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搭建公路物流配貨平臺 助推災后重建

2009-5-14 15:2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汶川大地震一周年過去,廢墟上的重建正在火熱進行。“災后重建將產生更多物流需求。”西南交大物流學院院長張錦認為,在災后重建中,物流是極為重要的一環,特別是以公路為重點的物流,以及成都打造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的系列動作,必將為災后重建和加快經濟社會發展起到助推作用。
但同時,災后重建公路物流卻面臨難題:進川車輛運來源源不斷的物資,出川車輛返程配貨卻有一定難度。這對車輛運載的效率提出了考驗。
進川車輛滿載物資出川車輛配貨較難
統計數據顯示,唐山大地震的災后重建歷經10年,恢復建設共花費資金43億多元,用去鋼材56.9萬噸,木材46.6萬立方米,水泥254.8萬噸。而這次汶川地震受災范圍空前廣泛,受災人數達千萬之多,物流的壓力將更大。
汶川大地震發生之后,全國各地的物資都往地震災區運送,成都成為了重建物資的重要中轉站。到底有多少物資通過公路物流進入地震災區,目前并沒有確切數據,但從媒體報道中可以得知,地震發生后從成都到都江堰、北川、青川的道路全線擁堵,成都數以千計的出租車、私家車變成了“貨車”,義務向災區運送物資。
災后重建一年時間,地震災區的各條道路依然忙碌,從省外進川的重建物資源源不斷運來,一輛輛滿載物資的大貨車給重建打下最堅實的基礎。
但與此同時,外地大貨車在返程卻遭遇到配貨難的問題。“到四川來的貨非常好拉,我們回去就難找到貨了,有時候在成都等四五天都配不到貨。”一位陜西籍的貨車司機說。
難題如何解決?搭建及時配貨平臺
一邊是源源不斷的進川車輛,一邊是排隊等候配貨的出川貨車,矛盾如何解決呢?物流專家認為,應該搭建及時配貨的平臺,解決出川車輛配貨難的問題。
城北作為災后重建物資進出城的重要關口,新都作為災后重建物資的重要中轉站,城北與新都的物流情況牽動著災區災后重建物資供應的經脈。按照成都市物流產業發展規劃大綱和新都區經濟發展戰略與城市總體規劃要求,新都物流中心將建設成集信息網絡、商業配送、展示交易、貨物倉儲、貨物集散、貨運站場于一體的成都北部現代物流中心。以落戶其中的傳化物流基地為例,正式運營后就可以容納5000多輛貨運車輛停放,每天承載10萬噸左右的貨物運轉。屆時,來自全國各地運往災區的貨運信息都將在中心匯集,貨運車主可以第一時間通過網絡了解到信息,與貨主進行對接,并通過整合車輛資源將貨物運往災區。
“要在物流的各個環節實行無縫操作,以最短的時間實現互相銜接,這已經是傳統物流無法滿足,需要現代物流的信息化、集約化來實現。”業內人士表示,本地物流的信息化發展,使需求方與服務方有效地對接,減少物流環節,簡化物流過程,提高災后重建物流配送的快速反應能力。同時,良好的物流平臺將為災后重建的工業與商業提供更好的服務,直接或間接地推動、加速災后重建工作。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