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物流規劃:百里侯與千夫長建不成物流王國
2009-3-25 21:4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方田
3月13日,中國政府網上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印發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通知》及所附的《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全文中,我們看到了這樣的兩段話:
第一:打破分割封鎖,整合現有資源。改革現行物流業相關行業管理體制,打破部門間和地區間的分割和封鎖,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促進物流服務的社會化和資源利用的市場化,優先整合和利用現有物流資源,提高物流設施的利用率。
第二:鼓勵中小物流企業加強信息溝通,創新物流服務模式,加強資源整合,滿足多樣性的物流需要。加大國家對物流企業兼并重組的政策支持力度,緩解當前物流企業面臨的困難,鼓勵物流企業通過參股、控股、兼并、聯合、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進行資產重組,培育一批服務水平高、國際競爭力強的大型現代物流企業。
不妨這么說,在中國以中遠、中海、中外運等為代表的“中”字頭物流企業,可謂物流界之諸王列侯;而每地區省份也必有一兩家重點物流企業,此可謂百里侯;此外每個物流節點城市,也必有其千夫長。(方田注:《周禮》二千五百人為師,師帥皆中大夫……以師雖二千五百人,舉全數,亦得為千夫長。而“百里侯”,古時指轄治方圓百里的州官縣長之職。)
整合資源,是個別地方政府最擅長的“做大做強”手法。這兩年,一些省份為積極營造“億噸大港”,而將各個港口合并,甚至是不同城市的港口合并,這樣數字自然就上去了。而為了做大“重點物流企業”,各種相關聯的企業合并,也是一大捷徑。如此依托“整合而做大”或“大而不強”的“大而全”物流企業,最專長的便是從政府口袋里要來更多的資源。
可以預見,在物流業振興規劃出臺后,“加速重組”將被當成“和諧發展”的最主要手段,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將成為常態。然而,即使是物流企業重組,我們也要分而觀之取之,一種是純市場行為的企業重組,而一種則是由政府在背后推動的企業合并。當然不能說政府推動的重組就一無是處,然而所有行政命令式的企業重組,它的本質,還是物流業的分邦割地——這與真正的市場化重組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市場是一只無形的手,在物流運輸的競爭中顯露出與生俱來的盲目性,需要“計劃干預”的另一只手來平衡弊病。然而“另一只手”也同樣有過猶不及的弊端。
在 《物流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里面,我們也看到了兩大 “調整”方向,既打破分割封鎖,加快兼并重組。我以為,對于改革物流相關行業管理體制,打破部門和地區的分割和封鎖,我們要拍手叫好。而對于鼓勵“企業通過各種形式的資產重組,培育一批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現代物流企業”。我們則要小心一些,因為千夫長與百里侯建不成物流王國,如僅僅是通過重組而吞并來的“國內市場”,必然不具備國際競爭力。
國務院從國家高度出發,指出了“重點發展九大物流區域,建設十大物流通道和一批物流節點城市,優化物流業的區域布局。形成全國性、區域性和地區性物流中心和三級物流節點城市網絡,促進大中小城市物流業的協調發展”的發展方向,也是出于“打破分割封鎖”的重要考量。我以為,在物流領域呢,物流諸侯能夠圖強爭霸,這是好事;壞就壞在有的地方,國企控制了大多數優勢資源,卻不為國家社會發展計,反而會對行業發展不利。舉例說,四五年前,當國際大船公司馬士基在中國無理地提高操作費用時,中國的大船公司如果能站出來,對這一行為進行抵制,如此不但“愛國”,而有力于發展市場。但是中國的船公司卻是選擇了跟風漲價,可謂是乘火打劫,借機打壓中國貨代和貨主。
以政府對民營企業的一貫漠視,致使掌握優勢資源的國企對民營物流的排斥;外資物流企業為了擴張市場,卻又頻頻出手吞并?梢,真正民營的“民族物流企業”的路子并不光鮮。但是我仍認為,物流業不宜大搞“諸侯分封”,百里侯與千夫長必然建不成我中華物流王國。真正要實現物流強國,應體現在軟實力上,應該把戰場交還給市場,有服務與技術才有殺傷力;而有殺傷力的規;锪,才能造出最大效益。否則到頭來,還是變成了“諸侯誤國”了,個別省份的大型國有物流企業,架子不小市場乏力,這種現象也不是沒有例子可循的。
由此觀之,“行政推手”要扶持好“市場的手”,必須要先敢于打破分割封鎖,然后再談整合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