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在危機中把握服務業發展機遇

2009-4-2 17:2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通過加快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進一步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提升產業層次,是破解金融危機的關鍵所在,也是推動發展方式轉變,促進全市經濟保持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的戰略選擇。 
  危機中蘊含著加快服務業發展的重大機遇 
  上世紀以來幾次大的經濟危機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制造業遭受重擊,而服務業受到的沖擊相對較小,起到非常重要的緩沖作用;每一次走出經濟危機的泥沼,步入新一輪經濟增長周期,都伴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引發一些新興服務行業產生和優勢服務行業加快發展,促進了產業層次進一步高級化。比如上世紀20-30年代世界經濟大蕭條時期,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工業生產下降近44%,倒退到10年以前的水平,而由此伴生的一些生產性服務行業,特別是生活性服務行業的下降幅度相對較小,起到緩沖穩定器的作用。從走出危機的過程看,制造業必須降低成本,轉變生產方式,提高產品的附加值,由此帶來了企業對產品的研發、設計、策劃、包裝、宣傳、運輸、銷售服務等方面需求的不斷增加,從而形成了對生產性服務業的旺盛需求,為生產性服務業的迅速發展提供了極大的發展機遇。 
  這次金融危機也具有這個特點。2008年全國與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率分別回落了5.6和7個百分點,而服務業增加值回落幅度相對較小,分別回落1.9和0.5個百分點。可以看出,金融危機對國內工業發展沖擊最大,對服務業發展的沖擊相對較小。從我市看,這一現象更加明顯,2008年全市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7%,回落6.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1.8%,回落29個百分點。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服務業繼續保持快速發展,2008年全市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511.7億元,同比增長16.8%,超過生產總值漲幅3.8個百分點,服務業投資增長27%,比工業投資增幅高14.7個百分點,占全市投資總額的比重達到67%。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彌補了危機對我市工業的沖擊,對全市經濟社會保持平穩較快發展起到了有力的促進作用。 
  當前,服務業發展既對全市經濟起到有力支撐,又面臨著新的重大發展機遇。2008年我市人均生產總值達到6570美元,按照相關的產業演進理論,正處于工業化成熟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特征是工業發展進入相對較高層次,專業化分工進一步細化,要求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加快發展,通過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有效促進發展工業。另一方面在當前金融危機的嚴峻形勢下,我市工業發展成熟度不夠、自主創新能力不足、集群化發展程度不高等問題暴露得愈加明顯,產業轉型和升級迫在眉睫,亟須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的快速發展來幫助解決,因此加快服務業發展具有一定的時間緊迫性。同時,也要看到我市工業優勢產業發展較快,骨干企業支撐作用凸顯,重點產業鏈條逐步延伸,對各種服務需求量不斷增加,需求層次不斷提高,又為加快服務業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和發展空間。 
  我市具備加快服務業發展的諸多有利條件 
  第一,發展思路明確,省會優勢突出。我市是全省“一體兩翼”整體發展戰略中“一體”的重要城市,又是省會城市圈的中心城市,隨著區域經濟發展的協調推進,我市發展金融、物流、中介等現代服務業的獨特區位優勢將會更加突出。為加快服務業發展,全市確定了“率先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的目標,制定了《關于促進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并研究出臺了促進服務外包業、金融業、現代商貿業、載體建設、總部經濟等一系列專項意見,編制了《濟南市2008-2010年服務業發展實施綱要》,建立了服務業引導資金,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臺和實施,為加快服務業發展建立了良好的政策環境。第二,服務業持續快速發展,產業基礎優勢突出。2004-2008年,全市服務業平均增幅達到15.5%以上,所占產業比重逐年增加,由2004年的46.8%提高到2008年的50.1%,現代服務業發展較快,2008年占全部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44.1%,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初步形成,成為促進全市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主導產業。目前,我市消費性、生產性、公共性服務業門類健全,金融、信息、房地產、文化傳媒等十大重點服務產業發展勢頭良好,輻射帶動能力不斷增強。第三,科研機構和重點高校集中,人才技術優勢突出。第四,區域性金融中心地位穩固,金融服務優勢突出。截至2008年底,全市共有22家銀行,6家農信聯社,3家資產管理公司,1家財務公司,35家證券公司及營業部,5家期貨經營機構,47家保險公司,14家典當行,金融機構總數達133家。金融中心區建設進展順利,金融業集中、集聚發展步伐加快,金融業已經成為我市稅收貢獻度最高的行業,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增強。第五,道路交通基礎建設完備,物流運輸優勢突出,為加快現代物流等產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理清思路,突出重點,促進服務業跨越式發展 
  面對新形勢,必須要進一步理清思路,創新方式,突出重點,才能抓住機遇,發揮優勢,實現服務業跨越式發展。 
  在發展路徑上,進一步創新發展方式,走產業融合發展式道路。隨著專業化分工日益深化和專業服務外部化的發展,一、二、三次產業相互交叉、相互滲透式發展成為產業發展趨勢。為適應需求變化,服務環節在產業鏈的上、中、下游獨立生長和外化,不斷推進新型服務項目、服務行業乃至服務業態的出現,生產性行業越來越依靠服務業的支撐和推進。在這樣的產業發展趨勢下,加快我市服務業發展必須走產業融合發展式路徑。通過構建產業融合機制,推動服務業向先進制造業滲透,以延伸我市交通裝備、電子信息、機械制造三大主導產業,新能源、半導體、生物醫藥三大新興產業,冶金鋼鐵、石油化工、食品工業、新型建材四大傳統優勢產業的產業鏈條為切入點,完善設計研發和市場服務環節,拓寬生產性服務業的需求空間,促進產業價值鏈有效攀升;通過推動傳統和新型產業的融合發展,加快高新技術、先進實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步伐,提高傳統制造產業向加工、設計相結合轉變,不斷提高設計、工藝水平,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通過推動服務業內部融合發展,發揮知識密集型服務產業的高端帶動作用,促進服務業自主創新,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 
  在發展重點上,立足我市服務業發展基礎,充分挖掘發揮優勢,重點加快推進金融、信息服務、房地產、物流、旅游、文化傳媒等優勢產業發展。以加強重點服務業城區、重點服務業園區、重點服務業企業和重點服務業品牌“四大”載體建設為契機,以100個重點在建項目和100個重點策劃項目組成的“雙百項目”為抓手,通過重點產業的加快發展,帶動全市服務業協調穩定發展。金融業,進一步強化區域性金融中心地位,加快濟南金融商務中心區建設,積極引進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埠外金融機構入駐我市,發揮集聚效應,增強我市金融業的服務功能和輻射半徑;信息服務業,依托我市軟件產業的基礎和優勢,大力發展服務外包,通過加快部省共建軟件城、濟南服務外包城等項目建設,建立完善公共技術交流、金融服務、公共物流等信息平臺,增強信息技術的滲透和拉動作用;房地產業,引導房地產商調整產品開發結構,加快推進舊城改造和棚戶區改造,加大經濟適用住房、廉租住房建設力度,理順房地產市場的供求關系,促進房地產市場保持平穩健康,繼續發揮房地產業對相關產業的巨大帶動作用;物流業,進一步整合全市物流資源,完善物流規劃,優化完善物流園區、物流中心和網絡化節點布局,突出發展第三方物流,推進發展國際物流。旅游、文化、會展業,抓住舉辦第十一屆全運會的契機,加快推進旅游、文化傳媒、會展等行業的融合滲透式發展,整合泉城中心區旅游資源,創作一批具有泉城特色的文化精品,培育一批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的會展品牌,全面提升濟南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作者系濟南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