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形勢對物流平臺的影響及對策思考:策略篇
2009-5-1 10:3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目前宏觀經濟形勢下,物流業面臨著挑戰和機遇,如何在逆境中保持良好心態,抓住機遇,提升實力,勇敢過冬,做好迎接新一輪經濟發展的準備,將是物流平臺面臨的新課題。傳化物流作為公路港物流模式的首創者,經過幾年的探索實踐,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面對經濟危機與“費改稅”,更應該主動出擊,化風險為機遇,既為事業的長遠發展鋪局謀篇,又為國內現代物流平臺揚帆引航。
“信息化、標準化、品牌化”是現代物流平臺的總體發展趨勢和重要標志,也是提升平臺競爭能力的必由之路。
“信息化”將改變傳統站場的交易與管理特點,廣泛應用電子信息技術,建設信息平臺,提升各功能模塊的運營效率,提高平臺總體管理服務水平,通過信息交易平臺,降低交易成本,加強市場運營監控,強化業務協同,延伸交易與新服務產品開發,推動行業升級轉型。同時,只有信息化才能實現各個平臺的物流信息在全省乃至全國范圍內協同,成功構筑物流平臺的網絡,保障物流運輸高效運作。
“標準化”將改變傳統站場的非標準化運營,采用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從平臺的規劃設計、招商隆市、交易方式、服務功能和物業服務等方面全面實現專業市場標準化管理,使客戶能夠在異地享受同質化的平臺服務。
“品牌化”將改變傳統的臟亂差站場形象,樹立統一化、專業化、高品質的品牌形象,積極與政府職能部門、行業協會、廣告傳媒等組織的集中溝通,運用統一的品牌運作,努力打造國內公路港平臺運營商第一品牌。
加強資源集聚,創造良好環境,與物流企業共同抵御嚴寒。
傳化物流平臺通過資源集聚、規范管理和增值服務,營造了“基礎設施共享效應、知識溢出與學習效應、競爭與標桿效應、專業化和分工效應、產業鏈延伸效應和聯合經營效應”等六大效應,促進物流企業發展,使物流企業節約建設成本,將有限的資源集中投入物流服務的核心業務;借助平臺的產業集群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業務鏈環節學習到不同的知識,提升各企業的服務能力與水平;在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入駐與監管下,在平臺的規范化管理下,物流企業群內部形成“賽馬效應”,構筑良性的競爭環境;借助企業間的協同效應的發揮,使企業間更好分工合作,專注擅長的核心業務;通過平臺的資源整合,逐步衍生出如車輛會員服務、聯合保險服務、融資服務等依托于規模效應的資源經營和價值鏈經營的新服務項目,使得入駐的各類企業獲得共贏、多贏的效果;在物流平臺的統一管理與服務下,方便多個不同規模與專長的物流服務企業聯合形成聯盟對大型工商企業進行聯合服務,極大地提升單個服務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也為物流產業的整合創造良好環境。在危機面前,缺乏規范化管理經營的中小物流企業,普遍尚未具備足夠的抗風險能力,面臨經營的壓力,更需要依靠平臺和群體的力量。傳化將進一步集聚資源,通過信息化手段,加大物流服務資源、物流設施和設備資源、物流客戶資源和管理服務資源四大資源的集聚,加強規劃化管理,運用規模優勢,加大新型應用服務開發,為物流企業提供實實在在的服務,幫助客戶解決經營中的問題,促進和培育專業物流企業。
經濟危機的寒潮襲來,席卷了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如何更好的過冬成為企業共同面臨的課題。現代物流業具備著長足發展的內在驅動力,物流平臺作為現代物流業的重要切入點,其發展前景更是可觀。危機,有危才有機,物流平臺業只要能把握好經濟發展的規律,科學冷靜面對這次經濟危機,大力提升發展短板,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下一個經濟復蘇的周期里,能夠而且必然成為推動整個國民經濟新一輪發展的有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