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信息化資訊

插翅信息化——關于發展多式聯運的系列報道之二

2009-5-23 11:0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記者林振強
    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投入200億元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多項產業發展,其中包括 “支持物流業發展多式聯運、轉運設施和城鄉物流配送等工程”。國家對多式聯運的重視可見一斑。但正如北部灣經濟區規劃建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王乃學所言:物流的效率在于信息技術的應用,物流的競爭力在于多式聯運的組合。發展物流尤其離不開信息技術,過程更為復雜的多式聯運尤其如此。
借信息化加速
    “我還在去大連港的路上。怎么?貨船就要進港了,我們5點鐘必須趕到?好的,沒問題。”貨運司機馬如新掛上電話,順便看了看時間,現在已近4點半,距離公司調度規定的時間十分緊迫。
    馬如新對身邊的同伴說: “快用手機查下到大連港近點兒的路線,我們必須在半小時內趕到。”同伴拿出公司專門為貨運司機們配備的裝有GPS導航系統的手機,進行查詢后,確定了下一步的路線。
    車輪在公路上飛馳,當遠處的天邊已微微發亮的時候,他們終于來到了大連港。與此同時,一艘來自澳大利亞的貨船也剛剛停靠進海港,馬如新所需要裝運的貨物就在這艘船上,時間剛剛好。經過一番接洽,貨物從船上被搬運到貨車上。這時,馬如新再次接到公司調度的電話,說是方案有變,這批貨物要被立即送到另一座城市,而不是既定的錦州。當火紅的太陽從東方升起來的時候,他們已經駛向了下一個目的地。
    馬如新是遼寧一家物流公司的貨運司機,半年前公司了引入了信息化管理,他和同伴都得到了公司配發的一個手機。通過這個手機,公司可以準確的掌握員工、車輛的具體位置,并能對車輛進行即時調度。這可以看成,信息技術在現代物流中發揮作用的一點體現。
    各方已經認識到信息技術在多式聯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就像上海西北綜合物流園區推進辦主任王大明所形容的那樣: “現代物流信息技術是現代物流產業的核心和靈魂。”在流程更加復雜的多式聯運中,信息技術發揮的作用要更大。因為多式聯運強調的是多種運輸方式組合,實現無縫銜接。如果要在港口、機場、物流園區等普遍建設兩種以上運輸方式連接和轉運設施,并將傳統的分散、獨立的公、鐵、水等運輸資源進行快速而有效地協調、整合,信息化管理是必然選擇。
    再說到上面提到的大連港,其多式聯運協同系統早在2006年下半年就已開通運行。據大連港的一位負責人介紹,大連港的多式聯運協同系統,主要為集團決策管理者、班列運營商、各專業碼頭、口岸物流、內陸場站等提供業務服務,使用戶能夠實時跟蹤查詢到港所有車、貨、箱鐵路在途信息,實現專屬車輛跟蹤管理以及大連港口預到港車輛預報,同時通過多種檢索條件的組合及分類查詢實現所有車輛的綜合信息查詢統計,使相關物流節點間的信息傳輸效率得到提升,從而也帶動了集裝箱、散雜貨等聯運及中轉產業的發展。
讓短板變長
    日前,在如何提升湖南省 “長株潭地區”物流發展的討論會上,有關專家也明確建議: “綜合運用信息系統、電子數據交換系統EDI、衛星導航與定位GPS等,盡快制定基于區域發展水平的物流技術政策,從而使各地獨立的物流信息系統建設協調起來。作為發展現代物流的主體,鼓勵物流企業利用標準化的網絡技術將物資企業散布在不同地區的服務網點連接起來,改變過去有點無網、有網無流的狀況,構筑一體化的物流網絡服務平臺。”
    “我們投巨資進行了公共信息平臺的研發建設,為公、鐵、水、航 (空)多式聯運提供服務將是其中重要的一項功能。”河南省洛陽大一物流園經理潘平向記者介紹了自己的想法。 “如果把物流園只做成一個停車場或是普通的公路運輸公司,那就不是現代物流了。”潘平說,洛陽作為中部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承擔著連接東西部運輸的重要功能,發展多式聯運是必然選擇,這其中離不開信息技術的幫助。
    發展信息化,對于開展多式聯運的幫助顯而易見,但要真正做到位也需要企業具有一定的實力,尤其是強大的研發能力。例如,中遠集團的信息系統是國內非常優秀的信息系統,不光是自己所有的系統都進行統一,對所有物流活動進行全程跟蹤,并且自己專門成立了中遠信息化公司,同時承接外部的物流企業信息系統的設計和安裝。
    然而,雖然國內企業和相關部門對信息技術在多式聯運中的作用十分重視。但總體來看,仍存在著諸多問題,其中集裝箱運輸信息系統的不完善就讓多式聯運發展遇到了極大瓶頸。據有關專家介紹,目前集裝箱運輸管理信息系統和電子數據交換系統尚未完全開發,許多業務信息交流無法正常進行,集裝箱運輸全程跟蹤服務難落實處,這種狀況難以順應集裝箱發展的國內外潮流,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集裝箱運輸的競爭優勢。
    此外,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也有待加強。事實上,多式聯運信息平臺的用戶十分廣泛,既包括運輸企業,貿易、生產等貨主企業,電子口岸系統,國檢系統等,還包括政府監管部門,銀行、保險等服務機構。各部門對各自領域的信息化建設都給予高度重視,信息化程度較高。
    不過,記者了解的情況卻是,各部門的各系統之間并沒有統一的信息協調平臺,各部門的系統各自獨立運行。比如許多地方推出了當地的 “網上物流園”,用以展現物流資訊、車源信息、貨源信息、倉儲信息等內容。但在推動區域物流信息平臺建設的同時,完成城市間物流平臺的信息共享;如何加快構建商務、金融、稅務、海關、郵政、檢驗檢疫、公路、水運、民航、鐵路和工商等政府部門的統籌管理,協調建設公共信息平臺;如何完善并推廣物品編碼體系、盡快制定物流信息技術標準和信息資源標準等等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當然,針對多式聯運信息化存在的這些短板,各地也在積極探索解決路徑。洛陽大一物流的潘平經理就向記者透露說: “我們準備把交通運政管理部門、交通路政管理部門、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工商管理部門、銀行、保險公司及大型生產制造業、商貿營銷業等,都請進我們物流園的交易大廳,使將來的服務都能在通過公共信息平臺完成,這樣將會為各方提供更多的便利。”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