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發揚"新四千精神" 浙江經濟在危機應對中轉型升級

2009-5-25 23:0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改革開放30年來,浙江發揚“走遍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嘗遍千辛萬苦”的“四千精神”,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發展難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但是這一次,光靠吃苦耐勞也許已不足以應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 
    一些行業龍頭企業停產、民間投資增幅下降、出口大幅滑坡……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下,浙江經濟運行中的某些結構性、素質性矛盾正在暴露。“我們廣大企業家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不在危機中調整和優化好,就會被危機所調整和優化掉。”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鄭重提醒。新挑戰激發新動力。這幾個月來,越來越多的浙江企業和全省人民一道迎難而上,在一種立志創新的“新四千精神”引領下,努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危機催生“新四千精神” 
    2009年4月,已有15年經營歷史的浙江臺州天天物流有限公司召開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董事會。這家集近海航運、碼頭裝卸、倉儲配送于一體的綜合性物流企業,原本股權100%掌握在董事長梁軍及其愛人手上。今年初,梁軍決定拿出45%的股權轉讓給公司其他管理人員和優秀員工,以及外部戰略投資者。 
    “企業做大了,不能老是老板一個人做。”梁軍說,轉讓股權可以留住人才,學習其他大企業管理理念,還可以推進民主決策,減少決策風險。她表示,去年以來一些大型民營企業在金融危機面前“折翅”,說明股權結構與公司治理已是企業家必須正視的問題。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2008年以來,在人民幣升值、金融危機等因素“內外夾攻”下,浙江有多家行業龍頭企業陷入危機或停產。我國縫紉機行業的龍頭企業飛躍集團,因受金融危機和自身管理缺陷影響而資金鏈斷裂,后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對主營業務進行重組,董事長邱繼寶在新公司僅保留30.38%股份,退為第二大股東。邱繼寶說,讓出股權是“很艱難”的抉擇,但是這樣對“飛躍”更好。 
    “新形勢下,進一步推動民營企業機制體制革新非常緊迫。”臺州市椒江區委書記王建平說,民營企業發展到今天,“一股獨大”和“一言堂”管理已非常不適用,應抓緊對上規模的民營企業進行培訓輔導,推動普及股份制改造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民營經濟是浙江經濟的主體和優勢所在,民營企業要戰勝金融危機需要補哪些“課”,也是浙江省決策層高度關心的話題。今年初,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專程赴臺州調研并總結提出,當前民營企業亟須發揚“新四千精神”:千方百計提升品牌,千方百計保持市場,千方百計自主創新,千方百計改善管理。這既是對逆勢發展的先行者的總結和肯定,也是給更多正在危機中艱難爬坡的浙江企業提供的啟示。 
    從“草根”走向國際,從創業走向創新 
    “四千精神”是浙江企業在創業階段吃苦、拼搏的精神寫照。隨著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當科學發展觀成為社會的主流,對于浙江經濟來說,轉變發展模式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浙江省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蘭建平說,新的階段需要創新、升級,“新四千精神”豐富了浙江精神的內涵。 
    “‘新四千精神’的提出非常及時,要應對危機,實現升級,必須理念先行。”祐康食品集團董事長戴天榮說,浙江的“草根經濟”有活力,但隨著競爭的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草根”也要學會走向國際。因此,企業要有新的努力方向,政府也要為企業的努力營造政策環境。 
    20多年前祐康食品集團只是杭州市北郊的一家鎮辦企業,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資本運作和品牌提升,如今已成為全國冷凍食品行業的龍頭企業。前不久,這家企業在車間里安裝了300個攝像頭,面向全社會開通即時網絡監控系統,使自己成為國內食品行業第一家“透明工廠”。“我們有責任向社會公開承諾,也有能力讓公眾對我們的產品放心。”戴天榮說。 
    今年2月底,貝因美年產6萬噸配方奶粉生產項目在杭州國際嬰童產業園開工投建,意味著國內干法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最先進、最大規模生產線將落戶杭州。貝因美集團董事局主席謝宏說,自己現在“痛苦”的是有訂單生產不了,今年一季度企業訂單滿足率只有50%。 
    貝因美的底氣來自企業持續不斷的創新。“我是自主創新的受益者。”謝宏舉例說,國外品牌的奶粉都將嬰幼兒分成四個年齡階段,貝因美的配方是分六個階段的,這樣更符合嬰幼兒的消化和生理特征。雖然貝因美進入奶粉行業只有10多年,但其市場認可度已越過許多國際知名品牌。在食品企業普遍遇到困難的今年,貝因美卻氣勢如虹,已到手的訂單額就超過了100億元。 
    在轉型升級中續寫浙江精神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仍未見底。今年1至3月浙江非國有投資僅增長2.6%,比國有投資增幅低29.7個百分點,1至4月出口同比下降17.9%。浙江省委、省政府對經濟運行的最新判斷是,“下行趨緩、運行趨穩,形勢嚴峻、不容樂觀。” 
    在5月初召開的全省經濟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省長呂祖善指出,浙江經濟發展已經到了推進轉型升級“背水一戰”的關鍵時刻。呂祖善說,這次金融危機充分暴露了浙江過度依賴國際市場、過度依賴工業、過度依賴低成本低價格競爭的結構性弊端,必須處理好保增長與調結構、促轉型的關系,必須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 
    精明務實的浙江民營企業家也在緊盯市場變化做出決策。當前信貸利率下調,原材料價格下降,增值稅轉型全面展開,很多企業發現,技術創新和設備改造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良機。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說,5月底,正泰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的20兆瓦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將投產,今年內還將投資新上一條90兆瓦的生產線。 
    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已著手推出一系列幫助中小企業生存、“過冬”的產品和服務,并宣布投資3000萬美元幫中小企業在美國和歐洲做營銷推廣、尋找訂單。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相信,幫助中小企業就是幫自己,推進互聯網和中小企業的結合,將引領中小企業發展全新的經營和贏利模式。 
    轉型升級不可能一蹴而就,浙江保增長之路任重道遠。但是人們相信,“一遇雨露就發芽,一有陽光就燦爛”的文化基因和以創業創新為核心的浙江精神,將為浙江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可持續的推動力。而從老“四千精神”到“新四千精神”的升華,也正表明浙江精神在國際金融危機的磨練中越加成熟,浙江經濟也必定能跨過國際金融危機這道“坎”,沖過轉型升級這道“關”。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