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制造業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
2009-3-16 17:44: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特派記者楊世新
中國的制造業如何加快科技創新?如何做強做大裝備制造業,提高裝備制造業集成創新和國產化水平?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科技討論小組會上,本報記者獨家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神舟飛船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戚發韌。
航天成功反映裝備制造業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
戚發韌委員在談到科技創新時說,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用了較大篇幅談了制造業的科技創新。可以看到,國家對科技創新投入力度在加大,今年中央財政科技投入達1461億元,增長25.6%。此外,中國的裝備制造業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神舟七號發射升空就是一個有說服力的證明,我們的神舟七號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了。因為航天成就反映國家的綜合實力,是各行各業的最新成果的集成,航天能夠成功標志著我國在各行各業、各個部門都有了偉大進步。航天工程從大的方面講,是一些大的工程系統;從基層來講,是原材料的加工制造工藝,在這個基礎上應該有很好的加工檢測設備來保證航空器可靠安全。
大型加工制造設備亟待國產化
“雖然說我們在基礎裝備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自主的、創新的東西相對比較少,我們還是比較多的引進國外的加工設備。所以我認為應該大力推廣國產化,要有自己的大型加工設備,保證我們的產品是自己的,我們加工、檢測的設備也應該是自己的。這樣的話,我認為我國的工程建設就更完美了。”戚發韌委員說,建議國家有關部門要著力提高我們自己的大型加工制造設備的技術水平,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增強我們的國際競爭力。
他表示,國家已經制定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對2006年~2020年的科技發展作出全面部署,啟動一批重大專項。這對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有著重要而深遠的影響。他認為,在國家和相關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我國裝備制造業的集成創新和國產化水平會得到很快提高,做強做大裝備制造業目標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實現。