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通達 區域一體
2009-6-14 17:2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7年6月15日凌晨,一輛運沙船在大霧中撞擊了九江大橋,造成約200米橋面坍塌,橋上的4輛汽車墜江,9人死亡。2009年6月10日上午10點03分,九江大橋正式恢復通車,當第一輛汽車駛上這座沉寂近兩年的大橋時,現場圍觀的男女老幼自發鼓起掌來。
九江大橋對于生活在附近的人們來講真是太重要了。斷橋近兩年的時間,隔江相望的鶴山與南海、江門與佛山,交通的不暢帶來經濟往來的阻隔,兩地的旅游、飲食、商貿和房地產等市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如今恢復通車路通財通,但愿在抵御經濟危機的時空背景里,大橋的“新生”為我們帶來經濟回暖的“前兆”和“福音”。
在全省、全市全面推進區域一體化的實踐中,九江大橋的斷橋和“新生”,對于區域一體交通先行的深刻理解是一個活生生的教材。
時下,一體化一詞炙手可熱,各地政府、社會團體、民間組織之間紛紛攜起手來,簽下聯盟的協議,以實際行動助推一體化進程,但所有的一體化離不開時空距離的一體化,試想一下,假如沒有海陸空立體交通的融合和便利,全球經濟一體化、區域經濟一體化從何談起。
江門右聯珠中、左接廣佛,可謂左右逢源,區位優勢明顯。如何與珠中、廣佛更緊密聯系,交通一體化已經先行。借助國家擴大內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東風,中江高速改擴建、中開高速建設正在籌劃,銀洲湖港口與珠海高欄港正在商議如何對接,珠中江“抱團”構建一體交通正在謀劃和行動。為了更好地接受廣佛都市圈的輻射,連接西江兩岸的江順大橋、鶴南西江大橋開工建設指日可待,珠三角城際輕軌、廣珠鐵路、佛開高速復線、佛江高速、江肇高速、江羅高速等工程也正在快速推進和積極籌劃。此外,港珠澳大橋開工建設的日期也日益臨近,可以預期,未來三五年,江門連接珠中、廣佛、深莞、港澳的交通路網將更加便捷和高效。
依托大交通,發展大物流。江門與廣州協調達成南沙疏港鐵路接軌江門,規劃在鶴山市廣珠鐵路和南沙疏港鐵路連接處建設大型貨場,將成為與南沙港無縫對接、服務粵西的物流中心,就是其中一個具體成果。我市圍繞建設物流基地,策劃發展大物流,將大力推進銀洲湖、鶴山桃源、南新區三個現代物流基地建設。
在抓好“外連”的同時,“內連”建設不容忽視,我們要把握珠三角一體化的機遇,推進本市行政區域一體化,尤其是市區一體化。從目前現狀來看,蓬江、江海、新會三區一體化進程并不理想,我市正謀劃以環城快速干線規劃建設為契機,促進三區的“抱團”發展。三區在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的時候,也應該立足推進市區一體化來進行謀劃,而不是各自為政、各懷心思。沒有大區域的大發展,小區域的大發展只會是一廂情愿。與此同時,“外連”“內連”不能相互孤立,內外通達才能形成交通效能的合力,更好地促進區域一體化。
區域一體交通先行,目前我市正在推進“4321工程”,即配合推進4條鐵路(廣珠、廣東西部沿海、廣州南沙至江門鐵路、珠三角城際輕軌)、3條高速公路(江肇、江羅、中開)、2座大橋(江順大橋、鶴南西江大橋)和1條環城快速干線的規劃建設,全力打造內外通達的現代化交通網絡。借助《綱要》實施的東風,江門正在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融入珠三角經濟圈,以更加堅實的步伐迎接新一輪發展的春天。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