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德清博弈"杭州都市圈" 沃爾瑪將在年底開業

2009-5-26 22:4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拿著杭州的市民卡去德清享受醫保,甚至到景點賓館還能打折。 
    這種“同城待遇”,已經是杭州人實實在在能享受到的東西,這也使得本周即將在吳山廣場等地舉行的“德清融入杭州”主題活動的公眾關注度高漲。 
  杭州都市經濟圈的品牌,也逐漸被推入大眾的視野。 
    從2005年起,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都市圈發展與管理研究中心就對中國發育中的18個都市圈進行了綜合競爭力的跟蹤研究。在他們的評價報告中,杭州都市圈的綜合競爭力排名全國前列。 
    研究小組的評價是:“圈內經濟梯度合理,圈域經濟聯系基礎好”。而這當中,德清率先實行的跨行政區域間融合方面的屢屢創新,使之成為“融入杭州”的示范和樣板區域。 
    按照經濟學的觀點,德清的先手,博弈的是“圈子里的經濟”。 
  德清規模工業增長的三分之一來自杭資企業 
    產業的梯度轉移,利于解決就業,更多牽動的是企業品牌、技術、市場等諸多資源的遷移,這無疑是杭州都市圈最希望構建的“產業共生”系統。 
    現金流充足,聲稱在金融危機里“不差錢”的杭州天堂傘業集團,眼下正忙著在德清建設新廠房。這是一筆總計3億元的投資,隨之牽動的是這家企業在品牌、技術、市場等諸多資源的遷移。 
    公司負責人黎正平介紹,在決定了要整體搬遷之后,德清被認為是最好的選擇。他們去過杭州周邊的許多地方,“由于德清在交通、人文等方面具有相當大的優勢,我們最終選擇在這里落戶”。 
    這個湖州的城市,幾乎算得上和杭州零距離。11個鄉鎮有7個和杭州接壤,距離上海也只有兩個小時的車程。 
    起先唯一讓“天堂傘業”有點擔心的,是當地的物流系統。僅就銷售網絡而言,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專業制傘企業之一,“天堂傘業”在全國就涉足了5000余家商場、700多個市場和550家專賣店。 
    考察的結果是,這幾年德清當地的物流產業發展很快,許多杭州的物流公司都在當地增設了分支機構,浙北地區最大最深的內河航運物流碼頭也建在了德清新市。 
    于是,“天堂傘業”拍板落戶德清。5月24日,在“2009德清融入杭州活動周”開幕式上,德清縣縣委書記王勤說,目前在德清570家規模以上企業中,杭資企業371家,每年投資20個億左右,占德清近年引進內資的80%。 
    相關部門的統計稱,德清規模工業增長的三分之一來自杭資企業,杭資企業已成為當地經濟發展新的重要“增長極”。 
    黎正平表示,公司搬遷后,很多熟練工人也將喬遷到德清。他們肯定會擴大生產規模,屆時會在當地舉行大型招聘會,招收更多的技術工人。 
    同時,傘具作為一項具有文化內涵的產業,為了更好地和生產地的文化融合,在其多達數百人的設計團隊中,也將物色當地人作為有效補充,讓公司的產品融入更多的“德清元素”。 
    這無疑是德清最希望構建的“產業共生”系統。隨著都市圈內分工合作的日益深化,在不同的利益體之間,因同類資源共享或異類資源互補,形成一種共生體。而這樣的共生體,將會促進內部或者外部的資源配置效率的提升。 
    杭州都市經濟圈合作發展協調會辦公室副主任徐文霞介紹,自2007年5月杭州、湖州、嘉興和紹興4地正式啟動共同構建都市圈以來,德清實施“開放帶動、接軌滬杭”戰略,在跨行政區域間融合方面的屢屢創新,已成為“融杭”的先行區、示范區和樣板區。 
  在郊區造沃爾瑪是主動呼應中心城市發展的需要 
    作為杭州都市圈內新興的服務業態,城郊購物式的shopping mall與城市化發展速度和圈內人口的流動有密切關系。 
    在徐文霞的印象中,杭州都市經濟圈的許多做法,在全國都是首創。 
    K588路,正在運營——這是一條可以在杭州市公交集團網站上查詢到的公交線路,眼下每天在杭州武林門北和德清汽車總站之間往返。 
    開通一年多來,在德清和杭州市民的心目中,這條長三角地區首條跨行政區劃的公交線更大的意義在于,縮短兩地的“心理距離”,而這背后,是杭州的人才、技術、資金要素向德清的流動和配置。 
    上海交通大學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城市與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高汝熹認為,在開放競爭的市場條件下,都市圈中心城市能級的集聚與輻射與通勤距離、產業結構、經濟落差等因素相關。而通勤距離的遠近,無疑是搶奪競爭先機的前提。 
    從經濟的角度來看,這條具有破冰意義的公交線路由杭州和德清兩市合作運營,較好地解決了股權配置和利益分配的問題。按照德清方面的統計,目前杭州每年到德清的游客達70萬人次,德清每年前往杭州的市民超過50萬人次。再加上德清現有杭資企業中的管理和技術人員群體,這次全國率先的跨區劃交通合作,也有其現實的意義。 
    “長途客運是點對點的交通模式,一般是直達,而城際公交是由多個點構成的線,方便沿線居民乘坐,而且票價便宜。”杭州市公共交通集團的負責人認為,這兩者的差異還將會對地區的社會發展產生諸多影響, 
    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副總經濟師朱李鳴說,長三角地區的大都市正在呈現郊區化的趨勢,隨著都市圈內中心城市產業布局的調整,圈內城市的功能也會逐漸差異化。最為明顯的表現是,作為都市圈中心城市CBD區的經濟功能會被強化,而居住功能則逐漸弱化。 
    這意味著,“郊區居住”的概念,會被人們慢慢地接受。因為市中心的空氣質量和噪音污染等問題,一部分人萌生了住到郊區的想法。這一模式,眼下已經在德清出現雛形,當地的一些住宅小區,住進了不少的杭州市民。 
    其實,更讓德清人期待的,是已開工的杭寧城際鐵路,這條經過德清的城際軌道線建成后,從德清上車到杭州將縮短至15分鐘。 
    這種迅速被拉近的距離,讓他們自己也感到吃驚。 
    德清縣副縣長方芳透露,隨之而來的,還有一種服務業態的興起和繁榮。德清的沃爾瑪購物廣場預計會在今年年底開業,這樣的“城郊購物式shopping mall(超大型購物中心)”將來在德清還會有很多。 
    作為商業零售業發展歷程中的最高形式,美國的shopping mall就大多依托市郊高速公路建立,集購物和其他商業服務于一身,面積通常在10萬平方米以上。專家指出,這種業態的產生,與其城市化發展的速度和都市圈內人口的流動有著密切的關系。 
    德清方面已經在設想,將來在杭寧城際鐵路德清站旁,也建一個大型購物中心,他們認為這是“主動呼應杭州城市發展的做法”。 
  圈子的誘惑所索 
    商人們懂得一個道理,要在某個行業里做成生意,必先進入一個圈子。所謂的“圈子”,通常情況下只不過是一個隱形的概念,指從事同一行業的一群人。 
    圈子的誘惑在哪里? 
    對于傳統的制造業來說,某一個產業鏈條也是一個圈子。上下游的合作者,因為共同的利益目標走到了一起。涉及這個行業越深,關系網就越廣,獲得的信息也越多。于是,他們把這叫做“圈子里的經濟”。 
    這一說法,在商業領域表現得淋漓盡致。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任何一個行業中,最大的企業也不能通吃掉全部利潤,或者沒有興趣吃掉那些利潤不高的東西。因此,在任何一個圈子里,每時每刻都流動著很多商機。 
    與之相對的,是“圈子外的不經濟”。脫離了專業產業鏈之外的單打獨斗,所付出的成本將會大大增加。 
    上海交通大學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城市與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高汝熹發現,從目前來看,長三角的都市圈是中國城市體系結構最完善,產業體系最完整的都市圈。相關生產商、專業供應商、服務供應商等在區域內相對集中布局,經濟輻射和產業擴散的渠道相對順暢,基于市場作用力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基本成型,工業生產更趨專業化和高效化。 
    這樣的圈子,吸引力自然最大。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凌云說,通過接軌杭州,周邊的縣市在承接杭州產業轉移當中,取得了迅速的發展。據了解,除了吸引杭資企業成效突出的德清之外,在錢江新城的遷建過程中,海寧農業對外綜合開發區承接了大量的杭遷企業,諸暨則承接了杭州的造紙、鏈條、鑄造等產業以及蕭山的包裝業轉移。 
    同時,杭州周邊縣市的一些企業,也開始把總部或研發、銷售等部門遷到杭州,在人才、技術、信息集聚的都市圈核心層,獲取最大的收益。 
    全球化和區域化,是世界經濟兩大并行不悖的趨勢。以巴黎、倫敦、東京、紐約為中心的大都市圈,正成為全球競爭的引領者。2007年,世界城市人口首次超過居住在農村的人口,同樣,中國的城市化也進入了快速發展期。 
    杭州都市經濟圈合作發展協調會負責人表示,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城市間更需要“抱團取暖”,有效地規避化解風險,增強整體對外競爭力。 
    目前在醞釀的設想有很多,如設立杭州都市經濟圈“共同發展基金”,解決圈內不同行政區域內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問題。或是借鑒日本都市圈成立“政策投資銀行”的經驗,建立“杭州都市經濟圈聯合銀行”,通過發行區域性項目債券等方式,用于圈內的重大項目建設和規劃落實。 
    杭州都市圈要向“帕累托最優狀態”逼近 
    隨著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諸多要素在民間的自發流動,杭州的“溢出效應”已在不少層面顯山露水。 
    拿著杭州的市民卡去德清享受醫保,甚至到景點賓館還能打折。這種“同城待遇”,已經是杭州人實實在在能享受到的東西,這也使得本周即將在吳山廣場等地舉行的“德清融入杭州”主題活動的公眾關注度高漲。 
    德清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介紹,屆時吳山廣場露天舞臺將上演桑葉龍、軋蠶花等德清民俗的表演。杭州都市經濟圈合作發展協調會辦公室負責人評價,此類積極的宣傳,更大的作用是將杭州都市經濟圈的品牌推入大眾的視野。 
    高汝熹曾經提出當前構建都市圈的簡單模型,要“有一個具有很強的吸引和輻射能力的中心城市;都市圈內部城市結構完整,城市體系特征明顯;各城市之間,尤其是中心城市與外圍城市之間經濟聯系緊密。” 
    在他主編的中國都市圈評價報告中,按照發育指數、中心城市地位、交通聯系程度等方面綜合評價,杭州都市經濟圈在全國18個都市經濟圈綜合排名前列。 
    杭州都市經濟圈合作發展協調會辦公室區域合作處負責人陳國軍介紹,規劃中的杭州都市經濟圈,以杭州市區為中心,湖州、嘉興和紹興三市市區為副中心,區域總面積3.46萬平方公里。目前,杭州的“溢出效應”已在不少層面顯山露水。 
    在破除行政區劃壁壘的共識下,涵蓋杭州、湖州、嘉興、紹興的杭州都市圈正在積極打造“同城公交”。 
    一條被稱為“杭州二繞”的都市經濟圈高速公路環線大致線路走向也已清晰,它不僅圈起了杭州主城區,還涉及余杭、臨安、富陽,以及鄰居湖嘉紹。 
    來自杭州市信息化辦公室的消息,杭州都市圈的信息一體化已進入實質性啟動階段。各地的市民卡的技術標準和互通互用,已在商談當中。 
    同時,杭州發達的商貿業已吸引了都市圈內的各地客源。最明顯的表現是,湖州的血拼一族,已經將武林商圈作為他們的目標。在余杭的賓館飯店里,不少客人都來自海寧、桐鄉、德清等地。德清的商業街“余英坊”,甚至直接起名叫“杭州后街”,多家極具知名度的杭州商家即將入駐。 
    這意味著,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諸多要素,已在民間自發流動。 
    從國際上來看,巴黎、倫敦、東京、紐約都市圈的形成,都制定有縝密的城市規劃。巴黎和東京直接由政府負責編制都市圈規劃,英國的“巴羅委員會”屬于官方機構,“紐約區域規劃協會(RPA)”則屬于民間機構,但都具有相當的權威性。 
    朱李鳴透露,由杭、湖、嘉、紹四市共同委托省發展規劃研究院編制的《杭州都市經濟圈發展規劃》已起草完成,現正按規定程序報批。在總體規劃出臺后,四城市將各自編制分規劃,有關交通、旅游、產業等的專項規劃也將適時編制。 
    意大利社會學家、經濟學家帕累托有一個著名“最優理論”:如果改變資源的配置,已經不可能在不損害任何一個人的前提下,使任何一個人的處境變得比以前更好,這意味著資源的配置達到了最優狀態,公平和效率都達到了“理想王國”。 
    “最優意味著共贏,是區域合作最理想的狀態,目前我們還有差距。”陳國軍表示,“不過,杭州都市經濟圈正在努力向這個狀態靠近”。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