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經濟增長何以“逆勢堅挺”
2009-3-29 21:3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珠三角是我國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最早最重的地區,但記者近日在珠三角核心地區的佛山市采訪時卻發現,以傳統制造業為主體的佛山經濟依然保持難得的逆勢堅挺勢頭。2008年,該市生產總值增長速度達到15.2%,在珠三角9市中居首位。盡管今年以來金融危機影響還在加深,但其一季度增速仍可望達到11%以上,全年可望超過13%。在當前全國上下眾志成城“擴內需、保增長”的形勢下,佛山經濟逆勢堅挺的經驗,值得關注和借鑒。
“三個為主”抗風險
佛山是我國重要的制造業基地,許多工業產品的產量居全國首位。佛山市市委書記林元和認為,佛山經濟增長保持堅挺的關鍵一點,是全市在金融危機之前已大刀闊斧地提早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形成相當強的抵抗風險能力。
記者調查發現,佛山經濟目前已形成以三方面為主體的結構優勢:
以工業實體經濟為主體。當前,工業經濟占了佛山市整個生產總值的65.3%。2008年,佛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591.72億元,增長19.3%,比珠三角平均增速高出7個百分點。一個區域以實體經濟為主,在實體經濟的基礎上延續與之相連的物流業、會展業、商貿業、金融業等等,這是很有抗風險能力的。
以本土民營經濟為主體。近年來,佛山各級政府不斷加強服務,促成了民營企業在這里發展“如魚得水”。目前,全市立足工業的民營經濟占了經濟總量的57%,發展比較協調、比較旺盛,這就避免了“候鳥經濟”現象,非常有抗風險能力。 以高端化、規模化經營為主體。佛山市近年大力培養規模企業,現在佛山市年產值1億元以上的企業有1500家左右,1億至100億元的企業有250家左右,100億到1000億元的企業有6家。由于形成規模企業為主體,而且規模企業形成了一個不斷發展的梯隊,因此區域經濟形成了一個比較強勢的抗風險“經濟肌體”。
記者了解到,盡管以傳統制造業為主體,但這“三個為主”使佛山經濟保持穩健發展,抗外部風險能力強,在珠三角9市中一枝獨秀。
構建抵御“共同體”
佛山市不僅提早形成較具抵御風險能力的經濟體系,在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后,政府和企業還聯手抱團構建起抵御“共同體”,充分發揮各自職責,形成有效化解市場變局風險的合力。
為了達到“措施準、出手快”,佛山市主要領導在危機發生后迅速牽頭進行了大量調查,理清情況,并及時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佛山市市長陳云賢表示,根據他在去年第四季度對全區130多家企業的調查,發現在這次金融危機受影響的企業有三類,即出口企業、與房地產行業相關聯的企業和中小企業。針對這三類企業均面臨資金緊張的狀況,佛山市政府投入2.2億元資金,引出全市67家擔保企業支持銀行放貸。在政府引導下,全市金融機構2008年放給中小企業的貸款180億元,有效緩解了中小企業資金困難的問題。
在危機面前,政府可以動用的資源是相對的。因此,在全力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的同時,佛山市還積極發揮企業在應對危機中的市場主體作用,及時總結推廣成功企業的應對做法。
開拓國際新興市場和擴大內銷份額,是佛山引導企業應對外需急劇萎縮的有效策略。針對家電巨頭美的集團去年出口逆勢增長30%以上的情況,佛山市政府及時總結其經驗,引導企業及時開拓中東、俄羅斯、南非等新興市場,取得了一定效果。
紡織業是受到這次金融危機沖擊最嚴重的行業之一,但佛山市三水區的佳利達紡織公司的銷售卻不降反增,而且增長勢頭很猛,其秘訣就是讓美國的分銷商成為股東,把經銷商的利益和企業利益直接掛鉤,同時按照國際標準組織生產。為防范國外市場風險,佛山市威仕達塑料公司在出口訂單接連不斷的情況下,采用第三方擔保的形式,有效地化解了境外客戶付款不及時和爛賬的風險。
佛山是我國最大的建筑陶瓷生產基地,但大多數企業的市場集中在大城市。去年以來,佛山市政府領導帶領企業先后到內蒙古、福建等地去擴大內銷市場,加大了對二三線城市甚至農村市場的開拓力度。廣東新明珠公司是佛山的一家大型陶瓷企業,公司去年把銷售重點放在縣級市場,有效拓展了市場空間。
搶占化危為機制高點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不僅尚未見底,而且還在蔓延加深。佛山市委書記林元和表示,佛山將在發揮已形成的抵御機制同時,把握金融危機形成倒逼機制和珠三角一體化加快等呈現出的良好機遇,努力在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狠抓自主創新、推動廣佛同城化等方面搶占制高點。
產業經濟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增強國際競爭力的最終體現,是贏得新一輪發展的先機。當前,佛山市堅持按照“關閉一批、扶持一批、引進一批”的方針,對高污染、高耗能的企業堅決關閉,毫不手軟。
陶瓷產業是佛山市經濟調整升級的一個重要抓手和突出亮點。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44家約占總數50%的建筑陶瓷企業自行轉產、結業或被依法關閉。作為佛山中心城區的禪城區,關閉或轉產的企業已占該區陶瓷企業總數的近70%。佛山市委常委、禪城區委書記梁毅民對記者說,通過調整提升,將使佛山的整個陶瓷傳統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可望打造成為節能環保、高端陶瓷產業鏈條集聚、總部經濟扎堆的“世界陶都”。
在科學提升現有傳統產業的同時,佛山還大力引進LED(發光二極管)、TFT-LCD(液晶顯示平板)、太陽能產業、光伏產業等高科技產業,并逐漸形成產業集群,推動全市真正向現代產業體系的方向跨越。
增強經濟抗風險能力的主要出路在于自主創新。借金融危機凸顯的結構性機會,佛山市政府大力推進企業自主創新。2008年,佛山在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比上年降低了3.5個百分點的情況,各級政府拿出10億元自主創新更新改造的鼓勵獎勵基金,帶動了企業220億元資金投入,使全市更新改造投入增長超過47%。
陳云賢表示,盡管金融危機來勢洶洶、破壞力強,企業發展受到一定困擾,但佛山基本發展的勢頭、走向和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格局沒有改變,全市經濟比較穩定,各有關方面對下一步的發展仍然非常有信心。他預計,隨著中央一系列保增長措施落實,佛山今年的經濟走勢應該呈現一種“V”字形,應該是從低向高走。“一季度,佛山將要確保11%的增長速度,全年將力爭實現13%以上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