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運輸“一觸即發”
2009-5-14 14:5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8年5月21日晚8時10分,交通運輸部的一通電話打到陜西省交通運輸廳運管局,要求急調100輛貨車盡快入川搶運救災物資。
此刻,震魔肆虐過后,四川災區瓦礫叢生,帳篷、醫藥、食品等物資,成為把更多災民從死亡線拉回的關鍵。
陜西沒有讓四川兄弟久等。一輪密集的電話首先從廳運管局打向西安、延安、咸陽、渭南、銅川五市運管處,再由五市打向分管企業或個人,幾乎是這個電話剛掛掉,下一個電話即已接通,用最快的速度連通了所有車隊長和司機。
22日上午10點,100輛貨車已在西安集結完畢。當日晚間,車輛抵達四川成都。
如此之高的調度效率,不但獲得災區相關部門的首肯,也深受業內人士好評,以“亂、散、弱”著稱的貨運車輛,開始讓人刮目相看。
2004年,陜西省制定了應急運輸預案,專門成立運輸保障組,由廳運管局局長呂東昌擔任組長。
保障組遵循“統一領導、分級負責、迅速反應、保障有力”的原則,具體負責全省道路運輸市場動態監測,對市場異常波動情況進行預警報告和應急處置。這些原則在應急預案為數不多的幾次“硬仗”中,都體現得淋漓盡致,讓應急保障切實有力。
如果監測到異常波動情況出現,2個小時以內,運輸保障組將把情況報告給上級領導,應急預案即刻啟動。2000輛應急車輛足可保證運力的應急使用,平時,這些車輛照常跑自己的業務,只是不能跑出市外,而且要一直保持車輛性能優良,要隨時等待運輸保障組的召喚,以便以最快的速度趕往指定地點。
預案對車況也有硬性要求,車輛技術等級要達到二級以上,車輛使用年限不超過5年,嚴禁車輛和設備帶病操作。駕駛員要求政治合格、身體健康、駕駛技術過硬、證件齊全、熟悉有關政策法規。
執行應急任務所產生的運費由托運人承擔,執行基本運價,不足部分由各級財政給予補貼,免交車輛通行費,在車前明顯位置懸掛《道路運輸特別通行證》,可在軍車通道行駛。
根據市場出現的異常波動和運力緊張情況,廳運管局按照影響范圍、強度和發展趨勢,將運輸保障應急預案分成相應等級。
一級應急預案是在人民生活必需品由于運力不足,出現脫銷或工業生產原材料、產成品由于運力不足出現供應緊張,導致生產企業面臨停產的情況下,緊急啟動。二級應急預案又稱黃色運輸保障應急預案,是在全省大部分設區市或省會城市出現市場波動和運力緊張情況,省級交通運輸部門應立即向省級人民政府和交通運輸部報告,黃色應急預案即刻啟動。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應急預案不斷完善,應急車輛時刻保證性能良好,應急人員通訊24小時保持暢通。只待一聲令下,所需車輛就可“萬箭齊發”。
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廳運管局及時啟動應急預案,迅速制定了《陜西省抗震救災保暢客運應急運力組織實施方案》、《陜西省抗震救災保暢貨物運輸應急運力組織實施方案》、《陜西省抗震救災保暢車輛維修應急救援組織實施方案》,這些方案的制定確保了這次抗震救災工作的有序開展。
5月13日、14日、15日、16日四天,廳運管局每天緊急從全省各市調集100輛大型客車,確保滯留西安的川籍旅客及時返鄉。
截至6月20日上午10時,全省共投放入川客運運力3551輛,運送入川旅客113304人次;投放入川貨車1743輛,運送救災物資11032噸;搶運救災人員9111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