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起帆一舉“抓”起三個第一
2009-6-12 23:3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訊(記者何連弟)國際上第一次實現公共碼頭與鋼鐵企業間的一體化管理;開通全球第一條集裝箱電子標簽國際航線,實現中國在負責制定航運國際標準方面零的突破;建成國內第一個最具規模的專業化汽車滾裝碼頭及汽車物流港區。全國著名勞模、“抓斗大王”包起帆領銜完成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現代港口物流服務示范工程”,一舉“抓”起令人矚目的三個“第一”,昨天在滬通過國家科技部的驗收。
該項目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引領,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包起帆率領由上海國際港務集團及相關設計、科研單位組成的科研團隊,以企業為創新主體,產學研結合開展科技攻關,創新成果已應用于上海港羅涇二期散雜貨港區、外高橋二期集裝箱港區、外高橋六期汽車滾裝港區等三個示范工程。項目同時通過了國家交通運輸部組織的技術鑒定,獲得相關領域專家的高度評價。
現已建成的羅涇二期散雜貨碼頭,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公共碼頭與鋼鐵企業之間的一體化全程協同管理,使物流鏈與生產鏈無縫銜接。羅涇碼頭在同一深水岸線讓港口、鋼廠、電廠資源共享,改變以往工礦企業各自為政、自建碼頭的布局,不僅節約了寶貴的岸線資源,還為寶鋼節省投資20億元。現在散雜貨港區既能全面提供公共碼頭的業務,又能為寶鋼提供訂制化的全程物流服務,同時也成為華能電廠的粉煤灰堆場。此外,碼頭還配備最先進的自動化裝卸機械,實現了智能化運作。
去年開通的“上海港—薩瓦納港”中美國際集裝箱電子標簽示范航線,也是該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科研團隊研發的“集裝箱電子標簽”是個小方盒子,有了它等于給集裝箱裝上一把“電子鎖”。集裝箱從工廠裝箱,到出發港口,再漂洋過海到達目的地港口,最后抵達產品分銷中心,每一環節電子標簽都會自動記錄到達時間、地點和集裝箱安全狀況,可通過無線局域網、手機網絡和互聯網查詢,實時掌控集裝箱的動態。如果集裝箱中途被非法打開,網頁將顯示紅色報警。
目前中美電子標簽示范航線集裝箱班輪已來往46個航次,“中—加”、“中—日”電子標簽航線也相繼開通運營。上個月,國際標準化組織正式任命包起帆負責集裝箱電子標簽國際標準的起草工作,新標準的國際編號為ISO/NP(編制階段)18186,標志著我國在負責制定航運國際標準方面實現零的突破,為我國在國際航運界爭得了話語權。
新近建成的外高橋六期汽車滾裝碼頭一期工程承載了另一重要科研成果,這里已成為我國第一個最具規模的專業化汽車滾裝碼頭及汽車物流港區。該示范工程擁有內外貿轎車區、整車區、汽車增值服務區、裝卸車區等多個汽車物流平臺,汽車制造商、零部件供應商、汽車用戶以港口為平臺享受全程物流服務,實現汽車供應鏈的全面整合。同時也為我國汽車碼頭的改造和新建提供了樣板,將有力地推動我國汽車物流業的發展。
包起帆表示,上海要建成國際航運中心,當前的重點是培養和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一是要保證上海港的物流暢通,擴大集成度,滿足需要;二是要提升上海港物流服務水平,增強服務的透明度、安全性和效率,增強上海港對國際物流的吸引力。在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征途中,上海港不僅需要硬件支撐,更需要軟件的提升,這是上海早日建成具有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航運中心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