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大循環經濟時不我待
2009-4-26 22:3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23日考察循環經濟試點示范企業,并出席循環經濟院士專家座談會。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失時機地培育和壯大循環經濟,推動發展方式轉變和創新,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循環利用、無害利用,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4月25日《人民日報》)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發展方式仍未根本轉變,經濟發展與能源、資源的矛盾日趨突出,環境壓力越來越大。直言不諱地說,這些問題已經對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構成了嚴重制約。
為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護和改善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2003年3月,胡錦濤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將循環經濟的發展理念貫穿到區域經濟發展、城鄉建設和產品生產之中,使資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2005年4月,胡錦濤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指出,“要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不少專家也呼吁:在目前全球人口劇增、資源嚴重短缺、環境污染嚴重和生態日益蛻變的形勢下,循環經濟觀是解決經濟與環境發展一系列問題的重要途徑和實現方式。值得高興的是,今年1月1日起《循環經濟促進法》正式施行。毫無疑問,《循環經濟促進法》的頒布實施,既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依法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是落實黨中央提出的實現循環經濟較大規模發展戰略目標的重要舉措。
當前如何把中央壯大循環經濟的方針政策落到實處呢?首先要按照循環經濟的要求,主動調整產業結構和布局。因為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既是減少資源浪費,提高資源產出率的關鍵之舉,也是各地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途徑。當前關鍵要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產業、產品高端化發展,加快形成符合循環經濟要求的產業體系。具體說,就是要大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大力發展旅游、會展、物流、信息、金融等現代服務業,大力推廣高性能、低耗材、可再生循環利用的建筑材料,建設“節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同時,還要根據資源環境條件和區域經濟特點,加強產業、企業布局優化整合,促進污染項目集中布點、集中治理、達標排放,努力形成資源循環利用的產業鏈。
其次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循環經濟發展水平。發展循環經濟,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是動力。沒有先進技術的支撐,循環經濟目標就無法實現。因此,要加大投入,引導和集成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骨干企業等各方面的科技力量,共同研究解決循環經濟中的關鍵技術問題,重點在資源節約和替代技術、水資源重復利用技術、廢棄物再生利用技術等方面取得突破。積極支持循環經濟信息系統和技術咨詢服務體系建設,開展信息咨詢、宣傳培訓,加強技術產品的推廣及應用。
同時,要加強對發展循環經濟工作的領導,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進一步健全政策法規,為循環經濟健康發展提供制度保障;要注重宣傳和引導,營造全社會支持并積極參與的良好氛圍。
總之,發展循環經濟是實現科學發展的一個嶄新命題,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重大工程,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實踐。只有全社會共同參與,形成合力,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