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軟件肩負的使命
2009-5-5 23:2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金融危機大潮以及企業為度過金融危機而推進的結構調整大潮,恰似兩個極端,和諧共生,演繹市場經濟的潮起潮涌。
管理軟件在當下肩負的幫助企業進行結構調整的使命,使得管理軟件異軍突起,逆勢而熱,博科資訊董事長兼總裁沈國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惡劣的生存環境下,企業對管理水平提升和信息化建設的需求,在為管理軟件發展帶來機遇的同時,也賦予管理軟件新的責任。
管理軟件逆勢而熱
金融危機下企業結構調整勢在必行,這在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5%的中小企業中呼聲最為普遍。
金融危機沖擊導致的中小企業大面積倒閉,在使得國家出臺融資舉措拯救中小企業的同時,也引發了對中小企業長期存在的產業結構層次不高、總體素質較低、增長方式粗放,與大企業的協作關系處理的不是特別好、企業創新能力弱等問題的思考,中小企業結構調整迫切性日趨凸顯。
在支持中小企業加快結構升級,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專題訪談中,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司相關領導則進一步指出,要特別關注對專、精、特、新和優強中小企業的支持,引導中小企業與大企業開展協作配套,支持中小企業更多地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推進信息化建設,在結構轉型升級中發揮作用。
政府的號召以及相關融資舉措促進中小企業改革,得到中小企業的響應。在推進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對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被視為企業乃至整個產業的重要環節。
供應鏈管理戰略被融入企業發展戰略,通過信息化建設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對分散風險、節約成本的作用得到企業家的進一步認識。分析人士指出,金融危機后,供應鏈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被重新提到新的高度,以供應鏈信息化為契機著眼供應鏈管理水平提高,進而促進企業對外部環境與內部資源的優化整合配置,是完善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力武器。
一位制造業副總向記者表示,借助管理軟件信息技術的應用,實現企業供應鏈管理系統電子化,不僅增強反應效率,減少庫存積壓,還能極大提高客戶服務水平,實現管理升級。
國家針對中小企業結構調整的注資舉措以及企業結構升級對管理軟件的需求,使得管理軟件呈現逆勢上揚勢頭。據博科資訊董事長兼總裁沈國康介紹,在幫助企業度過危機方面,管理軟件的作用形成標桿效應,并逐步被其他企業認可,成為結構調整的先行利器,訂單同比大幅攀升。
管理軟件肩負的使命
管理軟件的逆勢而熱為中小企業結構調整注入動力,對此有專家進一步提醒企業,金融危機寒潮下,企業通過結構調整苦練內功,通過管理軟件實現管理升級,要量力而行,切合企業需求的管理軟件才是企業結構調整的助推器,通過與客戶同步的管理軟件幫助企業提高抗風險能力,是管理軟件廠商肩負的使命。
管理軟件廠商要明確中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所處的生存環境,真正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博科資訊董事長沈國康認為,一方面,軟件廠商要與客戶同步,站在前瞻的立場分析企業面臨的外部環境的變化,明析客戶在當前對成本控制的需求,同時著眼提高客戶管理水平,提供切實有效解決問題的產品;另一方面,在產品研發階段為客戶提供高效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并滿足易用性原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幫助客戶贏得反應時間,真正做到與客戶同步,實現管理軟件價值的最大化。
在幫助企業對抗金融危機的基礎上,管理軟件廠商要明晰管理軟件幫助企業結構調整的使命,沈國康進一步指出,管理軟件廠商要深刻洞察企業對技術改造、產品升級、與大企業的協作關系處理以及企業創新能力提升等方面的需求,通過前瞻性的管理思想和與客戶需求緊密對接的管理軟件,幫助企業更好地進行結構調整。
沈國康同時指出,管理軟件廠商要肩負起人才培養的責任,人才是中小企業變革的動力,企業信息化和標準化的不斷推進和思想觀念的更新,固有工作流程和工作模式的轉變,都有賴于高素質信息人才的培養和引進,要幫助企業提高人才素質,推進中小企業的結構調整。
專家分析,金融危機困局下,管理軟件為企業結構調整注入的動力,將有效幫助中國企業改變被動局面,管理軟件與企業的共振將為中國企業延續長遠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