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東成運籌 西就運輸

2009-4-23 23:2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方田
    經典搞笑電影 《東成西就》的后面,東來西往的各路俠客,大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也都取得了各自的成功。結局似乎印證了這樣的主題,條條大路通羅馬,成功的道路有千萬條,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也各有各的成就。
    試想 “現代物流”的理念,自美國到日本,再由日本傳播到了中國的臺灣與大陸,在海峽兩岸各有各的發展,經過本地的融合與應用,理念或發展層次上或多或少會有所不同,但也各有各的成就。
    “物流”、 “供應鏈”、 “3PL模式”等詞匯都是兩岸物流業的通用名詞,我們如果簡單地從一些產業名詞的字面上理解,海峽兩岸的物流行業有何不同?就會發現有一個不同的詞,那就是海峽東岸的臺灣地區多用“運籌”來描述物流,而海峽西岸的大陸地區則多用 “運輸”來說物流。
    不知道在臺灣地區所謂的 “運籌”,是否就等同于大陸地區 “運輸”的意思。至少在我國 《現代漢語辭典》里面,對 “運籌”的解釋是 “籌劃,制定策略,進行謀劃”的意思,而 “運輸”的解釋是 “用某種交通工具把旅客、貨物等從一個地方運到另一個地方”。很顯然, “運籌”更傾向于制定各種物流方案與策略,而“運輸”只是物流方案的執行者。
    眾所周知,物流概念起源于美國大兵的后勤管理,物流的英文是Lo-gistics,原意是 “使之合理有序”的意思。傳統物流一般指產品出廠后的包裝、運輸、裝卸、倉儲等。而現代物流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目標,把制造、運輸、銷售等市場情況統一起來考慮的一種戰略措施。顯然 “運輸”應該屬于傳統物流概念,而 “運籌”則屬于現代物流概念。可見與大陸物流業相比,臺灣物流業界在深度和廣度上又有了進一步的含義。
    雖說 “物流”理念在大陸也就十幾年時間,但是近年來,大陸物流卻獲得了長足的發展。由于物流業是新興行業,入行門檻低,短期效益明顯,20年來中國物流群體增加到70多萬,大多數企業規模小、服務能力弱、經濟效益差。我們的物流總體水平還不高,目前中國物流的現狀是混亂無序,這是現實。
    物流理念在臺灣地區實踐較久,臺灣地區物流行業發展理念較完善,水平較高。特別是1980年以后,臺灣大量海外投資或赴大陸投資企業朝技術密集與先進技術產業發展,已使得臺灣企業具備全球運籌活動的雛型。截止到1998年,臺灣制造業的原料、半成品、零組件有57.84%來自于臺灣,42.16%自海外采購。現在,有約90%屬于臺灣生產的產品,外銷產品約占50%,已具備全球運籌管理的特性,成為全球運籌中心。但這兩年卻不可避免地出現業績下滑。
    如此看來,兩岸物流業的發展雖然是 “東成運籌,西就運輸”,也可謂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有所得,也都有所失。
    2008年,中國社會物流總額達88.82萬億元,物流業增加值約1.94萬億元,社會物流總費用約為5.21萬億元,這些數據都是百分之十幾地增長。而在臺灣島內物流方面卻顯下滑之勢,2006年的島內物流總量已達6億6692萬噸,有 “臺灣海港之都”之稱的高雄港更是連年下滑,其2008年貨柜量為967萬個。海峽兩岸此消彼長,大陸諸多強港的群起,使臺灣港口落得門前車馬稀,無客可攬。這幾年,臺灣業界已經意識到了產量的滑坡,而將物流等產業的轉移稱之為“第四波登陸”產業。
    我個人認為,臺灣物流業的發展,已經進入兩岸三通后的 “第三階段”,即兩岸物流對接 (互補)合作階段。臺灣物流的第一個階段是在20世紀60~70年代,蔣經國大力推動“十大”建設,進行高速公路、機場與港口的建設,使臺灣一下子成為亞洲地區的重要樞紐,許多企業也開始重視物流的重要性。第二個階段是20世紀80年代臺灣完成工業化之后,緊接著推動流通自動化,至此物流正式成為臺灣發展地區經濟建設的重要一環。
    我個人認為,在兩岸物流業互助合作的 “第三階段”,兩岸經貿融入全球運籌體系,并符合兩岸分工與經貿往來需要,廣泛結合其他產業聯動,以構建成 “全球運籌體系”,密切合作,攜手并進。
    值得一提的是,4月18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09年年會開幕大會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發表主旨演講時說,加強亞洲國家合作,在海關、檢驗檢疫、物流和商務人員流動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推進自由貿易區建設,發揮各國經濟互補優勢。溫家寶總理也對臺灣提出了 “面向未來,摒棄前嫌,密切合作,攜手并進”16字方針,呼吁兩岸同胞要牢牢把握當前難得的和平機遇,共創光明前景。他建議,兩岸協商建立符合兩岸經濟發展需要、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
    如果說在過去十年,兩岸物流業是 “東成運籌,西就運輸”的話,那么從現在起,從兩岸實現 “三通”開始,兩岸物流業的發展就步入了 “密切合作、攜手并進”的新階段,顯然這個階段還剛起步,未來可期;我們期待兩岸物流業的合作,帶動物流更大的發展。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