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RFID技術在軍事物流領域的應用研究

2009-3-24 16:1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文致力于通過以RFID技術為核心的軍事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構建來解決軍事物流效率、質量等問題。從簡要介紹了當前RFID技術在軍事物流領域的應用狀況入手,然后在此基礎上對基于RFID技術的軍事物流信息系統的構建提出了自己的設想.并就RFID技術軍事物流應用要關注的技術重點給出了幾點建議。 
    一、軍事物流概述 
    物流與軍事有著密切的關系,事實上,物流概念本身就誕生于軍事領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海軍出于軍事上的需要,引入了實物配送理論,對軍事物資供應實行物流管理,并在此基礎上發展了完整的物流理論。 
    作為現代物流體系的重要分支,軍事物流是現代軍事后勤體系的基石,當前比較權威的定義為:軍事物流是指軍事物資經由采購、運輸、儲存、包裝、維護保養、配送等環節,最終抵達部隊用戶而被消耗,從而實現其空間轉移的全過程。軍事物流的本質是通過向部隊用戶提供所需要的物資,解決部隊用戶在物資需求方面存在的數量、質量、時間、空間四大矛盾。其基本特點有:一是物流目標的復雜化。即追求軍事效益大于追求經濟效益的軍事目的性;二是物流質量的精確性。即在軍事物流配送中,數、質、時、空的四維性要高度精確;三是物流流行為的詭秘性。這也是軍事物流不同于社會物流行為的一大特性。 
    現代戰爭是典型的高消耗戰爭,軍事物資的消耗量空前增大,這對軍事物流供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軍事力量的保障難度與保障強度顯著提高,軍事物流對達到作戰目的的影響日益突出。圖2,以美軍為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個士兵作戰平均物資消耗量為6千克,而至伊拉克期間,這一數字已經增長至500千克,時隔80多年,軍事物資消耗增長將近100倍。由此可見,現代戰爭在很大程度上是后勤保障能力的較量。 
    二、RFID在現代軍事中的應用 
    一個完整的RFID系統具備有兩種關鍵能力。首先是數據識別、讀寫能力;然后是能滿足數據存儲和數據轉換的數據處理能力。獲取大量軍事物資倉儲、運輸過程中的實時數據,然后結合RFID軟件(包括應用程序和數據庫等)搭建的軍事物流管理平臺,完成數據傳輸,調節系統效率。達到對軍事物資數據處理的穩定、可靠、高效、大容量的目的,鏈接軍事物流動作的各個環節。實現軍事物流配送實體網絡和信息網絡的“無縫鏈接”。 
    (一)RFID在美國軍方的應用 
    最早將RFID技術應用于軍事物流的是美國國防部軍需供應局(DLA,Defense Logistic Agency),而目前對RFID技術應用最具代表性的也是美軍,美軍國防部對RFID技術的應用源于現代戰爭的需要。1991年海灣戰爭中,美國向中東運送了約4萬個集裝箱,但由于標識不清,其中2萬多個集裝箱不得不重新打開、登記、封裝并再次投入運輸系統。戰爭結束后,還有8000多個打開的集裝箱未能加以利用。后來美軍估計,如果當時采用了RFID技術來追蹤后勤物資的去向,將可能為國防部節省大約20億美元的支出。 
    美軍在海灣戰爭后作了深刻檢討,12年后,RFID技術更是在伊拉克戰爭中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檢驗。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