會不會影響到國內煤價的走勢?我們判斷不會。進口煤只適合滿足我國沿海電廠的需要。另外,海外煤炭企業和國內電廠之間的穩定供應關系也不容易建立,去年中國煤炭消費量27億噸,即便進口1億噸也不過是百分之三、四的比例,市場供應仍要以國內煤企為主。
  當然,國內企業也要走出去,到海外進行一些資源的并購和儲備,保證國內能源的長期供應,是一個必要且重要的工作。 
   關注三大區域海外并購仍要積極審慎 
  記者:那么,目前神華在海外資源收購方面有什么新的進展嗎? 
  黃清:在澳大利亞Watermark煤礦項目正式投產以前,神華還沒有繼續大規模并購的計劃。澳洲這個項目,我們當時收購的是探礦權,現在正在進行環境評價和勘探。有關這個項目的收購,澳大利亞政府已經完成了審批程序,不會再有政策方面的限制或不確定性。 
  澳洲項目是我們國際化的頭一炮,所以我們不會在這個項目還沒有取得成功的情況下,再大規模地去搞別的項目。神華將抱著“積極”和“審慎”的態度,一步一個腳印。
  記者:未來神華在海外資源開發方面將重點關注哪些區域?有沒有一個遠景的目標,海外資源將占到神華全部資源多大的比例? 
   黃清:我們主要關注三大區域,澳洲、印尼和蒙古。這些區域主要覆蓋亞太市場,未來煤源通過運輸,可以滿足國內東南沿海用戶的需要,并與神華國內共用一套銷售和物流管理系統。此外,我們還比較關注焦煤資源,目前神華對蒙古的一些焦煤資源有所考慮。
  市場化與電價改革并舉促煤電關系趨于“最佳常態” 
  記者:今年的煤電談判再度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長時間內未能達成協議,也引發了政府可能干預的猜測。您如何看待目前情況下煤電雙方的博弈問題? 
  黃清:首先我想說煤和電之間沒有任何矛盾。那么,煤電關于價格要不要談判?我覺得要談判。因為談判本身就是市場配置資源的一個過程,如果不談判,就會重回到計劃配置資源的老路了。至于談判要多少時間達成協議,我覺得無所謂。是否達成協議,完全出于雙方對未來供求關系的判斷。如果雙方覺得供求非常寬松,何時達成協議又有什么關系呢?一個煤炭公司只要按正常量生產,即使沒有合同,也不會受到影響。相反電力行業也知道,煤炭的資源是有保證的,煤價現在沒有、將來也不可能發生非理性的上漲,一旦電力需求轉旺,隨時可以從市場上買到煤,現在為何還要把全年的合同都簽掉?煤電之間保持這樣一種資源配置狀態,其實沒有任何壞處。 
  記者:現在,一方面是電力公司運營困難,另一方面是除煤炭類上市公司外,整個煤炭行業的盈利能力并不是很好,怎樣才能真正理順雙方的利益關系和價格形成機制? 
  黃清:第一是煤電市場化博弈的常態完全可以保持,不用去干預它;第二加快電價改革。從邏輯上說,是應先理順電價機制,然后再理順煤電關系。如果電價進一步改革,煤的定價機制絕對不走回頭路,那么煤電關系就會變得更合理、更和諧。此外,現在市場需求還相對在底部,是個改革的時機,因為煤、電的供應都有保障,改革不會引起價格的大起大落。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