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龔武生:4小時經濟圈推動永州科學跨越
2009-3-9 10:1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4小時經濟圈 推動永州科學式跨越
——訪全國人大代表、永州市市長龔武生
■本報記者 王曉紅 見習記者 孔玲
湖南省永州市以其得天獨厚的優勢成為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的陣地。湖南省委、省政府對永州市提出了“敞開南大門、對接粵港澳、加快湘南開放開發”的發展戰略。
據介紹,目前永州上下正積極推進產業轉移大承接,欲把永州市建設成為湖南省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的示范基地和對外開放的排頭兵,推動永州跨越式大發展。近日,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就永州承接產業轉移,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永州市市長龔武生。
中國經濟時報:您能否介紹一下,永州作為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的基地有哪些優勢?
龔武生:現轄兩區9縣兩個管理區的永州,總面積2.24萬平方公里,總人口580萬,具備三個突出優勢:即優越的區位優勢、豐富的資源優勢、便捷的交通優勢。
永州位于湖南南部、五嶺北麓,東與郴州相鄰,南鄰廣東清遠、廣西賀州,西接廣西桂林,北與邵陽、衡陽接界,居湘粵桂三省交界之地,可以說永州就是湖南的“南大門”,方便沿海產業進入永州。
永州資源豐富,現有耕地面積430多萬畝,待墾土地500多萬畝,動植物資源3000余種。已探明礦藏56種,可供開采的水能資源達150萬千瓦,擁有國家和省級森林公園6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5個,規模景點景區130多處,森林覆蓋率達到62.5%,江河水質各項指標均在國家二類標準以上,空氣質量始終保持和優于國家二級標準,總體環境質量評估連續多年位居湖南前列。這樣的優勢可以為承接沿海產業轉移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在交通方面,我們始終堅持交通先行,全力構建包括鐵路、公路、航空在內的立體交通網絡。重點抓好境內洛湛鐵路永州南段、湘桂鐵路復線、二廣高速、廈蓉高速、道賀高速公路和8條出省跨境公路建設,以及永連公路、207國道改造,打造至珠三角“4小時經濟圈”。
推進市域內的公路網絡建設與改造,形成中心城區到各縣的2—3小時經濟圈。同時穩定永州至長沙、廣州航線,適時開辟至上海、北京、深圳等新航線,縮短與珠三角、長三角地區的距離。加快公路口岸建設,力爭2010年底前開通永州至深圳(香港)的鐵海聯運,實現“粵港澳直通車”快速轉關模式。
另外,加快電力平臺建設,加快建成一批水電、風能項目和輸變電工程,積極配合抓好兩個500千伏和6個22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設;積極做好涔天河水庫擴建項目開工的籌備工作;努力爭取國家核電項目和電網特高壓項目落點永州,為大規模承接產業轉移提供充足的電力支持。
中國經濟時報:據測算,我國沿海10個省(市)集中了全國加工貿易的91.4%,到2010年,僅粵、滬、浙、閩4。ㄊ校┬枰D出的產值將達1.4萬億元,珠三角地區共有1.5萬家企業要在3年內完成遷出。如此巨大的蛋糕,永州能分到多少?
龔武生:在國際國內特別是周邊地區承接產業轉移激烈競爭的大背景之下,我們認真審視了永州市在承接產業轉移中的優劣勢,揚長避短,合理定位發展目標和戰略重點。力爭通過3至5年的努力,承接一批規模以上轉移企業,實現年產值200億元—300億元;加工貿易年進出口總額達15億美元,占全市進出口總額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
中國經濟時報:沿海轉移產業的省(市)很多,你們的目標也很大,會不會集中精力主攻某個方向?
龔武生:我們將依托永州的區位優勢,瞄準粵港臺,對接東莞市。緊緊抓住南粵地區以及香港、臺灣等地加工貿易產業富集且需要向外轉移的契機,充分利用永州與沿海部分城市良好的地緣等合作關系,圍繞長豐汽車等骨干產業承接一批配套項目,圍繞湘江紙業和食品加工等優勢產業承接一批延伸項目,圍繞生物能源、現代制藥等高新技術產業承接一批先導項目,圍繞加工貿易產業承接一批集群項目。把廣東東莞市作為永州對外開放和承接產業轉移的重點和突破口,把招商引資觸角逐步擴大至整個珠三角地區。
中國經濟時報:您剛說的汽車、紙業、食品加工、生物能源等,所處的行業不同,是否產業定位也不同?
龔武生:我們根據各地現有產業基礎和資源環境等方面的狀況,將按照一縣一品牌、一園(區)一特色的要求,對全市各個工業園區進行產業定位,優化產業布局,打造產業特色。
具體來講,藍寧道加工貿易走廊以發展加工貿易產業為主,其中藍山著力發展針織服裝和制鞋業,寧遠著力發展玩具、五金、陶瓷、建材業,道縣著力發展電子、模具、機械制造業,新田重點布局以化工為主的循環經濟產業;鳳凰園經濟開發區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主,著力打造汽車制造、食品加工、礦產品精深加工及IT電子等高科技產業,并帶動祁陽電機機械制造、農產品深加工和零陵生物制藥、錳礦精深加工等特色產業發展。
中國經濟時報:這幾年,一些城市已相繼承接了沿海產業的轉移,像廣東清遠、江西贛州、湖南郴州等是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的先行者。但永州剛剛起步,而且目標宏大,你們是如何確保信心的?
龔武生:首先一定要克服“等靠要”的依賴心理和怨天尤人的消極心態,搶抓機遇,發揮優勢,依靠自己的加倍努力,依靠自己的勤奮工作,在市場角逐和激烈競爭中闖出一片新領域。
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變一級說給一級聽為一級帶著一級干,變看攤守業為爭創一流,變等靠要、唯條件論為事在人為、變求全責備為寬容包容。鼓勵干事創業,激勵全民興業。對來永州投資興業的客商寬容對待,看準了就大膽接觸、積極引進。對承接產業轉移中敢闖敢試的同志要包容,只要出發點是為了發展、為了工作,就充分理解,全力支持。
中國經濟時報:沿海產業轉移進駐內地,必須為他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永州在這方面做了哪些努力,您能否介紹一下?
龔武生:在加快以園區為主的產業承載平臺建設的同時,加快以物流配套、通關報檢為主的服務平臺建設,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著力培育引進一批重點物流企業,建設一批大型物流基地和專業市場。近期,在藍山縣和中心城區各建設一個重點物流中心,加快建設內外貿一體化的區域性商貿物流基地。健全永州海關、檢驗檢疫辦事機構,方便企業就近辦理報關報檢手續。
中國經濟時報:在沿海產業向內陸轉移這場經濟轉移戰中,內陸各。ㄊ校┘娂姵雠_了政策措施,永州是否也有相關配套的政策措施?
龔武生:目前,我們正積極制定各項承接產業轉移規劃,制定完善用地政策,完善“飛地”政策,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建立市縣聯動、縣區聯動的招商引資協作機制,積極支持異地辦廠、異地辦園。
在用地、金融、信貸方面,加大對外來企業的扶持,尤其是對總部、核心企業來永州發展的外資企業要給予重點傾斜。制定完善的用工政策。一方面是整合勞動、農業、扶貧、教育、婦聯、共青團等部門和單位的培訓資源、資金,按照“企業開單,學校承辦,政府協調,整合資源,校企對接”的辦法,抓好勞動力就業培訓,為企業提供用工保障。另一方面,創造條件吸引外出打工人員回鄉務工就業。優化投資環境,開辟綠色通道,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
中國經濟時報:沿海產業轉移有其新趨勢、新特點,你們是如何創新承接方式,確保承接實效的呢?
龔武生:承接產業轉移,發展加工貿易,構建開放型經濟格局是一篇大文章,是一項系統工程,是未來幾年永州市工作的重頭戲。首先要加強與產業轉出地的合作,其次要突出產業鏈整體承接。我們不只局限于承接單個產品和項目,必須著眼于一個產業的上、中、下游各個階段的產品進行整個產業鏈的承接,同時將研發、采購、銷售、物流、售后服務等各個營運環節也承接過來,力求引進一個、帶動一批、輻射一片,逐步實現“大項目—產業鏈—產業群—產業基地”的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