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如何引領農村信息化發展分析
2009-5-18 0:4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年已是黨中央強調農村信息化建設的第5個年頭,在中央一號文件關于農村信息化的具體表述中,要求今年著力健全農村信息服務體系,采用多種模式探索信息服務進村入戶的途徑辦法,整合資源共建平臺,這些信息都說明了今年農村信息化建設和應用的重要方向。
筆者也曾經提到過,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電子商務也越來越受重視,特別是在這個受經濟危機影響的時代,電子商務顯得尤為重要,成了多數企業網上賺錢的新形式,而農村這個大市場,是否會成為電子商務的又一個潛力市場了,農村、城市,到底誰更需要電子商務?
目前,受觀念和財力等因素限制,農業電子商務與其它行業電子商務相比,網站數量少,起步較晚,并且許多只處于產品信息網上發布階段,成交額低。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緩慢,導致目前這種情況主要有以下一些制約因素:
首先,農村硬件設施及農民文化水平。我國農村的網絡普及率較低,硬件設施較差,加上思想保守,文化教育水平不高,對新鮮實物接受度偏低。
其次,農村企業信息化程度不夠。據有關數據顯示,70%左右的企業擁有一定的信息手段或著手向實現企業信息化的方向努力,20%的企業只有少量的計算機,但除了用作財務、打字機外很少有其它應用。
第三,支付信用。支付是發展電子商務的一個基礎條件,由于我國信用制度不健全,農民也習慣于用現金交易,也成為影響我國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四,農產品物流配送。在農村,農產品存在運輸難的問題,比如種子怕擠壓、農藥類產品有毒、新鮮農產品易變質等,而且農村的配送點相對來說較分散,不象城市集中。
面對如此多的制約因素,我們應如何發展農村電子商務?
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電子商務屬于網絡活動,農村需要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用戶的網絡環境,為農業電子商務奠定良好的基礎。
2.加強文化教育及引導。在農村開展電子商務的相關講座,將農產品與電子商務有機結合,同時多引進農村電子商務成功案例,讓農民感受到效果,了解未來農村的發展趨勢。
3.優化物流配送。一方面初期的時候應盡量避開不宜運輸的農產品,另一方面與農村的相關部門共同探討,規劃運輸路線,縮短配送距離,同時向發展農業電子商務較早的沿海發達地區取經,結合自身情況,找到一條適合本地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