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信息化資訊

智慧的地球智慧的中國

2009-3-3 10:15: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IBM大中華區首席執行總裁錢大群 
IBM大中華區首席執行總裁錢大群 
    ●●當全世界還有8億多人口在饑餓的時候,因為供應鏈沒有效率,食品從出廠到上架,平均一年造成40多億元的浪費。 
    ●●假如我們的救市,只是修補過去或者拿過去的觀念,繼續修高速公路或者建基礎建設,而沒有辦法把創新的觀念接起來,相反接起來以后這些振興計劃的投資,不但可以振興經濟,甚至于使未來更具有競爭力。 
    ●●今天要做一個智慧的工作,要把上下游結合起來可能不是一個企業能夠做到的。比如,中國有8億只豬,我們要知道從產地到什么地方屠宰、什么地方運送、運送過程中有沒有安全的管理、是不是衛生合格。這一系列下來使產銷連接起來,整個成本會下降,我們所有人食用的都是安全衛生的肉。這不是某一個單位可以做的,是需要很多單位聯合起來才能突破。 
開創突破危機要有新的做法 
    今天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全世界的接軌,已經不是獨善其身了,中國企業碰到的問題和全世界的變化都很有關系。這不僅是經濟層面,當能源有上下起伏的時候,中國也會有危機。此時此刻,當碰到危機的時候,我們想提出如何變成一些轉機、如何創造一些機會。很多企業很困惑的是怎么樣減少開支?怎么減少能源消耗?我們想提出的是,這些是很重要的,但同時,更重要的不是一味的緊縮,而是如何向前走,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此時此刻,因為一些新的能力,可以解決一些我們以前做不到的問題。舉幾個例子,第一是當我們談到能源危機的時候知道,即便在美國,當發電以后,要輸送到一個家庭或者輸送的過程因為沒有智能的設備,輸送過程平均浪費40%~70%。第二個例子,在洛杉磯一個小區,這個小區要找不到停車位,一年下來這個小區里的車子會浪費5萬噸以上的油。還有,當全世界還有8億多人口在饑餓的時候,因為供應鏈沒有效率,食品從出廠到上架,平均一年造成40多億元的浪費。 
    可以看到很多這樣的問題。大家想到金融危機的原因是國外一些銀行做了很多創新的產品提供客戶,可是沒有進一步預估可能有的風險,只是把它的風險轉嫁給別人。所以當風險發生的時候,而沒有辦法主動的去應對風險。這都是眼前的問題,事實上,此時此刻當危機變成轉機的時候,我們有能力解決這些問題。 
    我們做過一個調查,在北京市因為交通擁堵,350萬輛車平均每天浪費45分鐘。因為沒有很健全的電子醫療的病例,當你要到另外一家醫院去看病的時候,可能你的檢查,平均一個人額外的花費是1000元。這些是一些大的問題。雖然經濟有一個寒冬,只要我們樂觀來看,一起配合,可以解決一些以前解決不了的大問題。 
    為什么這個時候我們有更好的機會可以解決大問題呢?有幾個發展方向:第一個發展方向是信息。今天有太多的信息,收集以后經過處理變成很有智慧的知識。今天每個人都有手機,很容易把手機的信息收集起來。今天平均每個人可以分享10億個芯片,大家有多少資料在上面?而每個芯片有十萬分之一美元。現在手機可以瀏覽很多很多的資訊,不管是在手機上提供、PC端上提供的或者在RFID端上提供的。因為互聯網的發展,在中國有2億多人口無時無刻不在網上做交流,這背后,今天處理這些資訊的能力大幅度的提升,使得前端收集的信息經過很快的互通以后,在后端處理以后可以提供出很多好的資訊,解決前面的一些大問題。這可以幫助企業做到以前做不到的事情,使得經濟體系除了修補原來之外還可以往前走。 
    例如,在北歐有一個很大的零售企業,它做的事情是,要很清楚要上架上柜的百貨公司欠缺的什么產品,大幅度降低生產的浪費,甚至在整個供應鏈里結合起來,從而提升競爭力。 
    假如用很正面的觀念看危機,今天的一些大問題,以前沒有辦法處理的,今天可以做積極的處理。只要我們花心思,結合相關組織和預算的能力,就可以一起創造出新的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能醫療、智能供應鏈,以及各式各樣的設備。 
互聯網+物聯網=智慧的地球 
    在碰到寒冬的時候,很多企業都想怎么渡過冬天,如何降低成本、如何緊縮甚至于是否要裁員。同樣全世界的政府,此時此刻都在想提出新的振興計劃。中國政府很快的提出4萬億元的投入,美國政府最近也批準了振興計劃,全世界的振興計劃超過300萬億美元以上。但我們想提出來的觀念,假如我們的救市,只是修補過去或者拿過去的觀念是,繼續修高速公路或者建基礎建設,而沒有辦法把創新的觀念接起來,相反接起來以后這些振興計劃的投資,不但可以振興經濟,甚至于使未來更具有競爭力。 
    前面舉的例子簡化來說就是今天有一個互聯網,因為有這樣的科學手段可以變成物聯網。這樣兩個結合起來以后,可以創造很大的智慧,可以提升你的競爭力。有人講,今天你做的不是虛擬經濟的建設,在實體經濟建設的時候,比如在造橋、鋪路、在機場,如何結合智慧的一端使得基礎的建設是有智能的基礎建設。我們第一屆論壇的時候說互聯網是很大的藍圖,我們希望在互聯網開創電子商務,我們把一個有價值的問題提升出來,此時此刻假如我們把實體的建設和物聯網結合起來的時候,我們可以開創以前做不到的更有智慧的城市、更有智慧的電網、更有智慧的企業,使得人類文明往前走。聽起來觀念不錯,但是有點虛。 
    最近有一個例子,IBM這一套的想法,在去年11月我們董事長在土耳其的論壇上第一次介紹,當大家碰到寒冬的時候,我們能不能正面的看,此時此刻把它轉換成機會,做一些以前做不到的事情。我們談完這個觀念以后,有幾篇報道發表,很有意思的是在發表的過程中,奧巴馬政府發現了IBM的這篇報道,直接和我們的董事長聯系,說我們正在規劃美國的振興計劃,你這些論點和觀點很有意思,我想了解一下。原來可能要花很多錢建設高速公路,現在怎么樣調整我的步調,使得不只是修補過去不夠的,今天的投資使得美國的經濟更成功。典型的是,他們看到有三個走向,他們決定把原來的錢再做調整,醫療建設做得更好,把智能的電網做好,如何把電的輸送變得更智慧,另外就是寬帶網絡建立起來。這三件事情,投入300億元的投資,預估可以創造90萬~100萬個的新的工作機會。所以奧巴馬最新宣布的辦法中,做了這樣的調整就是不只是修補它過去的布局,而是開創一個新的未來,包括新的工作機會。 
    類似的事件,在不同的政府有不同的優先次序,都很值得從這個角度思考。比如中國互聯網和寬帶網建設甚至比美國還要領先,可能就應該在這方面做投資。 
轉型中國擁有更多成功的機會 
    在當前的社會與經濟轉型中,中國或者中國的客戶為什么更有機會呢? 
    在我們連著全世界以后,如果我們做的對,中國企業和世界企業是站在平等的角度競爭。今天中國很大規模在做基礎建設,假如說這個基礎建設是智慧的基礎建設,不但能提升我們經濟增長,甚至使我們的國家更有潛力。 
    同樣的道理,今天我們的銀行已經是世界上前五大了。很多銀行談到為什么造成金融危機,就是很多世界銀行創造了很多金融手段,明明知道有風險,但是他們做的事情是把這個風險轉嫁給不同的單位去分散,并沒有能力預估風險。IBM最近做的事情是更加有智慧,很多的中央銀行都沒有信心說其現在有很多數據,IBM的超級計算機和我們結合起來幫助銀行預估風險在哪里。中國在做基礎建設的時候,假如我們用同樣的觀念,我相信我們就可以超越很多的競爭對手。 
    同樣的道理對企業也是一樣,雖然中國今年要保增長。我們不斷地要轉型到新興的服務型產業,以及制造業。在大環境改變的時候,IBM在全球分析的是每個制造業,比如說汽車業,寒冬過去以后會有成功的更好的汽車業。中國的汽車產業利用這個機會提升。在外面的汽車業碰到寒冬的時候,我們把它提升到高附加值的汽車業。 
    如果各個項目結合起來,解決以前的 “三農”政策,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假如我們一起合作的話,都可以取得大的突破。我們認為雖然是寒冬,但是只要我們做的對,中國的機會更大。 
    一個智慧的城市能夠做到交通盡量不要堵塞。新加坡等一些國家把這些消息收集以后知道哪一段是堵塞的,能夠大幅度的緩解交通的堵塞。今天一個新的智慧城市有什么可以做?大家設想四川重建是多好的一個機會,我們把這個新的觀念用在四川地震之后的重建。另外,今天在中國預算里有50、60座的核電站的開發。我們可以建設智慧的電網輸送,使它發的電不要浪費60%~70%。 
    在中國,我們如何把智慧的功能發揮出來?我們的研究人員在很多新興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有很多研究的工作,將來我們會進行了解和交流。但是在醫療方面最新出爐的200多億元的投資,可以開創6萬個工作機會,這十幾萬加起來以后,還有新的消費行為,可以再創造20多萬個新的工作。 
    換言之,我們可以用同樣的思路在大建設的時候或者一個企業建設的時候,套上智慧的觀念,開創新的工作機會甚至提升對人民的服務。 
多方攜手才能建設智慧的地球 
    在這樣的轉型過程中,智慧地球的理念如何落實? 
    首先,是領導力。改變的時候領導力是很重要的,IBM連續兩年對全世界CEO做訪問,最近一次針對全世界1100位CEO,邀請大家坐下來一起討論,這次調查也包括將近60位中國的CEO。 
    經過這兩年的比較以后,我們發現大部分的CEO說: “今天的環境里我一定要求新求變,否則企業沒有辦法有序經營。我過去的經驗,在轉型過程中不見得保證我能夠成功。所以我的信心和轉型成功的比例差距越來越大。” 
    在這個時候新的領導力才能把這樣一種新的智慧解決方案做起來。為什么剛才談的這些大問題以前解決不了,而今天可以解決。其實不是科技的問題,但是當談到醫療或者企業的時候,今天要解決這個問題,往往會跨很多企業,假如大家沒有辦法一起談到一個標準,你還是獨善其身是沒有辦法做到的。今天智慧的地球社會里的領導力不只是獨善其身成功,你要和大家合作,這樣才有機會把剛才這些問題解決,我們才會有大的收獲。所以,領導力事實上是一個新的挑戰。 
    今天要做一個智慧的工作,要把上下游結合起來可能不是一個企業能夠做到的。比如,中國有8億只豬,我們要知道從產地到什么地方屠宰、什么地方運送、運送過程中有沒有安全的管理、是不是衛生合格,這一系列下來使得產銷連接起來,整個成本會下降,我們所有的人食用的都是安全衛生的肉。這不是某一個單位可以做的,是需要很多單位聯合起來才能突破。科技的手段不太難,但是領導要解決的問題需要跨行業和跨平臺。這是新的挑戰。 
    其次,是如何落實。今天有一些科技手段可以做到以前做不到的事情。當年郭士納先生來到IBM,他說看起來電子計算機的模式每15年左右都會有一些革命性的改變,PC的興起到互聯網的革命。當年互聯網的革命到現在差不多15年,IBM這時候看到的是一個新的計算模型正在醞釀。前端不管是透過手機、RFID都可以收集成千上萬的資料,通過互聯網可以交流。再加上數據中心的處理能力加上云計算,事實上它的運算速度非常快,數據中心的資源又被充分利用,這是以前做不到的。這些信息化技術等,使得我們可以建設智慧的地球。(根據錄音整理,未經作者本人審閱)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