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的競爭成為全球商業競爭的核心內容
2009-5-1 0:2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全球化的經濟浪潮席卷地球村。作為全球人口最多,經濟增長最快的大國,中國已經成為了全球經濟不可缺少的一環。同時,國家的經濟是建立在企業的基礎上的,而作為迅速崛起的東方巨人,中國的企業在世界經濟市場這個大舞臺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
事實表明,企業全球化的高速發展正在改變傳統的市場競爭法則,企業的成敗不僅取決于它是否能有效地發揮組織機能,更需要在這個全球化的供應鏈條中具有協同工作的能力,供應鏈的競爭已經成為全球商業競爭的核心內容。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范圍的逐步擴展,越來越多的企業投進了國際市場的懷抱,中國已經成為了全球供應鏈中最為重要的一環,而我國企業中數量最多的中小企業,更是成為目前中國經濟發展最具潛力的生力軍。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信息,到2008年底,我國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將超過5000萬戶。這些年銷售額3億元以下或職工人數在2000人以下的中小企業占據了全國企業總數的90%以上。
然而,如何面對全球化的激烈競爭,如何在弱肉強食、劣者出局的環球供應鏈中樹立競爭優勢,進而穩固自身在全球供應鏈體系中的地位并不斷強化,把握主動,成了我國中小企業急需解決的難題。
中小企業需發力供應鏈管理,提升自身競爭地位
現代企業,不管其自身實力與能力如何,在當今的全球體系中,事實上都是某供應鏈上的一環。但供應鏈本身是一個以核心企業為龍頭,雙向選擇、優勝劣汰的動態結構。任何一個企業欲使自己在供應鏈中的地位相對穩固,前提條件是能否為這個供應鏈的整體市場快速響應能力的提高作出貢獻。對于并不占實力優勢的中小企業來說,其關鍵就在于如何通過自身的核心能力與業務更快、更好、更多地響應客戶需求,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從而形成自己在供應鏈動態選擇中的比較優勢。
在供應鏈管理中,供應、需求、客戶都是一個共享的概念。對于每一個節點企業而言,它都是自己上下游企業的一個客戶,既是一個供應者,也是一個需求者。我國中小企業為了力主與供應鏈體系,必須摒棄以往的利潤攫取觀念,不能把渠道伙伴視為產生利潤的來源,以商務伙伴的利益犧牲作為自身利潤目標實現的唯一途徑,而必須樹立雙贏合作思想,把貢獻作為獲取利潤的途徑,通過塑造滿意的客戶,來實現滿意的利潤。進一步說,中小企業必須認真面對供應鏈上下游環節企業的需求,使企業的運營規則從傳統的“推式”轉變為以客戶需求為源動力的“拉式”,集中精力發展自己的關鍵性核心業務,使供應鏈上的其他企業都受益,從而最終讓自身受益。
其實,任何一個企業都必須明確自己的核心業務而且也必須具備核心業務,才能真正地樹立自己的競爭優勢,穩固自己在供應鏈中的成員地位并讓自己成為合作伙伴主動選擇的對象。尤其是中小企業,資源有限,如果不能正確界定自己的核心業務并重點突破而試圖全面開花,一個顯而易見的結局就是在競爭博弈中被剔除出局。而中小企業要想能正確界定并發展核心業務,就要求企業能對自身所處的供應鏈態勢進行全面的分析,有所為而有所不為,分清主次,重點突破,并能動態適應。具體而言,就是要求中小企業切實地以上下游客戶的需求為導向,正確認識形勢,合理估測地位,科學分析能力與限制,以持續發展為目標,放棄小而全,做到專而精,通過有效地資源整合和功能整合來確立自己的相對優勢地位。
信息化管理助中小企業持續改進,謀求未來更好發展
那么,中小企業如何滿足供應鏈上下游環節企業的需求并樹立自身的核心業務呢?這先要從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做起。我國企業相比西方發達國家的最大劣勢也正是在企業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上,而提升管理能力,尤其是提升供應鏈管理能力,信息化大有作為。
自20世紀中旬以來,IT系統應用為企業運營帶來的巨大效益早已受到肯定,為了提升自身供應鏈管理水平,西方發達國家跨國企業早在20世紀末期就開始進行物流供應鏈管理信息化的建設,取得了非常喜人的成績。進入21世紀,我國一些實力比較強的大型企業也開始了供應鏈管理軟件的部署。信息化成了增強企業供應鏈管理的殺手锏,中小企業為了應對全球化競爭,開展供應鏈管理信息化建設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
全國最大的供應鏈管理軟件供應商博科資訊總裁沈國康認為,通過建設供應鏈信息化管理體系,可以幫助我國中小企業在供應鏈中準確地進行定位,確定自身的核心業務及發展方向,有效降低管理成本、降低庫存、加快資金的回收、提升交付能力、加快進行資源整合,進而動態地適應未來市場的各種變化,滿足供應鏈上下游環節企業的需求。
博科資訊供應鏈管理專家也指出,信息化管理,是當今現代企業一個最關鍵的主題。尤其是中小企業,本身力量就比較薄弱,如果不關注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最終結果就是被其合作伙伴所舍棄。換句話說,中小企業只有加快自身的信息化管理建設,才有可能使自己保有持續競爭優勢,穩固自己在供應鏈中的成員地位,并進而取得更好的發展。
實施信息化供應鏈管理只是中小企業持續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開端而不是終點。中小企業為了應對市場競爭、鞏固自身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增強競爭優勢所實施的改進活動必須是持續的,而不是偶然的、間斷的;必須是綜合的、能夠為企業整體競爭實力的增強作出貢獻的,而不是單個的、局部的、僅僅服務于特定業務領域的。中小企業還要在信息化管理的基礎上,加深對競爭對手及合作伙伴的了解,增強從其他企業尋找和獲取技術的能力,從而不斷完善產品投入、產出和業務流程,對市場變化作出快速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