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黃三角"開發上升到國家戰略進入關鍵期

2009-4-5 1:0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在有望成為山東新增長極的"黃三角"正邁進國家戰略的門檻。 
上周,國家發改委調研組實地考察了"黃三角",并提出完善提升發展規劃的建議。 
"這意味著近期‘黃三角’進入國家戰略成為可能,在國家發改委編制規劃后,就可報國務院辦公會審議。"山東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山東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貴彬認為,"黃三角"開發上升到國家戰略開始進入關鍵期。 
東營、濱州暗中較勁 
占山東面積1/6的"黃三角"共涉及6市19個縣。這次,國家發改委調研組先后到濱州、東營、濰坊和煙臺4市考察調研。"進入國家戰略的范圍可以更大一些,而不僅僅是目前這些縣市區。"在鄭貴彬看來,"黃三角"的破題和持續發展,不僅需要沿海優勢、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還需要背依廣闊腹地,在分享國家戰略帶來的政策、資金支持的同時,為"黃三角"提供基礎支撐和持續發展空間。 
而"黃三角"的主戰場當屬東營。按照鄭貴彬的分析,"黃三角"的定位不同于長三角和珠三角,是高效生態經濟區。目前,"黃三角"兩個最大的濕地公園都在東營,這與以生態保護和環境改善為主線的"黃三角"開發戰略相吻合。同時,資源型城市轉型的重任,也需要東營重新定位,選擇新的發展方向。 
東營也一直試圖將自己打造成"黃三角"中心城市。該市這兩年的城市布局和產業規劃,都在著力體現這一點。在許多會議和文件中,東營市政府的高層領導不斷提醒當地官員和企業,作為"黃三角"中心城市,要抓住機遇推進黃河三角洲開發。 
在推進"黃三角"進入國家戰略的前期籌備工作中,東營也是該地區6市中最積極的。 
與東營暗中較勁的濱州,也在不斷為自己造勢——認為該市是山東的北大門,毗鄰天津濱海新區,具有獨特的區位和資源優勢。"確定中心城市有利于‘黃三角’的破題和新增長極的培育。"鄭貴彬認為,這并不影響其他非中心城市享受國家戰略的政策優惠。 
不過,東營的困境也顯而易見。鄭貴彬說,基礎設施滯后是制約東營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港口規模小、吞吐量低,配套支撐能力不強,缺少疏港鐵路及與周邊區域連接貫通的干線鐵路,高速公路網尚未形成等等,這些都是該市潛在優勢發揮的掣肘;東營市淡水資源短缺、生態環境相對脆弱、開放型經濟水平不高等狀況,也是不得不面對的瓶頸。 
"面向大海,春暖花開" 
一周的實地考察后,調研組指出,加快"黃三角"開發,當務之急是進一步完善提升發展規劃。 
如何完善提升?山東省省長姜大明強調,抓緊落實國家部委調研組的意見,成立高層次的專家委員會進行咨詢論證。 
曾參與"黃三角"發展規劃論證的鄭貴彬認為,應高標準、高起點地制定和完善發展規劃。除提升原來規劃中既定的內容外,還應在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的框架內,考慮海陸統籌,增強海陸資源的互補性、產業的互動性和經濟的關聯性,實現"黃三角"的全面、協調、配套和可持續發展。 
而過去,臨海的"黃三角"城市在"海"字上的文章做得不足,海洋資源的開發建設遠不及膠東半島城市,沿海優勢沒有充分轉化為經濟優勢。 
鄭貴彬分析,東營擁有土地、石油、鹽鹵和港口等先天條件,因此可以打好"港口經濟"這張王牌。進行港口和臨港經濟開發區建設,港區聯動,發展石化和鹽鹵產業。同時,依托港口和機場等交通樞紐,發展海運和空運,培植物流市場,將東營建設成為"黃三角"的海洋物流中心和環渤海經濟圈重要物流節點,以及山東半島城市群與京津唐物流轉換中心。由此,多方聯動,帶動臨港大工業、大物流和區域經濟共同發展。 
從海陸統籌的視角,"黃三角"還可以打出"現代漁業"王牌。加快淺海、灘涂資源開發,發展高效生態漁業、設施漁業和名優海珍品養殖、遠洋捕撈以及水產品深加工等產業,打造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漁業生產基地。 
"拓展海洋經濟發展的新途徑,努力實現戰略、設施、產業、市場、政策與山東一體兩翼、環渤海經濟圈,與東北亞的發展相對接。"在鄭貴彬的海陸統籌思路中,利用五大對接可以把海洋經濟培育成新一輪生態經濟區建設發展的最大亮點,擴大海洋經濟運作空間,形成沿海經濟大聯動格局。 
這需要"黃三角"城市首先真正把自己當做沿海城市,以海洋定位的戰略思維,樹立海陸統籌、開放開發的指導思想。"以陸促海,以海興陸。統籌海陸兩種資源,加快海陸產業對接,推動陸海產業聯動。"鄭貴彬說,這是之前的"黃三角"規劃中未曾體現,而在今后的完善提升中應予重視的思路。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