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世界中心將移向印度洋 中印為之展開較量

2009-3-2 15:0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1世紀世界中心將是印度洋。” 
  美國國際安全專家羅伯特-卡普蘭在美國外交協會(CFR)發行的世界著名專刊《外交事務》最新號發表了上述主張。時事月刊《大西洋》的記者卡普蘭著有《巴爾干鬼魂》、《東進韃靼大地》和《帝國最前線》等書,是對歷屆美國政府的外交政策產生過巨大影響的人物。
  德國納粹、日本帝國、前蘇聯和紅色中國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冷戰時期的主角全都在大西洋或太平洋上,所以最近全球關注的焦點也都圍繞著這兩大洋而發生。但是,最近頻繁發生的索馬里海盜事件和去年11月在印度孟買發生的恐怕事件等重大事件的幕后勢力都離不開印度洋。
  卡普蘭說:“這就表明,印度洋已經成為國際事務的中心舞臺。”他還預測,如果資源需求量龐大的印度和中國正式打響關于印度洋制海權的爭奪戰,那么印度洋的戰略重要性會進一步增強。”以下為來稿提綱:
  印度洋為何如此“受寵”?
  當今世界可謂是噴氣機和高科技的時代,但海洋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世界90%的貨物貿易和65%的石油通過海洋進行運輸。其中,印度洋又是物流中樞,承擔著50%的集裝箱貨物及70%的石油產品的運輸。例如,貨物運輸量占全球貿易40%的馬六甲海峽和占據全球石油出口運輸40%的霍爾木茲海峽都是印度洋的一部分。
  印度洋又是流經非洲至東南亞的全世界大部分穆斯林國家的海洋。被稱為“戰爭導火索”的索馬里、也門、伊朗、巴基斯坦都比鄰印度洋,故這里隨時有可能爆發戰爭。然而,目前中國和印度在印度洋上開始了經濟、軍事較量,以確保能源。縱觀印度洋,就能夠洞悉21世紀的國際權力政治局勢。
  印度欲變印度洋為“內海”
  繼美國、中國、日本之后,印度即將成為全球第四大能源消耗國。印度的九成石油從波斯灣進口、煤炭的大部分則從非洲莫桑比亞進口等,對印度洋的依賴程度相當高。
  印度從很久以前就與中東石油國家展開頻繁的經濟交流,其目的也是為了擴大在印度洋的影響力。在海灣合作委員會(GCC)的6個成員國工作的印度人多達350萬人,他們寄回印度的錢每年多達40億美元。印度還在伊朗投資數十億美元,以得到天然氣供應,此外,與東南亞資源富國——緬甸一直保持經濟和軍事合作關系。
  印度把重點放在加強海軍力量上。印度現已擁有155艘軍艦,如果截至2015年再擁有3艘核潛艇和3艘航空母艦,按預計加強了潛艇力量,則印度將成為美國和中國之后,擁有潛艇數量第三多的國家。
  中國:印度洋不是專屬于印度的
  中國的石油需求在1995年到2005年間翻一番。據預測,2020年石油需求將達到翻兩番,屆時,中國的日均石油進口量有望達到沙特阿拉伯日產量的一半,即730萬桶。這些石油的85%將通過印度洋運抵中國。
    中國也在全力加強海軍力量,以掌握印度洋上的霸權。其實,中國人民解放軍自1993年宣布“不再默認印度洋是印度的”,從此之后,就在控制印度洋上下了很大功夫。
    最近中國致力于改善兩岸關系,被認為,其理由之一是中國將把部署在臺灣海峽的海軍調往印度洋。(作者:李龍洙;來源:朝鮮日報)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