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整合重組期待“破繭成蝶”

2009-6-16 0:0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記者楊世新 實習記者 王成應
    在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發布的《國際金融風暴對中國金屬材料流通行業影響的調查報告》中,其中 “鋼鐵流通行業如何才能走出這次金融風暴的陰影”問卷調查顯示,整合重組同堅定信心、自身轉型、強化內部管理等位居該問卷調查內容的榜首。
    去年下半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內廣大鋼鐵流通企業虧損嚴重,部分中小企業因此而陷入了轉行和瀕臨破產、倒閉的絕境,企業的整合重組也隨之成為業界熱議的話題。
    “在鋼鐵流通行業陷入低谷的時候,流通企業進行整合重組,以提高集中度更是成為政策面和部分流通商的共識。”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危機沖擊,市場低迷,各個企業經營遇到了困難,有利于增強企業整合重組的主動性和信心。
    當前,鋼鐵流通企業的整合重組就像一只難以破繭的蛹,充滿了困境和變數。整合重組到底能不能實現?存在什么樣的難度?鋼鐵流通企業的整合重組真的會隨著危機的加劇而水到渠成嗎?
    近日,現代物流報記者在一些鋼鐵流通企業采訪時發現,對此積極贊成者有之,但消極悲觀者也不在少數。
    當前國內鋼鐵工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大鋼鐵企業日漸崛起,但國內鋼鐵流通行業企業“散、亂、小”等現象依然存在,與鋼鐵生產企業不匹配的矛盾更加突顯。——河北省金屬材料流通協會秘書長燕春柳
整合重組之爭
    “目前,國內金屬流通業很少有真正意義上的大企業。”一金屬材料公司的負責人在與記者交流時說。這位負責人認為,真正的大企業有一些標志,包括市場占有率、銷售利潤率等,單從銷售量一項指標看,我國一年就有兩、三億噸的鋼材消費量,而現在業內排名相對靠前的本土企業的銷售量非常有限,可以說,少有真正規模的大企業。
    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相對于優勢強大的鋼鐵生產企業集團,國內鋼鐵流通行業還處于散兵游勇的局面,這種狀況使得業內既無法預測鋼市發展趨勢,也缺乏抗風險能力。 “一旦市場形勢發生變化,就會有一些企業經不起市場波浪沖擊陷于困境。”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鋼鐵流通企業“散、小、亂、差”現象在我國金屬材料流通行業普遍存在,嚴重制約了金屬材料流通行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在“金融危機面前, ‘洗牌’在所難免。”某鋼貿商對記者說。
    據業內市場人士分析,在當前激烈競爭的環境下,僅靠流通企業的自身成長難以實現較快發展,所以有必要通過整合重組形成具有優勢的聯合體。
    業內人士說,通過發揮大集團的帶動作用,以推進金屬材料流通企業整合重組,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和特大型金屬材料流通集團,優化產業布局,提高產業集中度,大集團肯定是整合重組的龍頭。
    然而,對于整合重組的調查,記者也聽到了大量不同的聲音。他們認為,整合重組對鋼廠來說是一個可以談的話題,但對鋼鐵流通企業來講,意義就不是很大。
    他們說,目前金屬流通企業以民營性質的居多,而且中小型企業占了大部分比例,一方面自己花錢辦的公司不愿意讓別人來管理,另一方面現在是市場經濟時代了,認為國家計劃經濟已經不復存在,所以談整合重組沒有多大意義。
    “誰想整合誰?誰想重組誰?誰都不愿意加入到別的企業旗下。”華北地區某鋼貿公司的一位經理如是說。在他看來,目前作為鋼鐵流通企業,談兼并不現實,談重組也不可能,最終只能是升級和淘汰。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類似的心態在鋼鐵流通企業還不鮮見,金屬材料流通行業的整合和重組之所以難以推進,原因就是企業之間的利益起了爭端,因而流通企業 “各自為戰”的混亂局面一直持續到現在。
    “成規模的鋼鐵流通企業不多,相互之間的重組沒有動力;而大企業還看不上小企業,作為小企業本身,由于長期單打獨斗,聯合作戰的意識不強,因此很難做到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河北鑫奧金屬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偉對記者分析說。
    危機帶來的變化會使金屬流通業贏利難度加大,我們需要適應增速放慢的經濟環境;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會推動產業結構的調整,我們需要適應上下游企業的變化;與先進國家金屬流通業態相比,我們還需要由形似到神似的過程;與其他行業相比,我們經歷了大分化和大發展,但還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行業重組和兼并。——金屬材料流通專家如是說
重組時機尚不成熟
    面對爭議,在當前危機影響下,金屬材料流通企業到底能不能進行整合重組?對此本報記者采訪了高級物流師、河北順邦物流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旭。
    趙旭說,當前我國的物流產業發展還不夠成熟,金屬材料流通行業缺乏一定的市場競爭力,在現階段搞企業重組可能不太現實。
    談到 “重組不現實”的原因,趙旭分析說,現階段國內的流通企業尚處在“幼年期”,國外多年發展的大型流通公司進入國內,國內實力較弱的流通企業無法與之抗衡,因此受到來自國外的實力懸殊企業的強力沖擊,這是原因之一。
    第二,由于當前國內的物流還沒有形成成熟的產業,目前有的企業把物流剝離出來了,而有的企業則沒有,所以國家物流產業正處于形成的過程中。各地成立的物流公司,大多僅限于根據最新的物流標準進行定義,按照倉儲型、加工配送型、綜合型類別設立,而更多的流通企業則是僅限于依靠供應鏈的某一個節點或功能,形成區域或地區性的流通公司,因此基礎較薄弱,發展不夠成熟,此時去搞重組就會形成 “空中樓閣”。
    趙旭告訴記者,重組或者兼并首先要基于市場已經充分形成的競爭局面,同時還需要一些機遇。他進一步分析說,此次金融危機雖然讓我們面臨嚴峻的挑戰,但從另一方面看待,對于推動和加快企業兼并重組步伐確實是個好機會。
    趙旭舉了一個例子,比如通用、豐田等公司,平時發展得很好的時候,其他企業根本沒有兼并和重組的機會,而在此次危機影響下,包括國內的四川民營企業都可以去參與,進行相關的并購,所以危機也給鋼鐵流通企業提供了許多良機。
    但是趙旭為何會不贊同當下流通企業的重組?他的解釋是,針對金屬流通這個行業,由于行業本身發展不夠成熟,所以還暫時沒有到達兼并重組這一步,因為流通行業甚至于物流產業,目前根本就還沒有形成足夠的市場競爭局面,因此談兼并重組可能為時尚早,“但整合卻是一個發展方向,未來幾年內,金屬流通業將掀起一輪重組潮。”趙旭說。
    經過多年發展的積累和外部環境的成熟,領先企業將加速和集中出現。領先企業的集中出現將帶動行業的整合和重組,進而進一步促進領先企業的發展和行業的優化。——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會長李耀強
整合是未來發展方向
    整合資源,優化資源配置,是近年來業界廣為關注的一個焦點。但是整合到底該怎么整?兼任河北省金屬材料流通協會副會長的趙旭為本報記者進行了剖析和支招。
    “危機下流通業目前最核心的就是進行各種資源的整合。”趙旭告訴記者,一個流通企業未來的競爭力體現在哪里?就是體現在對資源的集中整合上。
    趙旭介紹說,過去流通公司展示自身實力的老一套做法,就是看公司有多少錢,圈了多少地,有多少車輛,也就是有多少資產或者有多少設備。而現在情況變了,資產多少已不再是衡量一個企業實力大小的標準,而應該是看企業能夠整合多少資源,以及整合以后的合理利用。這才是一個能夠展示流通企業綜合實力的關鍵。因此他指出,在當前危機面前,如何進行更優化的資源配置和資源整合,是目前現狀下流通企業應該做的事情。
    那么,至于該怎樣整合,趙旭說,要依托流通企業所建立的現有基礎條件。這些基礎條件包括樞紐、產地、消費、輻射等。如果是資源的集散地,或資源的生產地,或資源的消費地,這些資源的輻射地以及交通樞紐,都很適合發展流通業。所以整合,首先要依托于上述條件來進行流通企業的建設,并以此來開展流通業務。
    時下,有業內人士認為,在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的大背景下,正是市場博弈、競爭洗牌的良機,可以達到優勝劣汰的效果。對此趙旭也認為,作為鋼鐵行業中的流通企業,整合資源,合作共贏才是唯一出路。
    趙旭說,企業的競爭主要體現在資源的競爭上,包括人力資源的競爭和資金、技術、規模等綜合實力的競爭等。從國際跨國企業集團的并購,到國內企業的兼并重組等,無時不在整合,資源的優化與整合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我們將立足河北鋼鐵行業尤其是物資流通領域,通過跨地區聯合、聯盟等方式,形成地區性的大型流通企業。力圖希望在河北能夠出現類似上海地區的每年百萬噸以上級別的大型流通商。包括建立基于鋼鐵物流行業的大型加工配送中心,與鋼鐵生產企業形成完整的供應鏈。”在交談中,對于河北地區未來大型流通企業的整合和建設,趙旭充滿了自信。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