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推進內河船舶工業集聚發展
2009-5-18 14:2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泰州海陵區將加大扶持力度,全面提升造船產業層次。具體目標是實施“133”計劃:即到2011年底,培育形成年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1家以上、規模企業30家、入庫稅收3000萬元以上。
5月14日,海陵區正式啟動造船行業規范管理工作。該區決心用兩個半月時間,集中補繳境內所有造船企業和配套企業去年以來應納稅款。同時,規范企業統計上報行為、納稅行為、用工行為、安全管理及財務賬冊管理,建立健全規范化長效機制。今年起,確保造船行業稅收收入穩定增長。
近年來,海陵發揮資源優勢,推進內河船舶工業集聚發展,在水網密集的泰東河、鹽河、鹵汀河兩岸,集中了大批以內河船舶制造為主的造船企業。該區現有大小造船企業52家、船舶配套企業70多家,從業人員近萬名,主要生產萬噸以下各類鋼質散裝船、集裝箱船、拖船、散化船、油船等,年產600至800艘船,年產量100多萬載重噸,年產值20億元左右。
目前,海陵造船產業已經成為我市重點發展的10大產業集群之一,去年8月被列為江蘇省100家重點產業集群。
海陵區副區長丁和扣說,海陵造船產業從少到多、由弱漸強的歷程,凝聚了幾代造船人的心血和汗水。但時至今日,產業層次偏低,經營秩序不夠規范,企業統計上報不規范。從生產產品看,多以加工配套為主,還沒有形成知名的造船品牌和配套產品。“海陵內河船舶工業已經到了提升層次、產業升級、更新換代的關鍵時期。”
丁和扣認為,海陵造船企業雖然數量多,但總體處于起步發展階段。無序競爭、不正當競爭是制約海陵造船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開展規范管理工作,能夠更好地解決造船行業組織水平較低、生產較為粗放、低水平重復等問題,促進造船產業集群發展。”
海陵區將由城東街道牽頭研究制定扶持造船行業加快發展的政策意見,對符合扶持門檻的規模以上列統企業,在技改貼息、科技創新獎勵、項目審批、融資擔保、名牌申報等方面予以傾斜和扶持。尤其是對在這次規范管理行動中,納稅表現較好的企業,予以適當獎勵,鼓勵企業規范經營。
該區根據船舶產業的發展定位,結合低質量船舶專項治理工作,鼓勵企業實施兼并、重組、聯合,優化船舶工業組織結構,提升協作水平,提高運營效益。該區將劃撥專項資金,支持造船企業進行技術改造、管理升級,加快培育名牌產品和知名企業,激勵船舶制造企業有序發展、做大做強。
同時,發揮造船行業協會作用,加強企業家素質教育,引導企業在更廣泛的參照系中確定發展目標,加大技改投入,提升企業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