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調結構推動產業優化升級
2009-4-29 23:4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加快轉型升級是實現跨越發展的唯一出路,是落實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如皋市搶抓金融危機給產業轉型升級帶來的歷史機遇和形成的倒逼機制,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加快服務業發展步伐,提高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積極推進新一輪農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板塊;著力推進自主創新,增強區域經濟競爭實力,促進如皋科學發展和持續騰飛。
一、打造戰略支撐產業,邁上工業層次提升的新臺階。
圍繞全年新培育規模企業200家、培育億元企業200家、完成規模以上工業項目投入150億元的目標,全面加快有效投入尤其是先進制造業項目的投入。
以培育高新技術產業為著力點。一季度全市完成高新技術項目投入24.7億元,占規模工業投入總量的26.1%。搶抓熔盛重工、如皋港物流基地、沙鋼冶金物流、英田汽車、神馬科技等項目被列入江蘇省12大產業振興規劃有利時機,進一步鼓勵和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不斷提升船舶、汽車及配套、新能源、新材料、電力電器、電子信息、精細化工等高新技術產業總量,重點扶持熔盛重工、神馬科技、九鼎集團、英田集團、通用鋼球、思源電器等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掌握核心技術、市場占有率高、成長性好的成套裝備及高新技術企業,確保高新技術產業貢獻份額達28%以上。
以加大技改投入為主抓手。按照“主導產業高端化、高新產業規;、傳統產業品牌化”的要求,鼓勵和引導十大主導產業尤其是先進制造業企業抓住當前引進技術設備成本低廉、信貸環境寬松、增值稅轉型改革的有利時機,走規模擴張和技術改造之路,著力提升裝備水平,促進產品換代升級,增強應對危機能力。今年來,完成技改項目投入60.3億元,占規模工業投入總量的63.7%,同比上升18.2個百分點;完成設備投入73.7億元,占規模工業投入總量的77.9%,同比上升9.5個百分點。江南德瑞斯、九鼎聚乳酸等項目主體基本竣工。二季度將重點抓好熔盛海洋平臺、九鼎系列項目、神馬電力三期、英田輕卡、雙錢集團工程胎、榮威塑膠二期等一批億元以上重大技改項目建設,確保去年銷售5000萬元、1億元、5億元以上企業今年分別有2000萬、5000萬、1億元以上的技改投入。
二、建設合作經濟組織,實現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跨越。
把推進合作經濟組織建設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突破口,全力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全面提高農業綜合效益。
大力探索農村合作經營新模式。組建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和社區股份合作社390家、315家、43家,總量列南通第一、全省前茅。剛剛成立的稻米協會聯接土地達到26萬畝、農戶突破12萬戶。
大力推進規模農業高效化。全市新增高效農業1.82萬畝,完成年計劃的30.3%,新增30萬元以上農業項目89個,投資3.87億元。將進一步加快發展四大高效主導產業,不斷擴大園藝、特糧特經和湖桑面積。大力推進優質生豬和如皋黃雞的健康規模養殖,確保家禽、生豬規模養殖占比達到96%和62%以上。積極推廣有機無公害綠色食品,以市稻米協會為龍頭,大力發展優質稻米,不斷提高稻、麥傳統農業的綜合效益,力爭全市一半以上水稻每畝年綜合效益超過2000元。
大力發展設施農業。以設施農業專業鎮、專業村(社區)創建活動為抓手,大力發展設施蔬菜、花木、水產和林果,確保新增設施農業面積突破2萬畝。大力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大力發展連片1萬畝、1000畝、500畝、連片500畝的市鎮村三級高效農業園區。大力創建生態健康養殖示范場,確保9月份小康推進會前新建市級種養殖園區2個以上,各鎮、村(社區)新建種養殖園區各1個以上。
三、加快發展第三產業,著力打造跨越發展的新引擎。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為全市保增長、促發展多做貢獻。
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加快建設一批大型公共物流基地,為先進制造業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服務,加快如皋港焯晟300萬方、誠暉100萬方石油倉儲基地的建設,大力推動沙鋼冶金物流、港務集團2座5萬噸通用碼頭及9個千噸級內港池碼頭建設,促進中外運船貨港一體化合作項目、誠暉400萬噸洗煤、三和200萬噸鐵礦砂加工項目等項目盡快落戶實施,力爭今年形成6000萬噸的吞吐能力,明年建成億噸大港;加快如城鎮一級物流中心和經濟開發區(柴灣鎮)、丁堰、白蒲、江安等鎮二級物流中心建設。
加快發展現代商貿業。高標準建設1號地中央商務區,科學規劃次級商業中心和社區便民商業網點,著力引進沃爾瑪等一批國內外商業“航母”落戶我市,確保文峰廣場商場部分9月底竣工開業,金鼎置業五星級酒店5月份開工建設;加大汽車城招商力度,二季度力爭引進3-5家以上汽車4S店落戶;加大市場培育力度,確保嘉信鋼材市場、蘇浙商貿城、億豐商城、花木大世界年銷售達到30-50億元以上。
大力發展服務外包。我市的服務外包層次得到提升,日本小森毅服裝檢測中心成功落戶下原鎮,并已投產運營;動漫基地服務外包項目成功落戶開發區寶林工業園區;江安鎮毛巾檢測中心項目已進入審批程序;上海晟峰軟件外包項目已與經濟開發區正式簽約。將搶抓國際服務外包業務加速向我國轉移的機遇,加大服務外包招商力度,長江鎮(如皋港區)以熔盛重工為龍頭,經濟開發區(柴灣鎮)以寶林服務外包區為載體,中心城區以東南新城區為依托,如城鎮以東西部外包服務綜合區為基礎,推進服務外包產業集聚。寶林服務外包區瞄準年內建成省級服務外包示范基地的目標,加快功能配套建設,確保吸引3-5家服務外包項目落戶。
大力發展特色旅游業。持續放大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品牌效應,搶抓上海世博會機遇,加大宣傳、招商、推介力度,學習借鑒太倉“艷陽農莊”現代旅游農業發展模式,全力打造如城顧莊生態園、林梓云軒竹業、丁堰森果現代農業園區等新農村建設旅游項目品牌,加快長青沙生態旅游度假區開發步伐,全面完成內外城河4A級景區的包裝提升和水繪園、東大街集賢里的保護性改造。
四、加強創新型城市建設,推動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創新驅動型發展轉型。
以創新型城市建設為統領,加快提升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與支撐能力。
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平臺建設。以國家級、省級科技孵化器和軟件園創建為抓手,扎實打造科技創新平臺,三大主體功能區確保年內各建成3-4萬㎡公共科技孵化器,并著力加快軟件園的規劃建設進程,力爭年內分別引進3-5家軟件企業落戶。不斷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重點做好熔盛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力星鋼球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神馬國家級檢測中心的申報工作,確保今年國家級科研中心實現零的突破。加快熔盛等龍頭型、科技型企業孵化器建設,加快英田、恒祥化工、長壽集團、祥源電力、順遠紡織科技、華峰醫藥等省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組建力度,全面推動億元以上、3000萬元以上企業分別建立南通市級、如皋市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二季度確保培育50家。
廣泛開展產學研合作活動。借助5月份科技招商月、經濟技術(科技人才)洽談會和科技招商北京、上海、南京、四川、武漢行等活動載體,推動產學研合作及百名博士、百名高校進如皋,打造全國縣級市產學研合作品牌,努力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資規模大、市場前景好的項目。大力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加快制定我市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綱要,積極支持企業專利技術產業化,力爭上半年新增申請、發明、授權專利分別達1500件、250件、400件。
建設高素質自主創新人才隊伍。深入實施市“111人才工程”,搶抓當前引進人才成本低的機遇,加快引進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和海外留學生等高層次人才,招引10名以上創新創優領軍人才、100名碩博士人才、1000名重點院校本科人才,用事業、感情、待遇留人,為建設全面小康提供堅強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五、突出抓好節能減排,加快由高污染、高耗能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發展轉型。
始終堅持把節能減排作為淘汰落后產能、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擺上十分突出的位置。
加強政策引導。綜合運用財稅政策等手段,引導和推動企業通過技術改造,推廣普及一批節能降耗先進適用技術和設備,加快轉變傳統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建立“排污者付費、治污者受益”的利益機制,充分調動企業治污減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循環經濟、清潔生產技術廣泛運用。
完善倒逼機制。按照“上大壓小、扶優汰劣、有保有壓”政策,嚴把項目技術水平關、資源消耗關、環境保護關,形成產業轉型升級的倒逼機制。堅持結構節能、技術節能、管理節能“三管齊下”。突出抓好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對高能耗產業實行總量控制,對企業節能降耗工作加強審計考核,不達標的堅決責令限期整改。重點實施節能技術改造工程,特別是冶金、化工、建材、紡織等重點耗能行業和能耗重點企業加快推廣節能新技術,組織實施一批節能改造項目。認真實施節能減排統計、監測、考核制度,強化節能減排日常管理。健全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制度,確保建設項目環評率和“三同時”執行率分別達100%和90%以上。積極培育中介服務企業,加快節能環保技術服務體系建設。
抓好重點領域整改。圍繞產業、企業、工藝、設備等層面,不斷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力度。大力推進電鍍、腸衣等重點行業污染整治,淘汰了一批污染嚴重的項目和企業。扎實開展化工行業專項整治,推進化工企業向專業園區搬遷,新上化工項目全部進入園區,實行集中管理、集中治污。加快推廣使用天然氣,全面投運鎮級污水處理廠,騰出“環境容量”,為大項目的引進爭取“環境空間”。嚴格執行節能減排問責制,確保全年單位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幅超4.4%,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按序時要求完成硬約束指標。陳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