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企對鋼材期貨為何持觀望態度?
2009-4-7 1:2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特約評論員 邱林
市場期待已久的上海鋼材期貨終于在3月27日正式上市,標志著我國鋼鐵業在市場化的進程中邁出了重要一步。業內人士認為,長期以來,我國作為粗鋼進出口大國,對于鋼價卻沒有定價權。隨著鋼材期貨的推出,這一現狀有望得到改變。
不過,鋼材期貨開市后,除了期貨經紀公司忙于開展各種營銷、推介活動外,而真正的交易主體——鋼企和鋼材經銷商,對鋼材期貨并不熱衷。特別是以線材、螺紋鋼為主要生產品種的國內鋼企,大多對鋼材期貨持謹慎態度。
濟南鋼鐵的董秘稱, “我們對鋼材期貨有所關注,但不會現在就參與,期貨市場畢竟風險很大,我們對此有了充分認識后才會行動。”萊鋼董秘局相關人士則表示, “還得看看情況,感覺交易所好多配套設施還沒跟上。”國內主要鋼企的想法多少有些出乎人們的意料。
市場分析師指出,對于鋼鐵企業而言,鋼材期貨的推出意味著他們將逐步失去對鋼材定價權。由于長期以來,國內鋼材產品定價掌握在大、中型鋼企手中,部分鋼企對經銷商甚至采取“追漲”、 “追跌”等價格追溯措施,保持價格與利潤的主動性,希望通過發揮市場價格主導作用,獲取穩定規模與超額利潤。
一向被視為鋼材市場 “風向標”的 “寶鋼價格”,對國內鋼材市場產生著重要影響, “寶鋼價格”每季度或每月公布一次,作為市場交易的價格參考。例如3月3日,寶鋼就將4月份下調價格的下發給經銷商,熱卷、熱軋酸洗、冷軋板卷以及鍍鋅板等產品全線下調200元/噸。此前,寶鋼對3月份的價格政策是全線上調。
然而,隨著國內鋼鐵產能過剩、原材料緊缺、市場需求萎縮等形勢變化,國內鋼企定價權也在不斷受到削弱, “寶鋼價格”也越來越缺乏指導性。究其原因,是銷售總量占國內60%的鋼材流通市場影響力愈加增強,鋼材經銷商更加貼近客戶,依據靈敏的市場供需來判斷確定產品價格與庫存,市場交易價格對鋼企遠期定價產生了重要影響。
確切地說,市場和供求關系正逐步成為鋼材定價的主導力量,鋼材期貨的推出更將對鋼企定價權提出挑戰。但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鋼材期貨亦不例外,仍是一把 “雙刃劍”,期貨商品價格反映基本面的供求關系,但在流動性泛濫的情況下,甚至可能產生泡沫,夸大實際市場供需變化,將會加大鋼材市場價格的整體波動性。
對于許多鋼企或經銷商來說,鋼材期貨還是一個新生事物。鋼企暫時對它持觀望態度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長期游離于它之外,卻是一種不理智的行為。要看到,我國推出鋼材期貨這一重要價格發現工具后,除了能夠爭奪鋼材國際定價的話語權外,鋼企在與國外鐵礦石企業展開價格談判時,還將獲得更加“真實反映市場供求關系”的價格參考,在談判中獲得更多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