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商貿物流工作會議上的報告
2009-3-5 15:2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 張志剛
(2009年3月4日)
同志們:
這次全市商貿物流工作會議的主要內容是,總結2008年全市商貿物流工作,分析形勢,研究部署2009年工作。目的是總結經驗,認清形勢,落實措施,凝聚力量,努力推進商貿物流業又好又快發展。一會兒,李秀芝副市長將作重要講話,我們一定要領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
一、2008年商貿物流工作的簡要回顧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圓滿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全市商貿物流工作得到整體推進,重點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全市完成進出口總額17675萬美元,同比增長107.6%;其中出口14087萬美元,增長204.1%。實際直接利用外資完成5200萬美元,增長8.6%。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6.2億元,增長24.8%。
(一)對外貿易取得新突破。2008年,在國際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的不利情況下,全市對外貿易實現了快速增長,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率和出口增長率均居全自治區首位。外貿主體隊伍進一步壯大,擁有對外貿易經營資格的企業達到199家,較上年新增29家;有出口業績的企業達到27家。工業產品出口進一步增加,總額達到9086萬美元,同比增長4.4倍,占全市出口總額的64.5%,增長率和所占份額均創歷史最好水平,出口產品結構調整取得重大突破。出口市場進一步擴大,我市產品共出口到五大洲37個國家和地區;對歐美高端市場出口大幅增長,對非洲、大洋洲和拉美等新興市場的出口也有所增加。2008年,我們進一步加大了對外貿企業的日常協調服務力度,為重點工業品出口企業做好原料進口、加工貿易辦理和配額爭取等工作,協助霍煤鴻駿公司完成氧化鋁進口61萬噸、潤鳴新素材公司辦理加工貿易原料進口7000噸,確保了企業外貿訂單的順利完成。
(二)推進物流產業發展取得新突破。主城區8個重點物流項目預期目標基本實現,“一核雙環六線”的主體物流構架基本形成,以煤炭、建材、生資、糧食為主的大宗物流形成規模,物流業支撐與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日益突顯。物流產業增加值完成70億元,同比增長17%,在第三產業中的比重達到30.5%。沈陽鐵路局和營口港集團合作建設通遼集裝箱內陸港項目落戶我市,是蒙東地區唯一以集裝箱運輸為主的內陸港。奈曼旗積極整合物流資源,建設市場,提升活躍了城鄉流通。
(三)農村牧區市場體系建設取得新突破。“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連鎖農家店達到1005個,覆蓋全市105個蘇木鎮和國營農牧林場、780個行政村,鄉鎮蘇木覆蓋率達到100%,行政村覆蓋率達到37%,近150萬農牧民受益。庫倫旗堅持合理規劃布局、高標準建設,“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亮點。10家龍頭企業積極開展連鎖配送業務,其中日升日美公司農村物流配送中心具有了倉儲、運輸、信息服務功能,對所屬農家店貨物配送率達到了50%以上。清谷新禾、余糧畜業、開魯有銀三家“雙百市場工程”企業充分發揮冷鏈系統、質量可追溯系統的作用,農畜產品加工配送功能進一步提升,規模進一步擴大,已經成為拉動我市優質特色農畜產品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開魯縣積極開展“新農村商網”信息工程建設,依托農村經濟合作組織開展季節性網上購銷對接,得到了商務部的好評,為我市全面建設農村商務信息網絡積累了經驗。
2008年,是全市商務工作整體推進的一年,我們在利用外資、加大行政執法力度、規范商務執法、維護城鄉市場秩序、保證食品安全及特種行業管理、加強貿促系統建設等方面,開展了有效的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圍繞著發揮職能、強化服務、提高素質、轉變作風,加強了商務部門的自身建設。全市商務部門整體精神風貌良好,形成了上下一致,努力為社會服務、為民眾服務、為企業服務的良好風氣,贏得了各界的認可和好評,去年市商務局被評為全市政風行風建設先進單位。
一年來,我們經受住了各種考驗,付出了艱辛努力,取得了顯著成績。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在全市商務工作中仍存在著許多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消費不旺,第三產業發展與“三化”進程不相適應;二是對外貿易增速雖然很高,但是規模太小;三是利用外資領域不寬、層次不高;四是農村牧區流通體系建設亟待加強;五是商務工作隊伍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還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的要求,自身建設有待加強。
2008年恰逢我國改革開放30周年。30年來,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歷程,我市商貿流通業發生了巨大變化。打破了計劃經濟時期以國有制為主體,效率低下、功能缺失的流通體系;構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民營和個體私營經濟為主體,功能齊全、流通順暢、商業網點遍布城鄉的商貿流通新體系。30年來,對外貿易和利用外資從無到有,規模不斷擴大。商貿流通管理部門由多個職能單一的部門,整合為具有統籌國內外貿易、國際經濟合作和有關特種行業發展職能的綜合經濟主管部門。30年來,商貿流通業對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越來越大,已經成為我市增加稅收、擴大就業、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產業。30年的發展變化證明,改革開放是商貿流通業發展振興的不竭動力;30年的發展成果,為全市商貿流通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30年的發展變化證明,商務人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大有可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以更大的膽略擴大對外開放、引進國外資金、開拓國際市場、發展對外貿易;以更大的氣魄發展物流產業,打造蒙東乃至東北地區的交通物流中心;以更大的力度推動流通創新,構建大市場、大商貿、大流通的格局;以更加有力的調控加強市場監管,確保開放競爭、繁榮有序的市場秩序。
二、關于2009年全市商貿物流工作
今年,受國際金融危機蔓延和世界經濟衰退的嚴重沖擊,我市商貿物流工作面臨的國內外環境會更加復雜,面臨的任務將更加艱巨,面臨的挑戰將更為嚴峻。做好2009年的商貿物流工作,對于保持全市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009年全市商貿物流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市委三屆四次全委擴大會議、市人大三屆二次會議和自治區商務和口岸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保企業、保投入、保增收、保民生”的要求,努力擴大消費需求和保持外貿穩定增長,著力抓好物流重點項目建設,促進第三產業加快發展,推進打造區域物流中心城市,開創全市商貿物流業發展的新局面,為促進全市經濟和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主要預期目標是: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1.8億美元,增長2%;直接利用外資5500萬美元,增長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00億元,增長20%。2009年重點抓好以下五項工作:
(一)搞活城鄉流通,擴大消費需求。搞活城鄉流通,擴大消費需求是今年商務工作的首要任務。要以加快農村牧區市場體系建設、促進服務業發展為重點,統籌城鄉市場協調發展,努力擴大城鄉居民消費。
一是繼續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全市新建和改造農家店500家,農家店總數達到1505家,農家店鄉鎮覆蓋率達到100%,行政村覆蓋率達到60%以上。鞏固、提高日升日美公司農村物流配送中心,使其成為內蒙古東部區“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采購聯盟核心企業,對所屬農家店的配送率達到80%以上。扎旗謙順公司、庫倫力元公司、奈曼天平公司和開魯鴻運商城四個龍頭企業啟動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對所屬農家店的配送率要達到60%以上。同時,積極推進“農超對接”,重點抓好日升日美、進前佳等連鎖超市和清谷新禾、老哈河等農產品加工企業與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對接,建設農產品直采基地和覆蓋農產品生產、加工、運輸、銷售全過程的冷鏈系統和物流配送中心。
二是繼續實施“雙百市場工程”。重點支持三農公司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建設,進一步完善開魯有銀公司冷鏈系統。啟動旗縣蘇木鎮農貿市場標準化升級改造工程,每個旗縣要抓好1-2個農貿市場試點。推進實施“農村牧區信息網絡工程”,積極組織開魯縣紅干椒協會、蔬菜協會開展農產品購銷網上對接,爭取使開魯縣列為商務部“農村商務信息服務工程”試點地區,構建起覆蓋各蘇木鄉鎮、村屯,集信息發布、交易對接、咨詢互動三大功能于一體的農村商務信息網絡。
三是推進“雙進工程”建設。深入開展以“便利消費進社區,便民服務進家庭”為主題的城市社區商業“雙進工程”。在科爾沁區“百花新城”小區已經成為商務部“社區商業”示范社區的基礎上,在主城區選擇1-2個社區,通過積極引導和協調服務,使大中型服務企業進入社區建設家政服務網絡、完善社區商業功能,為居民提供物美價廉、方便快捷、安全衛生的消費便利場所。同時,要依托現有家政企業,建立通遼市家政服務網絡中心。積極開展社區菜市場標準化改造示范,在主城區抓好5家以上示范菜市場。
四是扎實做好家電下鄉工作。積極推動旗縣以下家電銷售網建設,使注冊網點鄉鎮蘇木覆蓋率達到100%,推動農村牧區消費結構升級和消費規模擴大。要建立相應的實時監控機制,及時準確掌握工作動態;建立專門的工作檔案,定期對本地區家電下鄉推廣情況和效果進行評價;設立相應的投訴電話和信箱,受理社會各界的舉報和投訴。要與財政、工商、質檢、公安部門,鄉鎮村基層組織,以及承擔家電下鄉任務的企業和基層網點,建立緊密的聯系協調機制和信息渠道,及時發現并有效解決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同時,加強對銷售企業、銷售網點及維修服務網點的考核,特別是要加大對產品質量和價格的監督管理,開展富有成效的宣傳和促銷活動,嚴格銷售服務及維修標準、退換貨處理、信息系統及發票使用等方面的檢查。在3月末之前必須完成所有網點銷售企業的登記注冊,開通健全的信息系統,并抓緊組織貨源,4月份所有銷售企業全部啟動銷售。全年要組織3次以上大型促銷宣傳活動,做到“家電下鄉”家喻戶曉,使大多數農牧民家庭受益。
五是培育消費熱點,促進消費升級。依托百貨超市行業協會和餐飲行業協會,組織開展“名品進名店”評選活動,餐飲住宿業開展“創建綠色飯店”評比活動,爭取有2家以上被評為國家級綠色飯店。開展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試點和二手車交易市場、報廢汽車回收企業升級改造,爭取我市列入國家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試點城市。嚴格典當業的準入和日常業務監督,鼓勵具備條件的典當企業設立分支機構。加強拍賣行業自律,建立拍賣企業信譽管理機制和退出機制。做好直銷網點的初審、核查工作。繼續加強成品油市場監管,嚴格準入機制和退出機制,促進我市成品油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二)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保持對外貿易穩定增長。保持對外貿易穩定增長是我們的一項長期任務。要采取有效措施,著力推進出口主體多元化、出口商品多元化和出口市場多元化,推進對外貿易便利化,保證對外貿易穩定增長。
一是扶持好重點企業。利用好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外經貿區域協調發展資金、農產品貿易促進資金等國家政策性資金,重點扶持萬順達公司、潤鳴新素材公司、清谷新禾公司、扎旗正達公司、科爾沁牛業公司、五豐公司、興合化工公司、泰爾諾公司、三農公司、澳豐公司等10家充分發揮我市資源優勢,出口潛力大、帶動作用明顯的企業。做好對鴻駿鋁業、通順碳素等工業品出口重點企業的服務,努力擴大工業品出口規模。
二是做好重點項目的申報、建設工作。抓好清谷新禾公司農產品檢測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和科爾沁牛業公司、扎旗正達公司、三農公司、蒙鵝鵝業公司農產品溯源體系建設等出口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項目;潤鳴新素材公司、興合化工公司創新性產品技術研發項目;老哈河公司 “老哈河”品牌推廣建設項目;清谷新禾公司33萬畝有機農產品基地建設、扎旗正達公司5萬畝有機綠豆基地建設、泰爾諾公司4萬畝蕃茄種植基地建設以及 11個重點育肥牛場建設等農畜產品出口基地建設項目。
三是進一步發展加工貿易。發揮我市交通、區位、能源、勞動力資源等優勢,吸引沿海地區加工貿易企業向我市轉移,完善善我市加工貿易基礎設施和配套功能,積極申辦加工貿易轉移重點承接地,推進我市加工貿易轉型升級。
四是進一步推進貿易便利化。提高對外貿易經營資格備案登記和加工貿易審批效率,積極爭取開展自動進口許可證辦理業務。協調好海關、商檢等部門,指導企業規避貿易壁壘,提高企業應對貿易摩擦的能力。協調稅務、財政部門,幫助企業做好出口退稅和進口貼息等項工作。加強與上級商務部門的聯系,為企業爭取并辦理好氧化鋁和供港活牛等進出口配額。
(三)改善投資環境,提高利用外資水平。進一步優化環境,簡化外資審批程序,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務水平,努力使外資項目早注冊、早開工、早發展。確保至卓飛高公司電路板項目、通遼中科天元公司淀粉下游化工產品項目、康臣藥業公司中成藥項目資金到位。重點抓好開魯大唐風電和后旗3000噸多晶硅項目的跟蹤、服務工作。進一步拓展利用外資新渠道,將對國外招商引資與吸引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相結合,列入全市專業招商隊伍工作日程。依托今年在呼市舉辦的第九屆中日經濟合作會、廈門“9.8”投洽會、哈洽會等展洽活動,積極吸引沿海地區勞動密集型外資企業向我市轉移。充分發揮貿促會對外交流多、聯系渠道廣的優勢,加強與發達地區企業和國際知名企業、集團的交流與合作。要在去年組建2個縣級國際商會基礎上,再爭取組建1-2家縣級國際商會,并組織會員企業赴發達地區學習考察、洽談合作項目。進一步加快對外經濟合作步伐,積極爭取國外無償援助項目,組織好對外勞務輸出,探索開展服務外包和對外工程承包。
(四)加大執法力度,規范商務執法。整合、充實、加強現有的執法力量,建立執法協作機制,與公安、農業、衛生、工商、質檢等部門密切配合,建立跨部門的信息通報、聯合調查、案件移送等工作機制,開展商務聯合執法。將日常監管與專項整治相結合,及時糾正、查處商務領域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市場秩序。切實加強市場監測預警,監測樣本企業要由去年的82家增加到100家以上,抓好開魯、奈曼兩個城鄉市場信息服務監測試點工作。進一步加強屠宰行業管理,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年內完成全部定點屠宰企業換證、換牌工作;完成對3—5家中小型屠宰企業的標準化改造,力爭到2012年全部城關鎮屠宰企業實現升級改造;按照鄉鎮覆蓋率不低于95%的要求,做好旗縣畜禽定點屠宰設置規劃。在各旗縣市區全面啟動酒類備案登記管理工作,完成全市農村鄉鎮蘇木酒類經營業戶備案登記。做好中央和地方儲備工作,爭取中央活畜儲備和凍肉儲備項目落戶我市,建立東部區活畜及凍肉儲備中心;增加國家扶持的邊銷茶等少數民族特需品的儲備。
(五)以項目建設為重點,大力推進物流產業發展。全面實施《通遼市物流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今年重點對開發區物流資源進行整合、提升,依托通遼北火車站和省際大通道的交通區位優勢,整合煤炭物流中心、木材交易市場、瑞豐汽貿園、金播化肥儲備交易中心、農機市場、果蔬批發市場和通遼集裝箱內陸港等物流資源,按照占地7000畝、年交易額100億元的目標進行規劃建設,通過3—5年努力,建成蒙東規模最大、設施完備、功能齊全、服務一流的綜合物流園。圍繞加快發展煤炭、建材、生資、糧食等大宗物流,繼續實施重點物流項目專項推進,對通遼集裝箱內陸港、通遼物流園、通遼航空物流園等13個重點物流項目實行落實建設主體、落實預期目標、落實推進措施、落實責任人制度,務求取得預期效果。同時,要加快建設后旗貫通物流園區、開魯慧通物流園區和東北亞物流園區、奈曼華明物流園區、扎旗正達物流園區、霍林郭勒市東陽物流園區和再生資源回收物流園區等一批物流園區。積極為物流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給予優惠政策和金融信貸支持,讓本地物流企業增強信心,讓外來物流企業安心置業,幫助物流企業打造品牌、提升形象。開展好物流企業的評估升級工作,搞好物流產業發展統計。2009年全市物流產業要實現大發展,物流增加值達到80億元,同比增長14.3%;貨運總量1.8萬噸,增長20%;集裝箱吞吐量2萬標箱,增長22.2%。
三、進一步加強商務部門自身建設
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商貿物流業發展的難度進一步加大,完成好市委、市政府交給我們的任務,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必須加強自身建設。
(一)進一步增強責任感。2009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市委、市政府要求確保全市經濟實現平穩較快增長,確定了第三產業增長22%的預期目標,市委、市政府對商貿物流業的發展寄予了新的希望。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強做好商貿物流工作,為全市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做貢獻的責任感。增強責任感,要敢于面對困難,敢于肩負重擔,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堅韌的氣魄,扎實高效地抓好各項工作。
(二)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全市商務系統要弘揚和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求真務實,就是要研究政策,掌握信息,積極與上級商務部門協調密切關系,一項政策一項政策地研究,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地對接,一筆資金一筆資金地爭取,充分利用當前國家大力搞活流通、擴大內需的機遇,把我市商貿物流工作推向新階段;求真務實,就是要堅持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企業、深入到人民群眾之中,一個企業一個企業地研究,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解決,以優質的服務、有效的行動、人民群眾歡迎的作風,把我們每一項工作做好。按照市委的要求,我們制定了“保企業、保投入、保增長、保民生”的15條實施意見,各級商務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
(三)進一步加強協調配合。商務工作是一項綜合經濟工作,做好商務工作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需要有關部門的協作支持。各級商務部門一定要積極主動地同發改、財政、經委、海關、商檢等部門溝通、配合,爭得政策支持、資金支持和信息支持。做好商務工作,更需要全市各級商務部門上下一致,協調配合,形成合力。要進一步加強商務部門網絡建設,加強市縣兩級商務部門的溝通聯系和信息交流。
(四)進一步加強機關建設。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的理念,以學習實踐活動推動工作。切實加強機關黨的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落實好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行風政風建設,做到勤廉兼優,廉潔從政,建設風清氣正機關。繼續加強老干部工作,為老干部多辦實事、多辦好事。要進一步加強學習,提高干部職工的政治素養和現代經濟理論素養,提高在復雜形勢下做好商務工作的本領,努力創建“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廉潔型”文明和諧機關。
同志們,今年的商務工作任務繁重艱巨,責任更加重大。我們一定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同心協力,頑強拼搏,以商貿物流業發展的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60周年和通遼撤盟設市1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