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板塊:政策驅動下的新看點
2009-3-5 15:3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十大產業振興規劃猶如一夜春風,所到之處,催動了A股市場上相關板塊的片片繁榮。鋼鐵、汽車、造船、紡織、電子信息以及輕工、石化,隨著行業振興規劃的相繼出臺,政策驅動下的板塊投資機會無疑成為了近期市場的最大看點。就在市場人士紛紛猜測誰將搭上十大產業振興規劃的“末班車”時,近來本輪反彈中一直表現平平的物流板塊異軍突起,中儲股份、外運發展、飛馬國際等一些物流類上市公司表現活躍,從資金進出的統計數據上來看,投資者對于這一板塊突然迸發出了巨大熱情。業內紛紛猜測,運輸物流業應該正是那個搭上“末班車”的“幸運兒”。
有權威人士早就向媒體透露,物流業入圍產業振興計劃基本確定,該計劃將以此前一直在制定的物流業“十一五”發展規劃為骨架,對整個產業的發展給出指導性意見。受此影響,物流板塊延續了連日來的活躍態勢,并在2月25日滬指的絕地反擊中充當了重要力量。當天,板塊中的澳洋順昌強勢漲停,行業代表性個股怡亞通、外運發展、飛馬國際等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
事實上,就在物流業被敲定為第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之前,國內外機構就表現出了對于該板塊的興趣。有國內券商研究機構日前表示,物流板塊在數次大行情中一直沒有被深度炒作,且相關個股在本輪行情中漲幅不大,層次分明,盤子適中,適合市場主流資金進出;基本面上,物流行業又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目前以主題投資為主的市場背景下,物流板塊成為市場新“龍頭”可謂水到渠成。此外,有媒體披露,國際投行瑞銀也曾表示將中外運等幾只物流股的評級由賣出調為買入,而這正是基于對物流行業增長前景的相對樂觀,以及對物流個股股價的過度調整所顯現出的投資價值給予的肯定。
“盡管物流業的產業規模不算大,但作為重要的流通環節,它對經濟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在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中,受鋼鐵、紡織、能源等行業萎縮影響,從事相關行業物流服務的企業也不同程度的受挫。因此,此次將物流列入十大振興規劃也是在預期之內。從行業的地位和發展前景來看,市場機構對于相關板塊的良好預期不乏基礎。”一位業內人士這樣對記者表示。
據透露,物流業振興規劃可能包括放寬市場準入、簡化行政管理、規范物流市場秩序、調整物流稅費、支持專業物流發展、推進物流標準化信息化建設、加快對外開放、簡化通關程序、重視人員培訓等多方面內容。其中,稅費政策的調整最受關注。有券商分析人士認為,可能出臺的規劃中,最為直接的政策包括調低倉儲配送企業營業稅、擴大營業稅差額征收等政策。目前,倉儲、配送業等物流企業營業稅的稅率為5%以上,相對于行業毛利率而言稅負較重。因此,有可能出臺相關政策將倉儲、配送等各個物流環節的營業稅稅率與運輸企業統一。一旦相關政策出臺,專業從事倉儲、配送及專業的供應鏈公司將較大程度受益,如中儲股份、怡亞通、外運發展和飛馬國際等。
此外,有券商研究員認為一些地區性的龍頭企業也可能率先受益。該人士指出,現代物流業已被上海市政府確定為未來發展的支柱產業,預測上海到2010年進出口貨物量將達到4900億美元。同時,“長三角”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將為上海現代物流業帶來巨大發展空間。上海強調要抓住“長三角”經濟圈加快融合的契機,做大做強物流板塊。在此背景下,交運股份等上海本地物流龍頭可望從中獲益。
“出臺的產業振興規劃對于物流行業長期健康發展的意義不言而喻。”有券商研究機構人士對記者表示,不過,他強調,規劃更著眼于行業的長遠發展,期間無疑會伴隨行業內部的洗牌、整合,這對于物流行業上市公司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短期而言,政策利好會給物流板塊帶來熱情的資金,但長期來看,這股熱情終將隨著上市公司業績的浮沉而歸于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