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貴峰:收費站人員為何沒有“下崗”
2009-5-8 17:3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交通運輸部5月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據介紹中國已有12個省已全都取消了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核心的問題是人員的安置問題”。據悉,目前這些人員的安置大體上分為三個去向:國省干線治超、高速公路收費、農村公路管養。
看上述通報中所謂“核心問題”,筆者不免郁悶起來———在這些安置“去向”中,為何沒有“下崗”這樣一個長期以來對于我們許多普通就業人員來說十分熟悉的可能備選“去向”?當年,那么多國企“關停并轉”,下崗的工人職工何止千千萬萬。當前,受金融危機的困擾,大量企業經營不景氣,下崗、失業更是成為再稀松平常不過的事情。但是,為什么同樣的事情到了公路收費人員身上,就不起作用了呢———他們所從業的公路收費站不是同樣也關門歇業了嗎,都是勞動者,何以就不能一樣地“從頭再來”?也許有人會說,政府公路收費站與國有企業性質完全不同,前者是公益的事業,后者只是私益的企業。其實這是站不住腳的———事業與企業固然有身份屬性上的不同,但更有職業本質上的相同———都不過是一種為社會創造價值、憑勞動技能吃飯的行業。如果非得有所區分,依據我們的政治經濟學原理,那也是普通的企業工人、職工在上———屬于“主人翁”,而事業單位人員、政府公務人員在下———屬于“人民公仆”。
“高速公路收費”、“農村公路管養”等新崗位,如果確實缺人,何以不直接面向社會公開招聘?而如果并不缺人,又何必去因人設崗地去強行安置———如此一來,從前公路收費員輕松拿高薪、養路費“養人不養路”的行業怪相,是否又會改頭換面地卷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