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趙洪祝:在應對挑戰中加快經濟轉型升級

2009-3-2 15:0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浙江面臨著國際國內宏觀發展環境的深刻變化,面臨著資源環境約束和要素價格波動的雙重壓力,面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和自身競爭優勢弱化的雙重壓力,面臨著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雙重壓力。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最根本的就是要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推進經濟轉型升級。 
    一、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是浙江積極應對國內外宏觀發展環境深刻變化的戰略抉擇。2008年以來,全球金融危機愈演愈烈,影響越來越深。在這種形勢下,浙江省認真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關于轉變發展方式的要求,保持了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全年生產總值突破了2萬億元大關,人均生產總值超過6000美元。但經濟運行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難。一是外向型經濟增長明顯回落。從外貿出口看,紡織服裝等主要產品出口增長大幅回落;從引進外資看,實際外資增速逐月回落。二是工業生產和企業效益明顯回落。2008年第三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各月增速均在10%以下。三是三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明顯減弱。2008年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增幅僅為4.5%,同比回落2.8個百分點;出口總額實際增幅10%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同比回落1.4個百分點。但總體來看,國內外宏觀形勢的深刻變化,在帶來嚴峻挑戰的同時,也蘊藏著新的發展機遇。我們只有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步伐,才能有效應對當前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把危機轉化為機遇,實現新一輪又好又快發展。 
    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是浙江在全國新一輪區域發展中繼續爭先創優的必然要求。隨著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深入實施,東部地區率先發展,西部大開發深入推進,中部地區快速崛起,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灣和海峽西岸等城市群和經濟圈建設加快,形成了區域經濟競相發展態勢。目前,浙江發展面臨的形勢,可以說是前有“標兵”,后有“追兵”。從“追兵”看,2008年全國地區生產總值超過萬億元的省市有9個,浙江列第4位,排在我省后邊的河南、河北分別達到15058億元和13863億元,與浙江的差距有縮小趨勢。從“標兵”看,上海、江蘇、廣東、山東等沿海發達省份紛紛把加快經濟轉型升級作為實現新一輪發展的重大戰略,正在培育形成新的競爭優勢。經濟發展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慢進也會退。如果浙江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爭創發展新優勢,拓展發展新空間,就會在新一輪發展中擴大與“標兵”的差距,就有被“追兵”趕超的可能,難以實現科學發展、率先發展和繼續走在前列的既定目標。 
    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是浙江破解發展難題、實現新一輪發展的根本途徑。改革開放以來,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尚未根本解決,經濟粗放型增長的格局尚未根本改變,與科學發展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從三次產業看,工業總體上處于產業鏈的低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相對滯后,服務業比重偏低,農業規模化、產業化水平較低。從自主創新能力看,技術創新體系還不完善,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比較薄弱,消化吸收再創新和自主研發能力不強。從人才資源看,高層次創新人才嚴重短缺,每百萬人研發人員數量分別為廣東的78%、江蘇的58%、遼寧的56%,人才總量中高級技術職稱人員僅占3.9%,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從資源環境看,能源資源日趨緊缺,土地供需矛盾不斷凸現,環境壓力進一步加大。發展中出現的這些矛盾和問題,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共性問題在浙江的具體反映,其本質和根源是發展方式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途徑在于,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牢牢把握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的正確方向 
    在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我們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國際金融危機。對此,既要客觀地認識危機造成的影響,更要從浙江實際出發,冷靜地分析走出困境的機遇和條件。目前要把握好三個重要機遇:首先,國際金融危機和世界經濟走低,為我省企業“引進來”和“走出去”提供了新機遇,有利于我們收購國外優質資產和知名品牌,吸引海外人才為我所用,引進先進技術和裝備;其次,國際原油及大宗商品價格快速回落,為我省解決能源和資源短缺問題提供了新機遇,有利于我們兼并國外能源和資源型企業,加快建立石油等能源儲備;第三,國內外消費結構和市場變化,為我省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提供了新機遇,有利于我們鼓勵企業加強自主創新,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加快裝備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當前,我們更要牢牢把握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的正確方向,穩健扎實地處理好五個關系。 
    正確把握著力當前與著眼長遠的關系。近來,我省經濟增長速度出現了明顯回落,預計這種調整還將持續一段時間。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重在解決當前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為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奠定良好基礎。而推進經濟轉型升級,是從源頭上解決長遠發展問題、促進經濟長期穩定增長的根本所在。要按照“標本兼治、保穩促調”的總體思路,既著力當前,落實“治標”之舉,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又著眼長遠,研究“治本”之策,實現速度、質量和效益的統一。 
    正確把握增強優勢與轉化劣勢的關系。推進經濟轉型升級,既要做好存量文章,加大存量調整力度,不斷鞏固和發展原有優勢,更要做好增量文章,積極挖掘潛力,變劣勢為優勢,以增量帶動存量的調整和優化。民營經濟、專業市場等方面是我省的先發優勢,民間資本充足、山海資源豐富是我省的資源優勢。我們必須進一步創新思路、創新體制、創新舉措,讓現有優勢不斷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同時,要做好增量文章,以發展支撐力強的大項目為依托,努力把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海洋經濟和欠發達地區發展培育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正確把握“走出去”與“引進來”的關系。“引進來”是為了加快發展,但“引進來”要注重質量,要從招商引資向招商選資轉變,從引進資金向引進先進技術、人才和管理轉變,從單純引進外資向引進外資和引進內資轉變,以不斷優化我們的產業和企業結構。積極“走出去”更是戰略重點,是為了更好地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不斷拓展新的發展空間。我們要善于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不斷提高開放的質量和水平,在國際、國內區域合作與競爭中推進經濟轉型升級。 
    正確把握政府主導與企業主體的關系。加快經濟轉型升級,離不開政府調控“有形之手”與市場機制“無形之手”的有機結合,離不開政府與企業的共同作用。既要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研究確定推進轉型升級的總體思路、目標任務和政策舉措,優化配置公共資源,加大政策引導和支持力度;又要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引導企業優化產品結構,增強市場應變能力和競爭力。 
    正確把握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的關系。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是辯證統一的,發展經濟是基礎,改善民生是根本目的。只有堅持以人為本,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轉型,才能充分激發人的創新創造活力。要全面統籌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工作,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經濟發展的成果體現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體現在滿足人民物質文化需求上,體現在人的全面發展上,真正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著力在經濟轉型升級重點領域取得突破 
    加快經濟轉型升級,關鍵在于緊密結合浙江實際,抓住關鍵領域與薄弱環節,集中力量重點突破,推進浙江制造向浙江創造跨越,推進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邁進。 
    堅持以自主創新為中心環節,加快建設創新型省份。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核心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要加快構建區域創新體系,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龍頭企業,共建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和科技創新工程。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鼓勵企業選擇創新重點,集聚創新資源,加大研發投入,不斷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技術和產品。加快實施“百千萬科技創新人才”工程,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支持企業加大創新投入,促進科研開發及成果產業化。 
    堅持以產業優化升級為基本途徑,加快建立現代產業體系。推進經濟轉型升級,關鍵在于通過產業優化升級,實現由粗放型增長向集約型發展轉變。要以建設國際先進制造業基地為目標,規劃和建設好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和鄉鎮工業功能區,使其成為產業集群的核心區域。加快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著力培育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大企業大集團、一批專精特新的行業龍頭企業、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創新型企業。要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促進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把高效生態農業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主攻方向,加大農業投入,穩定糧食生產,全面提高農業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和產業化水平。 
    堅持以擴大內需為導向,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的增長格局。在消費方面,要把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健全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作為根本舉措,千方百計開拓國內市場。在投資方面,要把重點放在“重大項目建設行動計劃”上,大力增加對創新要素的投入,增強經濟發展后勁。在出口方面,積極調整市場結構,以國際市場為主的企業要注重開拓國內市場,以歐美市場為主的企業要注重開拓俄羅斯、東盟、拉美等新興市場,以低端產品市場為主的企業要注重開拓中高端市場。各類企業要積極順應市場和消費結構變化,加快傳統產品升級換代和企業營銷模式創新,運用現代流通形式,拓展新的市場空間。 
    堅持以節能減排為突破口,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解決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關鍵是要加大生態建設和污染減排力度。要加快實施“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行動計劃”,著力解決各地突出的環境污染問題,確保完成節能減排目標。創新土地利用方式,認真推廣集約用地的好經驗和好做法。大力發展新型能源、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強與資源型地區間的能源合作。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形成節約能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以實施“811”新三年行動計劃為抓手,加大環境整治和保護力度,提高生態質量。 
    堅持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加快構建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以實施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為契機,進一步明確重點開發區的戰略定位,優化開發區塊的產業空間布局。加快三大都市經濟圈和浙中城市群建設,大力發展中小城市和中心鎮,提高縣域發展活力。做好“海上浙江”和“山上浙江”兩篇大文章,把發展臨港經濟作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平臺,加強沿海城市臨港產業布局的協調互動,大力發展大港口、大路網、大產業、大物流。創新扶持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思路,推動欠發達地區與發達地區的產業和勞動力雙向流動。同時,依靠新型城市化與新農村建設雙輪驅動,促進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統籌城鄉要素配置,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