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成渝保稅區開戰:西部“帶頭大哥”再火拼

2009-4-13 18:0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自去年12月起,重慶擁有了西部內陸地區第一個,也是迄今唯一一個保稅港區。
  今年3月底,成都保稅物流中心封關運行,成都及四川省官方又高調宣布,今年內爭取獲得國家批復成立綜合保稅區。奮起直追的姿態溢于言表。
  成渝之爭,由來已久。此次保稅區追逐戰,從短期看是雙方都覬覦西部最大物流中心的地位,從中長期看,卻是兩地爭當西部經濟發展“帶頭大哥”總體戰的又一次火拼。
          
  成都螞蟻企業集團董事長李浪剛剛做出一個讓人驚訝的決定,今年內要把集團旗下西南地區物流公司的總部從成都搬到重慶。
  螞蟻企業集團是成都本地數一數二的物流公司,李浪本人又身兼成都市物流協會副秘書長一職。在敏感的人眼中,“螞蟻搬家”不僅僅是某家公司的獨立決策,它發出了一個令人不安的信號:在成渝物流業長期競爭中一直略占上風的成都,正在被老對手趕超。
長江上游保稅港區未獲“準生證”
初戰不利

  李浪決定“螞蟻搬家”,原因很簡單,去年12月重慶保稅港區掛牌成立后,他就預感到,西南地區很多企業可能會改變以往的進出口運輸渠道,因為取道重慶會節省很大一筆成本。
  據李浪透露,目前他的物流公司每天都在重慶港為十多艘船裝卸貨物,而未來重慶保稅港區內的水運業務將是公司的發展重點。
  成都本地的物流企業轉戰重慶,直接導火索是成都在“保稅區之戰”中暫時落后。
  早在數年前,成渝之間的這場暗戰就開始了。2006年年底,受重慶市政府委托制定城市發展規劃的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建議,重慶可以利用特殊的區位優勢申請設立保稅港區,重慶市政府采納建議并牽頭完成兩路寸灘保稅港區規劃方案,于2008年2月正式向國務院上報。
  而西南交通大學物流學院院長張錦透露,四川不僅欲在成都建立綜合保稅區,還計劃在川南的宜賓、瀘州、樂山等長江上游三個港口城市建立保稅港區。
  兩地的申報工作幾乎同時起步,各自一番努力之后,重慶率先如愿以償,兩路寸灘保稅港區順利得到中央批復,而成都則在數月后獲準設立規模及級別相對遜色的保稅物流中心,并在今年3月底正式封關運行。
  盡管初戰未達預期目標,但成都及四川官方仍不失信心。日前成都市現代物流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仲維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便表示,下一步四川將整合成都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中心和機場物流園區,力爭在成都設立綜合保稅區,全面發展國際中轉、配送、采購、轉口貿易和出口加工等業務。
保稅區成爭奪投資殺手锏
各謀利益

  成渝競相申報保稅港區,自然有著巨大的現實利益考慮,因為保稅港區有種種特殊的政策優勢,將大大有助于兩地吸引外來投資、提升城市競爭力。
  舉例來說,以前四川一些外向型企業要獲得出口退稅或進行深結轉或直接出口,必須先將貨物以一般貿易方式報關出口到香港,再以加工貿易方式免稅進口到國內,業內通稱“香港一日游”。
  據估算,包括樂山菲尼克斯、英特爾等在內的四川省外資或外貿型企業,每年需要“香港一日游”的貨物總值高達6.2億美元。
  成都保稅物流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吳維蓉表示,川企及鄰省的外向型深加工企業可在成都保稅物流中心享受“境外關內”政策,直接辦理退稅和結匯業務。
  據了解,該中心封關運作之后,可實現“98%的貨物兩天交貨”的“982”物流速度,同時降低企業10%左右的物流成本。這對注重“生產零庫存、采購全球化”的加工貿易企業尤其是IT企業吸引力不言而喻。難怪不久前世界500強企業思科電子旗下Linksys公司和美國GSI物流均先后落戶該中心。
  而今年底將封關運作的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區,不僅擁有成都保稅物流中心全部政策優惠,港區內企業之間的貨物交易還免征增值稅和消費稅,其臨港水運的便利條件,也是后者所不能比擬的。
  去年2月,重慶剛剛向中央提交建立保稅港區的申請,全球物流業巨頭馬士基就宣布,將在重慶投資上百億元興建物流中心。去年12月18日保稅港區獲批復當日,全球筆記本電腦巨頭臺灣仁寶電子決定將其江蘇昆山部分制造業務轉至重慶。此前仁寶電子在是否投資重慶的問題上曾猶豫了足足三年。
  更讓重慶人高興的是,一直打算將總部遷至上海的摩托車制造企業重慶力帆集團,也放棄了搬遷計劃。力帆集團董事長尹明善解釋說,原先進口發動機時,力帆需在上海先找保稅倉,重慶有了保稅港區后,貨物可直接運抵重慶,每年節約上千萬元的采購成本。
欲聯手洋山港絕地反擊
勝負未定

  除了吸引更多投資外,爭奪西部最大物流中心的“桂冠”,也是成渝兩地“保稅區之戰”的主要目標。
  據李浪介紹,一直以來,成都物流業發展水平總體上強于重慶,但重慶保稅港區獲批之后,形勢很有可能發生逆轉。除政策優勢明顯外,重慶坐擁優質長江內河航運碼頭,水運成本僅相當于公路運輸成本的10%到20%,相信對西部周邊省份的企業很有誘惑力。
  重慶為擴大戰果可謂不惜血本。投資達11億元的寸灘港,計劃新建三個3000噸級集裝箱泊位和1個滾裝碼頭,建成后年吞吐汽車30萬輛、集裝箱100萬標箱以上。加上保稅港區的空港功能區和設計中的鐵路保稅區,“水+空+陸”全方位物流體系氣勢逼人。
  成都方面也不甘落后。在繼續積極爭取的綜合保稅區設計方案,采取“一區多點”模式構建龐大的物流架構體系:其中“一點”指空港,即依托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建國際航空港物流園區,預期航空貨物年處理能力250萬噸;另外“一點”是指鐵路,即依托位于成都的亞洲最大的鐵路集裝箱節點站成都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建設國際集裝箱物流園區,力爭年處理集裝箱貨物200萬標箱。同時還打算在成都北部的新都一帶投巨資建設物流中心和公路港。
  由于將瀘州、宜賓、樂山三個內河港口城市打包建立保稅港區的申請暫無突破,四川方面已在考慮變招,以應對重慶保稅港區在水運方面強大的競爭優勢。
  有四川政府部門人士透露,不久前成都舉行的一次海關專業研討會上,一套新方案出爐:四川可爭取與瀘州口岸相配套的海關特殊監管區,成為我國首個保稅港區上海洋山保稅港區的西部分區,實行“進口貨物進港報稅、出口貨物進港退稅”的政策。
  如果位處重慶上游的瀘州能如愿與“豪門”洋山保稅港成功聯姻,四川可一改“保稅區之戰”中成都孤軍作戰的困局,成渝物流業龍頭之爭鹿死誰手,又是一個未知數了。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