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內河支流航道改造嘗試新模式
2009-5-6 23:2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浙江在線05月06日訊 浙江長興水泥有限公司隸屬中國建材集團,是省內單體生產能力最大的水泥企業之一,年產量350萬噸。該公司生產所需的煤炭,全部靠駁船運入,生產的水泥熟料也有70%通過水路運往上海、蘇南、杭嘉湖等地。一定程度上,其臨靠的李湖南線支流航道成了企業的“生命線”。 然而,李湖南線通航等級低、通航條件差,和與之相連的長湖申線航道等級相差懸殊,一度成為企業擴大生產的“瓶頸”——從上海或山東棗莊運送的煤炭,全部用800噸以上的大船,這些大噸位運煤船不得不在江蘇平望中轉,靠小噸駁船運,增加運輸成本不說,還耽誤了運輸時間。令該公司總經理陳松錦欣喜的是,這一“瓶頸”即將被港航部門所采取的“養建結合、拼盤合作”新模式打破。
據了解,李湖南線曾經遭遇的問題,在我市不少支流航道都普遍存在。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浙北主干航道不斷改造升級,運輸船噸位逐漸增大,貨運量迅速增加。可是,與主干航道相連的支流航道仍處于自然狀態,通航能力低、通航條件差,尤其到了枯水期,船舶擱淺和堵航事故時有發生,影響著沿線企業的發展。同時,航道上橋梁大多數是上世紀70年代建造,有些已成為危橋,也給百姓出行和防汛帶來安全隱患,支流航道的改造迫在眉睫。可是,全線改建卻面臨著巨大的資金缺口,僅僅李湖南線就需要1.5億元。
怎么辦?湖州港航部門經過慎密調研,決定嘗試“養建結合、拼盤合作”的航道養護改造新模式。像李湖南線,他們決定一次規劃、分期實施,一期工程先投入近4000萬元,按300噸級航道標準,對小箬橋至鮑家村2.6公里航道實施拓寬,并且計劃拆除3座危橋,新建兩座便民橋。這一模式很快得到了沿線政府部門、企業和群眾的支持配合。目前,該工程已進入招投標階段,預計本月將開工。一期工程完成后,可使得該航道河面寬度增加一半,能夠滿足大噸位船駁的順暢進出,有效地緩解航道堵塞、擱淺、碰撞等事故的發生。沿線水泥、玻璃、化工等企業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據湖州港航部門透露,目前,“養建結合、拼盤合作”的改建新模式已在德清白三線、鐘新線等支流航道推廣。臨靠鐘新線的升華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文駿高興地說,今后我們的貨物可以直達碼頭,再也不需要小噸位駁船轉運了,運輸成本至少降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