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擊物流大潮的外企女老總
2009-5-23 11:2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劉澤強
一直以來,在人們的印象中,物流都是與男人相關的行業,女人似乎離得很遠。但經過這次對法布勞格物流咨詢 (北京)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法布勞格)董事總經理張蕓的采訪,記者心中的這個想法被徹底顛覆了。
一身黑色職業套裝,讓張蕓顯得端莊優雅,這讓記者一時難以相信,這是一位在中國物流業界具有重要影響的外企女老總。當張蕓將法布勞格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娓娓道來時,記者深深體會到了這位女老總對事業的執著與努力,這也是她和法布勞格之所以能站在中國物流市場最前端的原因所在。
半路出家走上物流路
“其實,我在學校學的專業和物流沒有任何關系,我是半路轉行的。”張蕓說道。
1992年,張蕓在南京大學德語專業畢業后,在中國國家外文局任翻譯,1999作為國家留學基金委第二批35名訪問學者之一,到德國美因茨大學做學術研究。2000年年底回到祖國,就職于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2004年年初,德國法布勞格有限公司正式進軍中國市場,張蕓憑借其語言優勢成為法布勞格的市場銷售經理。
“可以說,我和法布勞格是伴隨著中國物流業大發展的進程同步發展的。”張蕓告訴記者。
剛開始工作,張蕓對物流一無所知,德國總部對她進行了全面的培訓。張蕓回憶說: “德國總部派專業人員對我進行物流方面的培訓,讓我到德國參觀學習不同的工廠、物流園區、庫房、配送中心,并參與一些具體項目的運作,介入一些專題性的研究工作。”最終,她憑借超常的領悟能力很快進入角色,法布勞格在中國的業務也隨之慢慢展開。但剛剛起步的中國物流市場,還是讓張蕓和她的團隊遇到了很大困難。
“當時,有的客戶連托盤是什么都不清楚,更不用說自動化立體倉庫了。為了向客戶說明,我們還專門去德國拍了介紹自動化立體倉庫的兩個短片。”回憶起當初的工作,張蕓笑著說。
最初,法布勞格只把業務的重點放在制造業,與一汽大眾和濰柴動力等企業進行合作。但隨著業務的開展,2007年,法布勞格開始將目光投向流通領域。從2008年開始,法布勞格的業務全面開花,在消費品、醫藥化工、電子電器、服裝紡織、航空航天等行業與很多企業進行了合作。
專業優勢成就高品質
“中國的物流業這幾年簡直就是一種爆發式的發展,國外用了十幾年的發展時間,中國只用了4~5年。”張蕓說, “法布勞格始終定位在高端市場,要走在中國物流業發展的最前沿。”
“專業是法布勞格的核心優勢,我們的目標是為客戶達成完整的物流解決方案。不但能夠設計出方案,而且能夠為客戶進行實施,包括項目綜合管理及物流信息系統方案。”張蕓介紹說。
張蕓說這話的時候底氣十足。德國法布勞格擁有超過27年的行業經驗,已成功為世界500強企業在內的客戶完成了800多個物流規劃與設計。多元化的國際項目團隊能夠為客戶提供從工廠設計、物流規劃設計、戰略咨詢、物流園區規劃設計、物流信息系統解決方案、項目管理、庫房/配送中心設計到供應商管理的一整套服務。
雖然法布勞格是德國全資子公司,但經過這幾年的快速發展,已經實現了本土化。張蕓說: “目前,在國內市場,法布勞格已具備了同行業所無法具備的四點競爭優勢,保證我們的解決方案能夠給客戶帶來最大效益。”
一是法布勞格自始至終都保持做中立的物流設計。法布勞格為保證客戶的最大利益,為使解決方案最優,從不與任何一家設備提供商保持 “曖昧”關系,始終堅持采購市場上最優的物流設備。
二是國際化的專業團隊。法布勞格不僅引進了來自德國總部具有多年物流設計經驗的專業人才,而且為了更好的適應中國市場,他們還吸收了本土優秀的物流管理人才以及項目開發人員,從而保證了法布勞格的解決方案既具備國際先進水平,同時又能很好的適應國內企業的實際。
三是強大而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統。法布勞格能夠根據客戶的各種需求定制個性化的物流軟件,為客戶做技術指導,對客戶的員工進行技術培訓,使客戶很快就能適應新的工作模式,同時還提供項目實施后的技術支持。
四是標準化的產品包裝工具設計。張蕓舉了一個例子:隨著汽車配件國際化采購率的提高,不合理、不統一的產品包裝大大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和運輸效率。法布勞格創造性的設計了一種包裝工具 “周轉籠”,從產品出廠到港口,直至企業生產線,各運輸環節都使用同一個 “周轉籠”,配合條碼的使用,大大節省了成本,縮短了運輸時間,為企業帶來了切實的好處。
抓住機遇謀求新發展
席卷全球的國際金融危機使中國的物流業深受其害,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我們的業務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同時,我們也看到了金融危機給中國物流業帶來的機遇。”張蕓說。
“企業為了增強競爭力,降低成本,紛紛將目光投向了物流信息化建設。原來猶豫的企業現在下決心要上,而不想上的企業開始考慮上了。”張蕓說, “現在市場不是小了,而是大了。”
因此,法布勞格也調整了自己的發展戰略,意圖很明顯,就是要抓住當前的 “機遇”,加快發展。
重點發展物流園區規劃設計業務。經過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張蕓和她的項目團隊發現中國的物流園區規劃建設非常不規范,同質化的惡性競爭阻礙了物流園區的發展。張蕓說: “我們將會利用自身的專業優勢,為客戶提供完善的物流園區整體解決方案,并根據不同的市場需求,倡導各物流園區之間的戰略合作,以實現地域互補。”
開拓中西部市場。隨著東部市場的逐漸發展,企業運營成本的增加,很多生產型企業紛紛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同時,中西部地區的快速發展也催生了新的市場需求。張蕓 “嗅”到了這一市場動向,看到了這將是一次發展的大好機遇,法布勞格2009年將在中西部建立分公司,開拓中西部市場。
進軍德國, “打回老家”。國內一家知名工程機械制造企業將在德國建廠,而工廠的物流設計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很自然,這家企業就找到了具有德國血統的法布勞格。 “這等于我們又打回老家了,我想以后我們會繼續這方面的業務開發。”張蕓笑著說。
從德國來又走回去,張蕓和法布勞格實現了一次完美的循環。但這也正如張蕓所說,這僅僅是下一次完美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