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物流師考試沖刺重點第二章
2009-5-12 22:3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掌握內容:
1、倉儲作業流程規劃;2、倉庫設備決策;3、倉儲合同管理;4、定購點、定購量的確定;5、庫存重點管理;6、倉庫成本的計算方法;7、倉庫費報價策略。
理解內容:
1、倉庫服務決策;2、倉庫增值服務決策;3、庫存計劃;4、倉庫成本合理化;5、倉庫成本構成;6、倉庫管理指標分析;7、提高倉庫效率和效益的途徑。
一般了解內容:
1、倉儲內部空間決策;2、建立自動補貨系統;3、影響倉庫成本的因素;4、倉儲管理考核指標體系。
一、倉儲作業流程規劃(掌握)
1、確定倉庫用地面積;
2、動線流程及大區域規劃
動線流程依據其用地面積及物流種類的不同,可分為“I”形(直線型)動線流程、“L”形動線流程(側邊形)和“U”形(單面型)動線流程三種。其中,“I”形(直線型)動線流程常運用于貨運站(轉運中心)及通過型的倉庫。
3、商品種類數量分析及商品種類庫存數量
一般把A類商品盡量靠近走道或門口的地方,而C類品盡量置于倉庫的角落或較偏遠的地方,B類品則置于A類與C類之間。
4、確定托盤形式和尺寸
5、確定貨架種類和尺寸
當托盤的形狀和尺寸確定后,可以考慮同時使用1100mm×1100mm及1000mm×1200mm兩種托盤的貨架。
6、確定搬運方式和設備
7、確定庫房形式、高度和跨度
庫房高度的計算公式:庫房高度=(托盤上貨物的高度+叉舉高度+梁高)×N層
例題:
某倉庫進8000箱力波啤酒,包裝體積長0.3m,寬0.3m,高0.4m,毛重12kg,凈重10kg,用托盤堆碼,托盤規格為1.04m×1.04m(托盤重量不計),庫房地坪單位面積載荷為1t,包裝的承壓能力為50kg,可用高度為3m。問:該批貨物的儲存至少需要多少面積?
解:按可用高度計算可堆碼;3÷0.4=7.5箱。
按包裝承受壓力計算可堆碼5箱,因此以5箱計算。
按寬計算每個托盤每層可放:(1.04÷0.3)×(1.04÷0.3)≈3.5×3.5≈3×3=9箱。
每個托盤可放箱:5×9=45箱。
每個托盤總重量=45×12=540kg,小于庫房地坪單位面積載荷1t,因此本方案可行。
需要的托盤數量:8000÷45:178個
存放面積=1.04×1.04×178=192.52m2
答:該批貨物的儲存至少需要192.52m2。
8、庫房細節規劃
9、確定設備規格和詢價
二、倉儲內部空間決策(一般了解)
1、倉庫內部空間的大小是根據每年儲存的數量和存儲貨物的特點而確定。倉庫所需空間一般是由貨物存儲所需空間、倉庫過道和通道空間、倉庫設備存放空間和倉庫管理人員辦公所需空間等組成。
2、確定倉庫內部各個空間的大。夯敬鎯臻g;彈性發展空間;硬性使用空間。
三、倉儲服務決策(理解)
1、存貨可得性
可得性是指當客戶需要存貨時所擁有的庫存能力。
可得性方案應以以下三個物流績效指標進行衡量:缺貨頻率、供應比率、訂貨完成率。
2、作業完成
作業完成涉及到物流活動對所期望的完成時間和可接受的變化所承擔的義務。
物流績效指標有:完成速度、一致性、靈活性、故障與恢復。
3、可靠性
物流質量與物流服務的可靠性密切相關。物流活動中最基本的質量問題就是如何實現已計劃的存貨可得性及作業完成能力。
四、增值服務決策(理解)
1、托盤化
2、包裝
3、貼標簽
4、產品配套、組裝
5、上油漆
6、簡單的加工生產
7、退貨和調換服務
8、庫存控制和訂貨決策支持
五、倉庫設備決策(掌握)
1、設備購置決策
優質的倉庫處理設備必須滿足“移動路程最短、存儲空間占用最少,人工控制程度最低”的要求,而且在成本花費方面,必須能夠做到最低的成本開支。
2、設備更新改造決策
設備更新可以分為設備原型更新和設備技術更新兩種。
(1)設備更新的內容:設備更新包括設備的現代化和設備的更換兩方面。
(2)設備磨損經濟分析:有形的磨損和無形的磨損。
(3)設備壽命分析:設備壽命分為使用壽命、經濟壽命和技術壽命。
(4)設備更新方案評價與選擇:A、根據更新原因,確定更新方式,提出可能的更新方案;B、明確更新設備的使用時間,確定壽命不等更新方案的處理方式;C、計算可行更新方案的使用費用,進行更新決策。
六、倉庫合同管理(掌握)
1、合同倉儲與自營倉儲的比較:公司采用合同倉儲的費用比采用自營倉儲的費用要低;自營倉儲的運營以成本為中心,而合同倉儲的運營則以營利為中心。
2、倉儲合同的內容
倉儲合同是指當事人雙方約定由倉庫經營者(簡稱保管人)為存貨人(簡稱貨主)保管儲存的貨物,存貨人為此支付報酬的合同。
(1)特殊貨的告知與處理
(2)貨物的入庫驗收
(3)倉單的使用
倉單是保管人接受貨主交付的貨物后依法簽發給貨主的單證。
(4)貨物的檢查和取樣
保管人根據貨主或倉單持有人的要求,應當同意其檢查貨物或取樣。
(5)通知和催告
保管人對入庫貨物發現有變質或其他損壞的,應及時通知貨主。
(6)貨物的提取
貨物的提取,有可能發生在存儲期間,有的可能發生在存儲期間屆滿后。
合同可以不約定存儲期間,如果合同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那么,根據需要貨主則可以隨時提取貨物。
3、我國合同法對倉儲合同的規定
(1)特征:倉庫營業人員必須是有倉儲設備并從事倉儲保管業務的人;倉儲保管合同的對象必須為動產;倉儲合同為諾成合同;倉儲合同為雙方有償合同、不要式合同;貨主主張貨物已交付或行使返還要求權時以倉單為憑證。
(2)倉儲合同的效力:倉庫營業人的義務;貨主的義務。
七、庫存計劃(理解)
庫存計劃方法是利用共同的信息基礎,在多個地點或在增值鏈的各階段中協調庫存需求。主要有兩種:公平份額分配和配送需求計劃。
(1)公平份額分配
其中: ——配送中心庫存的共同供給天數;
——從工廠倉庫分配的庫存單位數;
——用單位數表示的配送中心j的庫存;
——配送中心j的日需求量。
例題:(見教材P36-37)
(2)配送需求計劃DRP
它主要是解決分銷物資的供應計劃和高度問題,達到保證有效地滿足市場需要又使得配置費用最省的目的。
在邏輯上DRP是物料需求計劃MRP的擴展,但也存在根本差異。
A、 企業可以運用DRP系統所產生的信息來計劃未來的物料(尤其市存貨)的需求。
B、 DRP的優點。
C、 DRP的不足。
八、庫存控制(掌握)
1、作用:
2、庫存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客戶方面、供應商方面
3、庫存控制中的幾個關注點
(1)訂購點:是指庫存量降至某一數量時,應即刻請購補充的點或界限。
(2)訂購量:庫存量達訂購點時,決定訂購補充的數量。
(3)庫存基準:
A、最低庫存量和最高庫存量,最低庫存量又分為理想最低庫存量和實際最低庫存量;
B、訂購方式的選擇:
a、定量訂貨方式;
b、定期訂貨方式:訂貨量=最高庫存量-現有庫存量-訂貨未到量+客戶延遲購買量
c、訂貨數量的確定——經濟批量模型(EOQ)
其中: ——每年的需求量;
——每次采購進貨成本;
——年保管儲存成本。
例題:
某公司某種物品庫存有關信息如下:
(1)年需求數量3600t;
(2) 購買價格每噸25元;
(3) 年儲存費率為16%;
(4) 每次訂購費用50元。
試求:該種物品的經濟訂貨批量。
解答:
經濟訂貨批量: 已知:A=3600; =50; =購買價格×年儲存率=25×0.16=4,那么:
Q= =300t
答:該種物品的經濟訂貨批量為300t。
(4)庫存決策考慮要素
A、考慮需求狀況;B、調整需求預測。
九、庫存重點管理(掌握)
1、客戶ABC分析
對客戶重要性的程度,分為A、B、C三類。對A類客戶應重點投入人力、物力以做優先處理,而對C類客戶則可按部就班,但要仔細分辨其能否拉上B類或A類,以避免造成損失。在設置倉庫時,把倉庫設在重用客戶附近,以減少轉運成本及對重要客戶的延遲交貨次數,提高服務水平。
2、商品ABC分析法
庫存管理重點管理可采取“20-80”法則或ABC分析法。
“20-80”法則是指20%的商品占了銷售額的80%,因此只要對此少量而重要的庫存量加以重點管理,便能使存貨管理達到非常完美。
十、建立自動補貨系統(一般了解)
1、自動補貨量的確定條件:日產銷量、日庫存量、要貨量、每批訂單的最少數量
2、自動補貨的實施條件:計算機聯網、接口問題。
十一、影響倉庫成本的因素(一般了解)
影響采購批量的成本因素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 取得成本:采購構成中發生的各種費用總和。
2、 儲存成本:一是與儲備資金多少有關的成本;二是與倉儲物資數量有關的成本。
3、 缺貨成本:由于缺貨原因所造成的生產損失和其他額外支出
4、 運輸時間。
十二、倉庫成本的計算方法(掌握)
1、購進存貨的成本計算
通過貨幣計算方式取得存貨的形式主要有外購和自制兩個途徑。
2、倉儲成本的計算
(1)按支付形態計算倉儲成本:把倉儲成本分別按倉儲搬運費、倉儲保管費、材料消耗費、人工費、倉儲管理費、倉儲占用資金利息等支付形態分類,算出總額。
(2)按倉儲項目計算倉儲成本:按倉儲搬運費、倉儲保管費、倉庫租賃費、材料消耗費、工資津貼費、燃料動力費、保險費、修繕維修分等項目分別計算,掌握倉儲的時間狀態,了解哪些環節消費多,達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3)按使用對象計算倉儲成本:按不同功能的倉儲成本來計算。如按商品計算或按倉庫、營業所計算機成本。
3、銷售存貨的成本計算
(1)確認商品收入的條件;
(2)存貨銷售成本的計算
商品發出的計價方法主要有:
A、 個別認定法:某批材料購入時的實際單位成本作為該批發出時的實際成本。
B、 加權平均法:
加權平均單價=(期初結存金額+本期進貨金額合計)÷(期初結存數量+本期進貨數量合計)
期末存貨成本=加權平均單價×期末結存數量
本期銷貨成本=期初成本+本期進貨成本-期末存貨成本
C、移動加權平均法
移動加權平均單價數量=(新購進金額+原結存金額)÷(期初結存數量+原結存數量)
D、 先進先出法
E、 后進先出法
(3)存貨數量的盤存方法
A、實地盤存制;B、永續盤存制。
4、倉儲成本合理化管理
(1)存貨信息管理;
(2)存貨成本決策;
(3)將存貨管理從靜態變成動態管理和監控
十三、倉庫成本的構成(理解)
1、倉儲持有成本
倉儲持有成本是指為保持適當的庫存而發生的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
2、訂貨或生產準備成本
是指企業向外部的供應商發出采購訂單的成本或指企業內部的生產準備成本。
(1) 訂貨成本;
(2) 生產準備成本;
(3) 缺貨成本;
(4) 在途庫存持有成本。
十四、倉儲費報價策略(掌握)
倉儲費是倉儲企業借以計算和取得倉儲收入的根本依據。
1、倉儲費報價的基本目標:生存目標、利潤目標、保持或擴大市場占有率目標、適應競爭目標。
2、主要的報價方法
主要的報價方法有:成本加成報價法、盈虧臨界點報價法、邊際成本報價法、競爭導向報價法等。
A、成本加成報價法:單位產品報價=單位產品成本×(1+利潤加成率)
B、盈虧臨界點報價法:什么樣的價格水平,不至于導致公司虧本。
C、邊際成本報價法:所定價格奪得收入超過產品的變動成本的定價方法。
D、競爭導向定價法:依據競爭者的價格來定價。
十五、倉儲管理考核指標體系(一般了解)
1、 貨物儲存數量指標:反映倉庫容量、能力以及貨物儲存數量的指標。
2、 貨物儲存質量指標
3、 貨物儲存效率指標
4、 儲存的經濟性指標:綜合反映倉庫經濟效益水平
5、 儲存的安全指標
十六、倉儲管理指標分析(理解)
倉儲管理指標分析方法:
1、價值分析法
(1)基本原則;(2)考察方面。
2、對比分析法
對比分析法是指標分析法中使用最普遍、最簡單和最有效的方法。
(1)對比分析法分類:運用對比分析法時,一般都應首先選定對比標志。
A、計劃完成情況的對比分析;B縱向動態對比分析;C、橫向類比分析;D、結構對比分析。
(2)注意事項
A、指標與現象之間的可比性;B、結合使用各種對比分析方法;C、正確選擇對比基數。
3、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是用來分析影響指標變化的各個因素以及它們對指標各自的影響程度。
做法:在分析某一個因素變得對總指標變動的影響時,假定只有一個因素在變動,而其余因素都同度量因素(固定因素),然后逐個進行替代某一項因素單獨變化,從而得到每項因素對該指標的影響程度。
十七、提高倉儲效率和效益的途徑(理解)
1、 加速庫存周轉,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2、 節約成本開支,降低倉儲費用;
3、 加強基礎工作,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4、 擴大倉儲經營范圍和內容,增加倉儲增值服務項目。
課后習題
單選:
1、通常用于貨運站(轉運中心)及通過型倉庫的動線流程是()
A、直線型 B、側邊型 C、單面型 D、A和B
2、一般說來,把()商品盡量置于倉庫的角落或較偏遠的地方。
A、A類 B、B類 C、C類 D、B類和C類
3、配送需求計劃的簡稱是()
A、MRP B、MRPⅡ C、DRP D、BOM
4、()指庫存量降至某一數量時,應即刻請購補充的點或界限
A、定購量 B、定購點 C、安全庫存 D、最高庫存
5、移動加權平均單價數量=[()+原結存金額]÷(期初結存數量+原結存數量)
A、期末結存數量 B、新購進金額
C、期初結存金額 D、期初成本
6、 反映倉庫容量、能力以及貨物儲存數量的指標是()
A、貨物儲存數量指標 B、貨物儲存質量指標
C、貨物儲存效率指標 D、儲存的經濟性指標
多選
1、動線流程依據其用地面積及物流種類的不同,可分()
A、 “I”形動線流程 B、“L”形動線流程
C、“U”形(單面型)動線流程三種 D、“T”形動線流程
2、可得性方案應常用的物流績效指標有()
A、一致性 B、缺貨頻率
C、訂貨完成率 D、靈活性
3、作業完成涉及到的物流績效指標有()
A、一致性 B、缺貨頻率
C、訂貨完成率 D、靈活性
4、( )是倉儲合同的法律特征。
A、諾成合同 B、要式合同 C、動產合同 D、有償合同
5、關于倉單的說法,正確的是()
A、它保管人接受貨主交付的貨物后依法簽發給貨主的單證
B、它表示貨物的所有權,屬于法定指示證券,但不可以背書轉讓
C、它不具有債券效力
D、它是提取貨物的憑證
6、“20-80”法則是指()
A、20%的商品占了銷售額的80%
B、80%的商品占了銷售額的20%
C、先進的管理觀念
D、就是客戶ABC分析法
7、生產準備成本包括()
A、倉儲持有成本 B、訂貨成本
C、缺貨成本 D、在途庫存持有成本。
計算題:
1、某企業準備建一綜合型倉庫,其中就地堆碼貨物的最高儲存量為600噸,倉容物資儲存定額為3噸/平方米,上架存放的貨物最高儲存量為90噸,貨架長10米、寬2米、高3米,貨架容積充滿系數為0.6,上架存放貨物的單位質量為200公斤/立方米,若面積利用系數為0.4,則該倉庫的設計有效面積應為多少平方米?
2、某企業生產某種產品,全年需要某種原料720000噸,已知該物資的單位價格為10元,每日耗用量為50噸,每日進貨量為100噸,年存儲費率為單價的1%,每次訂購費用為500元,在不允許缺貨的條件下,如果一次訂貨分批進貨,則該企業每次采購的經濟批量為多少?
參考答案:
單選:ACCBBA
多選:ABC BC AD ACD AD AC BCD
計算題:1、695㎡;
2、120000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