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物流學會副秘書長談振興規劃中的市場機遇

2009-4-23 20:3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09年3月10日,國務院發布了《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是我國出臺的第一個物流業專項規劃,也是第一次以國務院名義發布有關物流業的專題文件。 
  《規劃》透露出怎樣的信息?相關企業如何參透其中深意,把握市場機遇?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專訪了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物流學會副秘書長兼研究室主任賀登才。 
  出臺背景 
  中國經濟時報:《規劃》的出臺有著怎樣的背景? 
  賀登才:我國物流業雖然發展較快,但許多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尚未解決:社會化物流需求不足;物流企業專業化的供應服務能力不強;物流基礎設施結構不合理,銜接配套能力差;部門分割、地方封鎖、行業壟斷,對資源整合和一體化運作形成障礙等。總體來看,我國物流業運作模式粗放,運行效率較低。2008年下半年以來,又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物流企業經營出現嚴重困難。無論長遠發展,還是解決當前問題,都迫切需要制定一個專項規劃。 
  把物流業列入十大產業,有利于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從整體上提高我國產業競爭力。 
  多重意義 
  中國經濟時報:《規劃》的主線與核心內容該如何把握? 
  賀登才:圍繞“建立現代物流服務體系”這樣一條主線,《規劃》的核心內容可以歸納為五個要點:擴大物流市場需求、支持物流企業發展、優化基礎設施布局、加強行業基礎工作和改善物流政策環境。 
  第一,擴大物流市場需求。需求是產業發展的基礎,也是制定《規劃》的起點。從需求入手,推動產業發展,等于抓住了“牛鼻子”“原動力”。 
  第二,支持物流企業發展。物流企業是市場競爭的主體,也是《規劃》實施的重點對象。《規劃》在第三部分“主要任務”的第三條“加快物流企業兼并重組”,以及第四條“推動重點領域物流發展”講到的10個重點領域,都是立足于物流企業和設施體系建設。第五部分“政策措施”中的大部分,以及其他各部分都涉及到支持物流企業發展的相關內容。 
  第三,優化基礎設施布局。設施設備是物流運作的載體,也是《規劃》的重要“抓手”。《規劃》在第三部分“主要任務”中要求“優化物流業發展的區域布局”。其中專設一條“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銜接與協調”。《規劃》在第四部分所列的九大“重點工程”中也有4項涉及基礎設施建設,分別是:多式聯運、轉運設施工程,物流園區工程,城市配送工程和應急物流工程。 
  第四,加強行業基礎工作。在第三部分中把“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完善物流標準化體系”和“加強物流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列為“主要任務”。在第四部分中,把“物流標準和技術推廣工程”,“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工程”和“物流科技攻關工程”列為“重點工程”。在第五部分中,把“完善物流統計指標體系”,“加快物流人才培養”和“發揮行業社團組織的作用”列為“政策措施”,體現了《規劃》對基礎工作及行業協會的重視。 
  第五,改善物流政策環境。《規劃》從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職能定位出發,以推動物流業發展為目標,通篇體現了較強的政策導向作用。特別是第五部分單列“政策措施”,提出了“加強組織和協調”、“改革物流管理體制”、“完善物流政策法規體系”、“制訂落實專項規劃”、“多渠道增加對物流業的投入”和“繼續推進物流業對外開放和國際合作”等政策要點。 
  中國經濟時報:怎樣評價《規劃》的積極作用? 
  賀登才:《規劃》的發布,極大地提高了物流業的社會地位,產業發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有利環境。 
  《規劃》具有奠基性作用。既要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解決當前物流業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又要從產業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解決制約物流業發展的體制、政策和實施瓶頸,促進產業升級,提高競爭力。 
  《規劃》預留了政策接口和操作空間。《規劃》提出,要制定和落實煤炭、糧食、農產品冷鏈、物流園區、應急物流、商貿物流和物流標準等七個專項規劃,而且各地也會制定和修訂各自的物流業發展規劃。根據我們的調查,調整和振興物流業目前最需要以下8個方面的政策:財政支持政策;稅收減免政策;有利融資政策;便捷交通政策;土地使用政策;結構調整政策;需求引導政策;產業安全政策等。更重要的是,政府部門能夠按照物流業“網絡化經營、一體化運作”的新需要,調整工作思路,克服現有政策障礙,出臺符合物流業發展需要的政策措施。 
  中國經濟時報:物流企業如何在《規劃》中尋找市場契機? 
  賀登才:《規劃》為物流業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物流企業要根據自己的實際,做好《規劃》的對接和落實工作。 
  一是與《規劃》的區域布局對接。《規劃》提出要重點發展九大物流區域,建設十大物流通道,確定了21個全國性物流節點城市和17個區域性物流節點城市,形成全國性、區域性和地區性物流中心和三級物流節點城市網絡,優化物流業的區域布局。 
  二是與《規劃》的重點領域對接。《規劃》提出“推動重點領域物流發展”,實際上確定了10個重點領域:石油、煤炭和重要礦產品物流;糧食、棉花物流;農產品、農資和農村日用消費品物流;城市統一配送;醫藥物流;化學危險品物流;汽車綜合物流服務;回收物流和綠色物流;郵政物流;應急物流等。 
  三是與《規劃》的九大工程對接。《規劃》提出了物流業發展的九大重點工程:多式聯運、轉運設施工程;物流園區工程;城市配送工程;大宗商品和農村物流工程;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工程;物流標準和技術推廣工程;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工程;物流科技攻關工程;應急物流工程。 
  四是與地方和部門的工作方案和配套政策對接。當前,各地區、各部門正在按照國務院文件的要求,制定具體的工作方案和配套政策,物流企業要予以極大關注。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