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快遞資訊

《郵政法》能否給予民營快遞“身份認同”?

2009-3-3 10:04: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牟云飛
    “我們在縣級申請一個網點執照時,至少要經過部、省、市、縣交通部門、工商部門層層審批。甚至申請的土地征用都批不下來。而外資幾乎是一路綠燈。我們在員工就業、上繳利稅等方面絲毫不比外資少,希望在《郵政法》出臺時,能讓民營企業享受與外資同等的待遇。”順豐速運 (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黃偉呼吁。
    2月27日,黃偉在 “我國快遞市場主體的準入、運營與退出規范”討論會發言。作為國內民營快遞的代表,他說出了眾多同行的心聲。
    隨著2009年外資快遞公司加速在中國布局,中國民營、國有快遞公司正面臨著市場份額萎縮的局面。
    受國家郵政局委托,在當日討論會上,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公布了一份 《我國快遞市場發展現狀分析與政策建議》課題報告。
    經過一年多對中國快遞市場的調查,該報告指出,目前我國利潤最高、技術與知識最為密集的高端國際快遞業務市場80%的份額壟斷在國際快遞公司手中。其中,業內著名的 “四大天王” (FedEx、DHL、UPS、TNT)就擁有70%以上的份額,而中端快遞業務市場,則被中國郵政快遞服務公司、少數幾家民營快遞巨頭主導。此外,進入門檻低、網絡運營和管理技術并不復雜的低端同城快遞業務,民營企業占到了85%的市場份額。
    中國社科院該課題組組長蔣建業研究員透露,由于中國入世承諾,規定2005年12月11日過渡期滿后,允許外商投資企業在華成立獨資企業經營快遞業務。而新 《郵政法》遲遲未出臺,國家尚未明確快遞服務的監管機構,法制建設的滯后、政府監管的缺位,給外資快遞企業創造了寬松的政策環境。
    報告指出,外資快遞公司大舉進入中國市場后,重點在我國重要機場進行國際轉運中心布點,構建高度發達的海陸空立體運營網絡,推進以沿海和中心城市為樞紐的網點布局,并向內地城市延伸。以現代化經營理念和高質量服務迅速占領市場。推進獨資經營戰略、大舉收購國內快遞企業,開拓國內市場。目前我國國內快遞市場30%的份額也被外資占據。
    黃偉透露: “我們快遞服務的效率、產品、成本不亞于外資公司,但是由于在政策審批上的種種限制,制約了我們的發展。特別是外資公司財力雄厚,除了收購之外,更能采用低價策略競爭。民營企業在經濟危機下業務量減少,也會給經營帶來壓力。”
    蔣建業表示,盡管民營快遞公司近年保持著40%~50%的市場增長率,但因為起點低,企業小、亂、散等問題嚴重。按照原 《郵政法》,信件類快遞服務完全由郵政專營。例外規定只適用于外資企業,對民營企業沒有任何靈活性法律條文規定支持,使得民營快遞市場身份得不到確認,只能依靠體制優勢在低端市場打拼,少數民營公司還存在瓶頸障礙。
    為應對外資競爭,2009年年初,中國郵政集團成立了中國郵政速遞物流公司,將EMS與物流業務進行了整合。中國郵政集團有關人士表示:“國務院曾八次批示,要求做大做強,希望我們能成為中國物流業的老大,培育出中國本土的FedEx。”
    國家發改委體制改革司司長孔涇源強調,未來的中國快遞市場改革,應當理性競爭,適度開放,但要實現國內主導,形成競爭與發展的平衡局面。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